蒙古族的风俗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交通习惯
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2、节日

蒙古族新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
成吉思汗纪念节:农历三月十七日 。
那达慕大会 :农历七~八月 。
敖包节:农历七月十三日。
蒙古族餐饮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酒等。牧区蒙古族以肉食和奶食类为主,以粮食为辅。一日三餐,重视早餐和晚餐。早上通常奶茶泡炒米,再加少许奶皮、奶豆腐等;晚上多吃羊肉混汤面、鲜奶面饼或手扒羊肉。喝奶茶不分饭前饭后,只要想喝或客人来,一天都不断。肉食以羊肉、牛肉为主。羊肉的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等,这是蒙古族的传统佳肴。其中蒙古族“手扒肉”,选用肥嫩的小口羯羊肉制成,用清水煮成七八分熟即可食用。可用手拿着吃,或用蒙古刀剔着吃。肉质鲜嫩,味美可口,易于消化,是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而蒙古族烤全羊,是宴席中一道最讲究的名菜,将一只完整的羊烤熟,呈棕红色,油亮油亮并吱吱作响,香气扑鼻,由厨师将其蹲卧在盘子里抬上宴席,然后切成若干块和片,供客人食用。色、香、味、形俱佳,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

蒙古传统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神灵的活动。时间多在每年6-8月份。“敖包”,蒙古语“堆子”的意思,由石头垒起石堆,上插树枝、柳条为行人指路和标明方向,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传统的祭祀形式有:血祭、酒祭、火祭。祭敖包时,杀牛宰羊作祭品。现代祭敖包又增添了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比赛项目以及歌舞表演等新内容。祭敖包的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情,相约再见的时日,“敖包相会”即源于此。
草原饮食文化是十足的草原风味。当你坐在凉爽的酒桌前,新鲜的奶茶送上来,香喷喷的手扒羊肉端上来,那种鲜鲜的香气,使人垂涎三尺。到了草原,你就大口大口地吃羊肉,大口喝浓烈的白酒,酒过一半,思绪正如云在半山腰拥来拥去。歌声在酒桌上就点亮了,那拉着长音的蒙古族民歌与黄土高原民歌一样有个性。草原敞开窗口,小风夹着青草味浸入游客心扉。人们又会怀念起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亲近勤劳、善良的牧民和苍劲的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

草原的篝火晚会使人精神放松。当星辰布满天空,一勾弯月的清辉洒落在辽阔的草场,火光升腾起来,草原那种神秘、深奥及厚重已呈现出来。火光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翩翩起舞,现代舞、俄罗斯芭蕾舞、草原民族的安代舞,这率真、粗犷的科尔沁草原民族舞又变得柔润起来,现代人已把世界思想文化艺术融到了一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4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第2个回答  2020-01-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