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

如题所述

生活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也许,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卫生、讲究文明礼貌等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可生活中,乱闯红灯、乱抛杂物、随地吐痰、破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生活中地一些不文明行为。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吐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上厕所不冲水;危害他人健康;     

2、在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猜拳行令、喧哗吵闹,影响他人生活;     

3、在公共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破坏公物;     

4、在他人面前袒胸敞怀,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跷“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衣冠不整;     

5、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6、行车方面:与行人争道;雨中不减速,污水溅行人;驾车急停拐,停车不靠边;前方有堵塞,插队往前挤;变道和拐弯,不开转向灯;向外扔杂物,开车打手机;夜间行车时,远光灯晃眼;频繁变更道,车流中乱钻;随意按喇叭,扰民没商量。等等以上这些陋习是我们可以随时注意稍加留意就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是可以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为了让大家再次重温文明礼仪知识、交通法规知识和城市管理知识,由县文明办牵头,在团县委、老龄委、交警队、城管局的协助下,我们成立了“爱我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巡回宣讲团,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行宣讲,我们希望通过宣讲,全体市民能积极参与,共建文明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1,要善意提醒从人行横道走。外出溜达的时候,免不了有过马路的时候,这时不但自己要严格遵循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时按照信号灯指示走人行横道;同时还要善意提醒旁人,以安全为上的原则走人行横道;切不可在人行横道以外地方横窜马路。

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

2,为了不影响公共场所的安静气氛,我们在外出去公共场所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低声交流,切不可大场说话。只有从我做起了,周围的亲属、朋友等,也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从而逐渐制止了大声说话的不文明行为。

第2个回答  2018-01-10

1.加强宣传教育,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揭露不良陋习,弘扬文明行为;充分运用文学、摄影、卡通、漫画等艺术形式,特别是加大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放力度,生动活泼地鞭挞不文明行为,促进全体公民的文明素质提高。2.制订相关规范,针对旅游活动中游客的各种陋习,可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等单位联合制订“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并出台专门文件,由国家旅游局具体实施,规范公民旅游文明行为。3.创造温馨环境,各相关部门可共同创造温馨美好的旅游环境,让游客身在其中感受文明的氛围,使文明旅游成为游客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