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的种类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婆罗洲猩猩

2、苏门达腊猩猩

3、西非大猩猩

4、东非大猩猩

5、倭黑猩猩

6、黑猩猩

1、猩猩:

也叫人猿、红猩猩、红毛猩猩,灵长目人科的一属,与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尾巴,能用手或脚拿东西。马来语和印尼语叫做Orang utan,意思是"森林中的人"。与人类十分相近,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4%。活动的习性通常不用声音沟通,通常有好几个个体会在同一个区域活动,但彼此不干扰,平均寿命大概40年,平均身高大概171~180厘米左右。属猩猩科,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灵长类动物。人们把红毛猩猩称作世界上最憨态可掬的哺乳类动物。红毛猩猩与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常常被称为"人类最直系的亲属"。

2、体态特征:

体毛长而稀少,毛发为红色,粗 糙,幼年毛发为亮橙色,某些个体成年后变为栗色或深褐色。面部赤裸,为黑色,但是幼年时的眼部周围和口鼻部为粉红色。雄性脸颊上有明显的脂肪组织构成的"肉垫",具有喉囊。牙齿和咀嚼肌相对比较大,可以咬开和碾碎贝壳和坚果。雄性体长约为97厘米,雌性约78厘米;身高雄性约为137厘米,雌性约115厘米;体重雄性约为60~90千克,雌性约40~50千克。其中苏门达腊猩猩体型偏瘦,皮毛比较灰,头发和脸都比婆罗洲猩猩的长。手臂展开可以达到2米长,可用于在树林之间摆荡。几乎所有的猩猩都是B型血。

猩猩是亚洲唯一的大猿,仅存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蒸汽缭绕的丛林里。在灵长类当中,猩猩的两个品种有许多方面是很突出的,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栖,也是繁殖最慢的--哺乳动物。猩猩被认为是社会的隐居者,性生活非常独特,它们建立的地区性模式使人回想起了人类早期的文化。

猩猩就是平常说的红毛猩猩,是亚洲唯一的大猿,现在仅存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蒸汽缭绕的丛林里。在灵长类当中,猩猩的两个种(婆罗洲猩猩和苏门达腊猩猩,曾认为是一个种的两个亚种)有许多方面是很突出的,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栖,也是繁殖最慢的--哺乳动物。猩猩被认为是社会的隐居者,而且性生活非常独特,它们建立的地区性模式使人回想起了人类早期的文化。此外,猩猩也泛指猩猩科的所有种。为了保护猩猩的栖息地,2006年底,美国与印尼政府在打击非法的原木砍伐活动中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协议。

3、栖息环境:

亚洲猩猩一度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南半岛,现仅存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热带山地森林、低地龙脑香森林、热带泥炭沼森林和热带卫生保健林中。现发现湿地森林生境生活着高密度的红毛猩猩群;苏门答腊岛北部则有大约9000只红毛猩猩存活,它们主要活动在一个国家公园的四周;另有10000~15000只红毛猩猩生活在婆罗洲岛,主要活动在八个隔离区。

由于猩猩的生活习性,其密度通常都很低( 每平方千米只有1只),但是在肥沃的河谷特别是沼泽森林,它们的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千米7只。苏门答腊猩猩的密度比婆罗洲猩猩的大,而且它们也生活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在不被捕猎的情况下,它们的密度取决于果实的产量,特别是富含果肉的果实。对于富含果肉的果实来说,其分布是峡谷比斜坡和山脊多,低地又比山上多,而地理变化频繁的苏门答腊岛又比婆罗洲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0
Papio;savanna baboons
灵长目猿猴亚目狭鼻组猴科狒狒属的通称。是灵长类中次于猩猩的大型猴类。体长50.8~114.2厘米,尾长38.2~71.1厘米,体重14~41千克;头部粗长,吻部突出,耳小 ,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齿长而尖,具颊囊;体型粗壮, 4 肢等长,短而粗,适应于地面活动;臀部有色彩鲜艳的胼胝 ;毛黄、黄褐、绿褐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较深;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则较短。共 5 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个别种类也见于阿拉伯半岛。

猴子是很多灵长类动物的统称(包括狒狒),灵长目按照进化程度通常可分成原始的原猴(狐猴、懒猴)类、中等进步的猴类和进步的猿类和人类。

猩猩是我们亚洲的热带动物。它们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森林
里。
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雄的比雌的大些。雄的体高可达
1.4米,重量可达80千克。手臂很长,两只手臂展开可达3.5米,比人长了一倍以上。
猩猩头尖,眼和耳都小,颌部①发达,犬齿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敌人。它们对付
敌人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手。
  ①颌部指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

猩猩是森林动物,有筑巢习性。巢是用树枝筑成的,离地大约8~10米,晚上就睡
在里面。白天也多半呆在树上,不轻易下树来。在树上,它们是无敌的。在那里,它们
可以用手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
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树上的水果、花和嫩叶,也吃些昆虫和鸟蛋。
有时它们也落到地面上来活动。在那里,它们用四肢走路,可走得一点也不快。它
们也可以勉强直立起来行走,但是直立的姿势很拙劣,行走也很费力气,一般需要用前
肢着地支撑身体,就像拄着拐棍那样。
它们一般不大合群。雄猩猩总喜欢独自生活,到了生殖季节,才跟雌的生活在一起。
雌猩猩每次产出一只幼仔,妊期八九个月。
猩猩的智力相当发达。它们的脑比狗的大得多,平均脑量是410立方厘米。从小捕
来饲养的猩猩,人们能训练它模拟人的动作,叫它帮助人做些事。
它们的寿命一般是25~30岁。
黑猩猩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也是一种大型的动物,但是一般比猩猩小些。
它们的毛色乌黑,所以叫黑猩猩。
它们的头比较圆,鼻子小,耳朵很大,犬齿也发达。
它们的习性跟猩猩有些不一样。比方说,它们喜欢群居,每群由十几只到三四十只。
它们喜欢在树上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度过。它们善于用臂行法从一棵树荡到另
一棵树上去,它们在树上的灵活性远远超过猩猩。
大猩猩也是热带非洲的森林动物。
这是最大的类人猿,所以叫大猩猩。雄的平均体高在1.6米以上,体重大约200千克。
据现在的记录,最大的大猩猩,体高1.88米,体重达290千克。
大猩猩也是前肢比后肢长,它们的两臂伸开,可以达到2.7米。
大猩猩的犬齿很发达,体力又很大,在自然界里也很少有比它强大的敌人。
它们生活在森林里,常由3只到10只合成一群,过着仿佛是家族的生活,由老的壮
大的大猩猩担任家长。雌的和年幼的大猩猩多半生活在树上。成年的雄的大猩猩却多半
生活在树下。这大概因为它们的身体太重,在树上生活不大合适了。
它们也能够勉强直立行走。
它们的性情很凶暴,很难捉活的成年的大猩猩来饲养,只有幼小的才能养活。
它们只吃植物,不吃动物。它们吃的主要是果实、嫩叶、竹笋等。
它们的智力也很高,脑量平均达500~600立方厘米。脑的结构跟人脑很相似。 _笨笨鸭。 回答采纳率:30.7% 2008-12-24 18:14 我查了很久才有的啊
现代猿类有4种:长臂猿、褐猿、黑猿和大猿。第一种为小型猿,后三种为大型猿。大型猿由于似人又被称为“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最接近,被称为是人类的“表兄弟”。
①原载《崛起的文明——人类起源的文化透视》,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长臂猿(Hylobates)。它是一种低等猿,身高1米左右,体重约10千克,毛色驳杂,脑量不超过100~120毫升,纯树栖生活。长臂猿,顾名思义,它们的前肢很长,可接近身长的两倍,是臂行的能手,在树枝间摆荡跃进的速度之快,可以攫捕飞鸟。偶尔下地活动时,能直立起来,此时双膝弯屈,用前肢张开或高举在头顶上来维持平衡。它发出的声音犹如歌声,委婉动听。
长臂猿广泛分布于印度支那和马来西亚地区。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热带雨林中也有分布,但数量极其有限。除了上述的普通长臂猿外,还有一种第二趾和第三趾长在一起的合趾猿,它们形体较大,毛色黑亮,而且拥有发声时起共鸣作用的喉囊,这种长臂猿只栖息在苏门答腊一地。
2.褐猿(Pongo)。这种猿身体较大,雄性体高可达1.4米,体重为100~120千克,雌性明显小得多,还不及雄性的一半大。雄性与雌性的区别还表现在:雄性两颊有大肉疣,呈内凹的隆凸状;雄性的头骨上还有发达的矢状骨脊;成年雄性的喉囊特别大,一直延伸到胸部,可用它来支持沉重的头部。褐猿的脑量为300~500毫升。身上多毛且密,毛色呈微红褐色(有些人称它为“红猩猩”)。前臂较长,可触及到脚踝处。褐猿主要在树上活动,手脚兼用,攀缘于树丛中。下到地面时,手指攥成拳头,以指背着地支撑着身体,半直立姿态行走,脚掌以外侧部着地呈“反踵状”,行动缓慢,很少直立。褐猿主要以果实、嫩叶为食,常用强大的口齿来咬破坚果外壳。
褐猿现在只有一种,分布在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地区。目前褐猿在我国已无踪影,但在地史上的更新世时期,它们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南地区。
3.大猿(Gorilla)。这是身体最大的一种猿。雄性的身高达1.8米以上,最高的可达2米,肩宽1米,体重在200千克左右,雌性相对小些。大猿的脑量为400~600毫升。由于身体过于庞大,已不适应树上生活,故多数时间在地面上活动。它以半直立姿势行走,并以前肢作为支撑,以指节背面着地,像撑着拐杖似的。大猿可直立起来,此时整个脚掌着地,脚趾不弯曲。有时还站起来拍打胸部,外表显得很凶猛,实际上性情是较为温和的。基本属素食性。大猿通常结成不大的群体,群体内包含着若干个家庭小群体,后者常由一只雄性带领数只雌性生活,但这种群体是临时性的。
大猿主要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的热带森林中,只有一个种,这个种可分布两个亚种,一个为沿海大猿或叫低地大猿,主要栖息在西非的喀麦隆和加蓬地区;另一个为高山大猿,栖息在非洲的刚果和乌干达交界处3000米以上的山地里。
4.黑猿(Pan)。黑猿数量最多,共有三个种。最著名的为普通黑猿,它最早为人们所知。黑猿的平均体重为50千克,身高达1.5米,雌雄两性的差异要比大猿和褐猿小得多。毛色一般呈黑色,喜欢在树上活动,能在树上构筑临时用的巢,以供晚上睡觉用。善于臂行,有时下地活动可以勉强地直立行走,但快跑时需用前肢撑地。喜群居,每群可达10只以上,最多时可达30~40只。杂食性,除素食外,常捕捉小鸟兽吃。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热带森林中。
还有一种栖息在刚果河中游东面(扎伊尔)大约200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矮种黑猿,它被称为“卑格米黑猿”。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称号是错误的。因为实际上它们的个子并不矮,体重为25~48千克,普通黑猿为40~50千克。它们的平均身高为1.16米,平均脑量为350毫升,普通黑猿为400毫升。它们的头小,面黑色,唇呈粉红色,眼眶狭,面部突出。脚的第二、三趾间有蹼。一般也称它们为波诺波黑猿(Bonobos),这个名字是来自一个小镇的名称“Bolobo”,因最初就是从这个小镇上获得其标本的。由于它们在1933年才被定名,故又被称为“最新的猿”。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取食,有时到地面上用四足行走,50%的时间用双足行走,此时是为了携带食物和其他物品。近年来它们被科学界所看重,认为它们的许多习性可能与人类的远祖相近。
另外,还有一种秃头黑猿,它的头上几乎没有头发。
过去,我们对这些猿类的行为、习性和群体生活的内容所知甚少,有时也被一些似是而非的传闻所迷惑,得出了一些不正确的结论。例如,认为大猿极其凶残……现在对它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因为自60年代以来,一支研究野生猿类和猴类的队伍异军突起,他们通过艰苦的实地考察,有时甚至生活在猿群之中,揭示了以往为人们所少知或未知的猿类群体生活的种种奥秘。这些实地考察,不仅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猿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且也为探索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和人类远祖的早期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第2个回答  2014-02-18
在全球4000多种哺乳动物中,约有300种是灵长类。

世界上现存4类“类人猿”,分别是:猩猩(又名黄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黑猩猩属灵长目类人猿科哺乳动物。

近日,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灵长目动物中,黑猩猩与人类的差异最小,黑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它们和其他猿类的关系相比更近,而且黑猩猩和人类都是分子“进化钟”运转最慢的灵长目动物。该研究小组负责人、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易苏锦认为,新发现再次拉近了黑猩猩与人类的距离,人类和黑猩猩可以称为“兄弟”,而与猩猩、大猩猩则是“表兄弟”。

易苏锦等研究人员对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等几种灵长目动物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组序列比较,并对比其“进化钟”的运转速率,即基因组中单核苷酸变异的速率。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灵长目动物中,人类的“进化钟”运转最慢,也就是说人类基因组内单核苷酸变异最少,基因组最稳定,黑猩猩“进化钟”的运转仅比人类稍快,但明显较大猩猩和猩猩慢,人类的“进化钟”比大猩猩慢约11%,黑猩猩的“进化钟”比大猩猩慢约8%。该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乔治亚理工学院的伊兰戈认为,在灵长目动物的进化史上,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可能系先与猩猩、大猩猩的祖先“分家”,导致人类和黑猩猩的“进化钟”都慢了下来,然后人类再与黑猩猩发生分化。
根据基因序列比较可以推测:约在2500万年前,猿的祖先与其他灵长类分离;在1400万年前,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与猩猩的祖先分离;在600万~700万年前,黑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与大猩猩的祖先分离;在500万~600万年前,黑猩猩的祖先与人类的祖先分离。黑猩猩的祖先与人类的祖先分离后,经历了独立的进化过程。
 

科学家为黑猩猩争“人权”
 

人们对黑猩猩研究得越多,越是意识到黑猩猩与人类并无本质的区别,有的只是量的差异。无怪乎美国科学院院士、韦因大学生物学家莫里斯·古德曼等科学家要把黑猩猩归入人属。

一般来说,两个物种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越高,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而且可以根据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推算这两个物种从共同祖先处分离的时间。古德曼和他的同事比较了人、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这几个物种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他们发现,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甚至超过了它们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要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还要密切,在那些不重要的基因位点中,人与黑猩猩的相似程度为98.4%,而在那些重要的基因位点中,人与黑猩猩的相似程度高达99.4%。

在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把人类看作是进化了的猿,而认为猿是停止发展的人类。早在20世纪60年代,对野外环境中的黑猩猩进行研究的丹麦学者亚德里安·科特兰德,就对这些智能动物提出了一个假设——关于它们“丧失人类特性的过程或阶段” 的设想。科特兰德认为,600万年前,由于与颇具实力的属于人科成员的“前人”(Pre-human,主要包括在非洲东部和南部发现的南方古猿,其生存年代距今约400万~200万年)的激烈竞争,有相当一部分黑猩猩被迫撤回了森林。这样,黑猩猩在其后的进化过程中,无法获得更多原本也可以属于它们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早期的人科成员优于其他物种。20世纪9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杰瑞德·戴蒙德对猩猩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后,认为人类就是一种“汗毛稀少而身姿挺直的黑猩猩”。

黑猩猩的行为特征与人类很相似,它们能够制造工具,有推理能力、自我意识、移情能力(即能够意识到其他意识的存在,设身处地地猜测其他个体的想法。人类在3岁以后才有这种能力)、识数能力(经训练后能识别从0到9的数字并能将其从小到大排列)、语言能力(经训练后能使用数百个单词符号,听懂数千个英文单词)、感情能力(会为亲属的死亡感到悲伤)等。黑猩猩经过训练后,能具有4岁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黑猩猩和人类一样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而且不同地区的黑猩猩群体还存在不同的社会文化。

不过,古德曼等科学家要把黑猩猩归入人属的分类法,恐怕很难被人类社会广泛接受。如果把黑猩猩归入人属,是否要承认它们具有一定的权利?捕捉、囚禁、医学实验等,许多行为加之于人是可怕的罪行,加之于黑猩猩却充其量只会在特定情形下违反动物保护法。如果用更亲近的眼光去看待黑猩猩,人类需要做出什么改变呢?这不仅是做出一些物质上的牺牲就能办到的事,有时还要面对更艰难的选择。比如:许多医学研究要用黑猩猩等灵长动物,有的要在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身上观察新药的效用和毒性。为了保护黑猩猩的权利,人们需要禁止这类试验吗?如果禁止用黑猩猩做此类实验,又没有其他替代方法,人类将如何向自己交待呢,难道把黑猩猩的权利置于医学研究的需要之上、从而让人类蒙受痛苦和风险?
第3个回答  2019-08-01
现存的猩猩有3属4~6种,其中除了黑猩猩属Pan被公认分成黑猩猩Pantroglodytes和倭黑猩猩Panpaniscus以外,大猩猩属Gorilla和猩猩属Pongo各有一种或是两种意见不统一,过去一般认为均只有一种,它们是除了人类以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黑猩猩有些和人非常类似的行为,杂食性,以植物为主食,但也食动物性食物,是现存猿中是动物性食物最多的一种,并能基体狩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来看,于人类差别甚微。倭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南的热带雨林中,与黑猩猩的分布区不重叠,分布范围不及黑猩猩广泛,数量也较少。倭黑猩猩的身体特征有些方面比黑猩猩更接近于人类,而其行为习性与黑猩猩也有一定区别,基本食植物性食物。大猩猩是现存最大的灵长类,也是除了两种黑猩猩外和人类最接近的动物。大猩猩有两个彼此分离的分布区,一个在赤道非洲西部,一个在赤道非洲东部,这两个分布区的大猩猩被一些人分成了不同的种类,其中东部的又有分布于山地森林中的和分布于低地雨林中的,二者一般看作不同的亚种,其中山地大猩猩现存不过数百只,濒于灭绝。猩猩是亚洲现存的惟一大猿,和人类的关系略微疏远些,现仅分布于苏门达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二者分属不同的亚种,也有人认为是不同的种。
第4个回答  2013-08-19
黑猩猩。是猩猩科中最小的种类,体长70~92.5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雄性56~80千克,雌性45~68千克;身体被毛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脚灰色并覆以稀疏黑毛;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脚均为肉色;耳朵特大,向两旁突出,眼窝深凹,眉脊很高、头顶毛发向后;手长24厘米;犬齿发达,齿式与人类同;无尾。有黑猩猩和小黑猩猩(倭黑猩猩)2种。
右图为倭黑猩猩 (Bonobo)

分布在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几内亚。小黑猩猩分布在刚果河以南,有人认为是黑猩猩的亚种。栖息于热带雨林,集群生活,每群2~20余只,由1只成年雄性率领。食量很大,每天要用5~6个小时觅食,吃水果、树叶、根茎、花、种子和树皮,有些个体经常吃昆虫、鸟蛋或捕捉小羚羊、小狒狒和猴子,雄性获得的猎物允许群内成员共享。更有趣的是:善于将草秆捅进白蚁穴内,待白蚁爬满后抽出,抿进嘴里吃掉。在树上营很简单的巢,只用1夜即转移他处。较大猩猩更近于树栖,也能用略弯曲的下肢在地面行走。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面积26~78平方公里,觅食区域往往是它们集中的地点。群与群间有往来。长久保持母子关系,分群后还常回群探母。有午休习性。孕期约230天,每胎1仔,哺乳期约1~2年,性成熟约12年,雌性30岁龄可生第14胎。寿命约40年。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32种不同意义的叫声。能使用简单工具,是已知仅次于人类的最聪慧的动物。其行为和社会行为都更近似于人类,在人类学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是一级保护动物。

黑猩猩在生理上、高级神经活动上、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最为接近,因此是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人类的宇宙飞行最理想的试验动物。

黑猩猩是与人类最相似的高等动物,研究表明,一些黑猩猩经过训练不但可掌握某些技术、手语,而且还能动用电脑键盘学习词汇,其能力甚至超过两岁儿童。然而研究人员无法训练它们用人类的语言大声讲话,这是为什么呢?1996年1月19日, 美国科学家发现,黑猩猩被呵痒时也会笑,在笑的同时还呼吸,听上去就像链锯开动的声音,而人类在讲话或笑时呼吸是暂时停止的,这是因为人能够很好地控制与发声有关的各部分隔膜和肌肉。科学家认为,能否讲话的关键在于神经系统对气流的控制,人类能讲话就是突破了这方面的限制,而黑猩猩却无此能力,这就揭开了黑猩猩不能讲话之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