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窑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如题所述

宜兴窑今属江苏宜兴鼎蜀镇。宜兴窑的烧瓷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宜兴地区就开始出现陶窑;两晋时开始烧造青瓷,其造型纹饰受五大名窑之一。然而,由于釉质疏松,常出现剥釉现象。后经过改良,在晚唐、五代时期,宜兴成为南方民间瓷器的重要产地;随着紫砂的出现,宜兴窑也由明代起声名大噪,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并仿烧宋代钧窑所烧制的器物,因此宜兴窑又有“宜钧”之称。宜兴窑自汉代开始进行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的烧制,一直到今天宜兴窑仍然是我国的重点陶瓷产区之一,其烧制历史长达两千余年,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个窑口。宋代时,宜兴窑出现的紫砂器,到明代时已经举世闻名,而清代更是延续明朝紫砂壶器的繁荣,成为紫砂壶器发展的高峰。

千百年来,宜兴窑生产的紫砂壶具饮誉世界。而紫砂壶具的烧制,与一些名家是密不可分的。根据明末周高起所著《阳羡茗壶系》中的记载可知,紫砂壶的创始者是金沙寺僧,正始于供春。供春原为学士吴颐山的家僮。明代正德年间,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利用闲暇时间向寺内老僧学习制壶之道,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坐落于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市,它是我国国内最早成立的一个专业性的陶瓷博物馆,至今已有将近50年的历史,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馆区占地面积共2万多平方米,其中展馆约占3000多平方米,馆内共包括10个展厅,荟萃了古往今来共3万多件宜兴生产的名陶精品。其中,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被誉为“五朵金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国五千载的陶艺文化精髓,在这里一览无遗。并且仿造老僧制壶的丁艺,做成一把银杏树瘿壶,这把银杏树瘿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珍藏于中围历史博物馆,可惜原盖已失,后山制壶名家裴石民重做一个树瘿壶盖与之相配。除供春外,“制壶四名家”(董翰、赵良、袁锡、时鹏)、“壶家三大”(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鸿寿(号曼牛)、“一代宗师”顾景舟等都是制作紫砂壶的名家。也正是因为众多制壶高手的存在,才使得其他陶窑对宜兴窑望尘莫及,宜陶始终居于最高水平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宜兴自古以来就是闻名的陶瓷产地,距今7000年的骆驼墩遗址考古发现,其典型器物为平底腰檐釜,属于土陶器,制作手法多为以泥条盘筑和捏塑、拍打相结合的方法成型,与其他史前文明相一致。

梳理宜兴窑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由史前开始的、原始的慢轮拍打制陶工艺在宜兴地区兴起、延续、发展、完善、成熟的整个流变。纵观世界各地的制陶工艺,采用此法者虽然尚存一二,如西藏土陶、印第安制陶等,但至今尚无一例进化成像宜兴地区这样如此精细、完美、成熟、运用广泛的工艺。而且不仅在紫砂这样的无釉陶,宜兴地区的其他有釉陶,如欧窑钧釉陶、彩釉陶等窑口中也普遍使用,成为宜兴整个陶瓷产地的一大工艺特色。

可以说宜兴窑有着独特、完整、自成一体的成型工艺体系,是一部原始的慢轮拍打工艺的完整进化史,理所当然地可以称之为宜兴窑慢轮拍打陶瓷成型工艺体系,而这也应该是宜兴窑之所以成为窑系的重大要素之一。

对于宜兴,基本具备了作为一个“窑系”形成所需要的诸要素。第一,社会要素。宜兴有悠久的陶瓷制造史,尤其是形成于宋,盛于明清的宜均和紫砂。并与中国的茶文化结合,特别是得到了文人墨客的赞赏和参与。第二,自然要素。宜兴地处太湖之滨,南部山区盛产紫砂矿料。矿料的独一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宜兴陶艺生产的得天独厚。宜兴又处在水网交集的空间,交通运输便利。第三,工艺要素。明代以后,宜兴陶瓷发展飞快,涉及制壶的技术、烧制的技术、龙窑等。宜兴窑得以成功,得益于独一份的工艺要素。第四,市场要素。陶瓷做出来有市场才能够得以发展,当地丁蜀镇在明清时期商业已经非常繁华。综上所述,社会、自然、工艺和市场是“宜兴窑系”得以成立的4个主要的要素。

第2个回答  2018-01-10

‍‍

宜兴窑,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紫砂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在今江苏宜兴市南部的丁蜀镇一带,故称为宜兴窑。宜兴窑从汉代始烧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等等,其烧制陶瓷的历史一直延续。

 到今天,有2000多年,故可称是最古老的窑口。宋代已开始烧造紫砂器,明代的紫砂器闻名于世,清代是其高峰。建国后,宜兴除传统的紫砂陶、均陶有很大发展外,还恢复了青瓷生产,新创了花釉陶和精陶等产品,是我国重点陶瓷产区之一。

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与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

在汉唐时期产品有青瓷罐、盘口壶、碗、体、洗、盘、灯盏、瓶、盆等。宋代产品有盆、壶、罐、 钵、缸和陶瓶等生活用品。明代是以紫砂陶器而闻名中外,产品有壶、杯、瓶、罐等,主要有各式的紫砂壶蜚声世界,出现了供寿、时大彬、陈鸣远等一批制壶名家。到了清代更是名家辈出,品种繁多:有紫泥、红泥、黄泥、白泥、黑泥和花泥等,其著名匠师有杨怀仁、陈汉文、葛子厚、潘大和、吴月亭等。另外有葛明祥、葛源祥兄弟所制的宜均釉器也闻名于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