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藩之乱

如题所述

答:一、简述三藩之乱

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官、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

此后,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

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其实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他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  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二、三藩之乱含义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0
当年,多尔衮为了对付农民军,果断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当马前卒,带着清军在全国镇压了农民军,随后,为了安定这些前朝老臣的心,就分封他们为藩王,镇守西南
1673年,尚可喜与耿精忠以年迈为由请求辞去藩王职务,康熙帝果断决定裁撤三藩,这导致了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吴三桂等人打着复辟明朝的旗号起来反清,这个时候得到了很多明朝老臣的支持,吴三桂等人刚开始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
康熙帝对于三藩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吴三桂果断镇压,对于耿精忠和尚之信采取招抚为主,镇压为辅的措施,很快镇压了三藩之乱
第2个回答  2019-06-15
故事二十九《八大王》,第41、42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