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出炉,晦涩难懂引争议,网友:纯粹是炫技 ,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浙江满分高考作文中这两个词语你能看懂吗?相信很多人都不认识“嚆矢”和“孜孜矻矻”这两个词语。

但是,浙江有这样一位考生,在作文当中运用了无数晦涩难懂的词汇,并且获得了作文满分的荣耀。阅卷大组的教授点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

这篇高考作文已经让老师们感到敬佩,这不是一篇简单的文章,而是高考作文。要知道在高考紧张的考试氛围之中,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有多难。可以说,这位考生不仅让阅卷老师折服,也让网友们感到技不如人。

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36分

令网友大加赞赏的高考满分作文,也经受了“被老师忽视”的命运。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这篇作文39分,为什么只给这么低的分数呢?现在也没有正确理由,不过大家都在猜测该位老师的想法。

有人认为,阅卷老师水平不足,看不懂这篇文章的真正含义,说不定也认不得那些生僻字。老师没有充分的阅读量,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自然会觉得这篇作文写得太过深奥。而这篇文章也经过了考验,不仅说服了教授,也说服了很多普通人。

很多人都说,作为学渣我看不懂。确实,作为普通人,想要看懂这篇文章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更别提在考场上写出来了。

恰恰说明了这位考生的文化底蕴深厚,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不可能随意使用这些生僻字的。哪怕开卷考试,也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

可以说,这篇文章得满分真的实至名归。当然,前提一定是考生独立自主完成。对于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些人对它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一名高考生是写不出来这样高深的作文的。于是,网上又出来另外的言论。

网友:纯粹是炫技

对于这篇浙江满分作文,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纯粹是炫技。很多人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第一反应是看不懂。

文章中引用了很多著名作家,以及晦涩难懂的词汇,有人认为炫技大于内容。因为大家认为语言存在的意义是被理解,如果一篇文章无法令人理解,那么它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文章当中出现适当的华丽辞藻和名言名句,可以起到升华的作用。但是,如果每一句都存在生僻字,每一句都是华丽辞藻,那么就太过了。

浙江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这样的写作类型是不可复制的。这是第一篇,也有可能是最后一篇。因为有些人会追求捷径,为了取得更高的作文分数,学生会背诵一些高难度的语句段落,甚至提前写出来这样类型的生僻字文章。这种做法是高考明令禁止的,提前背诵作文打破了高考的公平性,也失去了高考语文作文的意义。

语文作文写作大忌

我们暂且抛开这篇满分作文,来谈一谈高考作文当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堆砌辞藻是写作文的大忌,大部分的高考生水平不足,却又想要考出高分。

于是,他们就开始动歪脑筋,考试前背诵几篇优美文章,背诵可以反复使用的金句甚至是文言文。其实这种背诵优美段落的方式是没有错,错就错在整篇文章都是七拼八凑出来的。

这样的作文除了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优点,只要是有经验的阅卷老师,就可以一眼看出来作文是不是考生自己写的。如果涉嫌背诵抄袭其他文章,就有可能得零分。

其实,考生背诵优美的语句和名言名句是好现象,只要大家合理运用这些语句,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变成了辞藻的堆砌,只会让老师感到反感,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写作文运用金句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如果大家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可以积累素材,观察历年满分作文的优点,然后参考借鉴。

这篇高考满分作文是无法成为写作模板的,因为难度太大,掌控不好就会成为阅卷老师眼中的“堆砌辞藻”。因此,不建议大家学习文章的写作风格,除非你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大家对这篇满分作文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我觉得能够成为高考满分作文,那么就和炫技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是炫技,人家也有东西在炫吧,所以,还是才华值得给满分。
第2个回答  2020-12-11
我认为有文化有知识输出不算是炫技,高文化水平是我们所需要的,他能写出满分作文证明他平时肯定用功积累了很多词汇,我们不应该扼杀别人的努力。
第3个回答  2020-12-11
这是作者的实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写出满分作文,浙江的这位考生拥有这样的实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