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都利用过的终南捷径,有哪些人曾成功过?

如题所述

李渊的家族发迹于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明确有鲜卑人的血统无疑,但是在建立唐朝之初,李渊就认道教的圣人:老子——李耳为始祖。其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也为唐朝的长治久安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终李唐一朝,即使是武则天崇尚佛教,也对道教礼遇有加。《西游记》中著名的玄奘大师,取经归来,也被太宗安排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进行反向输出。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因为李唐王室的钟爱,道教文化和李唐政治有这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终南山因为和长安距离相近,在终南山修行出名以后更容易传到皇帝的耳中,因此才有司马承祯和卢藏用的谈论。

卢藏用显然深谙此道,唐朝的科举制虽好,但是真正出将入相的人才并不愿意去考试,破格录用被皇帝亲自接见才是一举天下闻名的好方法。卢藏用虽然考上了进士,但是粥少僧多,不被启用,这就起了新的心思,和哥哥卢征明隐居终南山,后来果然被朝廷以“高士”提拔。

卢藏用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号“随驾隐士”,原来玄宗在长安的时候卢藏用就在终南山隐居,玄宗在洛阳的时候,卢藏用就在嵩山隐居。

和卢藏用这样一个别有用心的隐居相比,司马承祯是一个真正的道士,作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的司马承祯,是朝廷中的红人,司马承祯是从睿宗到玄宗,再到武则天时期都是皇帝的上宾。

玄宗有一次召见司马承祯还称为“道兄”,司马承祯推辞了皇帝的任命,皇帝命卢藏用送司马承祯,司马承祯言及要归隐天台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司马承祯说“终南山的确是通往官场的捷径啊!”卢藏用羞愧不已。


自此终南捷径就指代为:比喻求名利最近便的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此后李白杜甫也曾打过这个主意,两人曾经和高适一起采仙药,练仙丹从春天到秋天,很显然李白成功了,也可以说是失败了。李白虽然成功接近了唐玄宗,但显然玄宗只是欣赏李白的诗歌,把李白当做御用文人罢了。

真正成功的典型之一是前不久火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必的原型李泌

李泌是唐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和中唐能够顺利延续的关键人物之一,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的权利交替,缓和了皇位更替下的动乱,和郭子仪等人平定安史之乱,构建遏制吐蕃崛起的“贞元之盟”,对内平定藩镇叛乱,对外打击吐蕃,接连回鹘,为唐朝中兴打下基础。

李泌也一向以道家隐士参与国政,在面临危险和迫害的时候回归山林隐居,甚至李泌最初声名远扬也是在玄宗时期就以道家文化底蕴深厚而出名。这也是李泌能在五代帝王交替中进退有余,地位超然,德宗因为太子妃母亲犯蛊媚罪欲废除太子(唐顺宗),李泌以全族性命为保,和德宗争执数十次,这才保护太子地位。

实际上姜子牙、诸葛亮等人的成功之路,也是如此,先以山林隐士的方式进行炒作,引起君主的注意,然后一举封侯拜相。这就和现在有名望,有才能显著的人被猎头抢着要是一个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