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让张飞守阆中,直到张飞被杀的7年中,张飞都做了些什么?

如题所述

公元211年,在张松等人的忽悠下,刘璋邀请刘备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益州,到了第二年,由于张松暗中勾结刘备的事情败露,刘璋与刘备开战,刘备以葭萌关为大后方,率军向南直攻成都,直到庞统战死沙场,刘备才从荆州调来诸葛亮、赵云、张飞、刘封等人率军进入益州作战,直到公元214年,刘备才彻底拿下益州。

拿下益州后自然要论功行赏,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管理刘备左将军府,刘封被封为副军中郎将,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张飞被封为巴西太守,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魏延被封为牙门将军,马超被封为平西将军,都督临沮,而关羽继续留守荆州,当他的襄阳太守。

看看这些被封的功臣中,唯有张飞是地方一把手的官职,张飞之前的官职是宜都太守和征虏将军,看到区别在哪里没有?这就是张飞和关羽这样的重臣,不仅有军职,还有地方官职,典型的军政一把手,只不过关羽是荆州军政一把手,而张飞是巴西郡军政一把手,而其他的功臣,只有军职,就算是马超,虽然都督临沮,但那不过是个虚职。

巴西郡在益州的东部,主要地区在今天四川省的南充市一带,而阆中就是当时巴西郡的治所,作为巴西郡太守的张飞就是驻守在阆中,张飞在这里镇守达七年之久,刘备在拿下益州后,地盘横跨荆州和益州,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就只有向北发展了,阆中扼守嘉陵江中游,位于剑阁与汉中郡以南,当时的汉中郡还在张鲁手中,以刘备的战略来看,下一步将北伐汉中,那阆中就是重要的北伐基地。

由此可见,在刘备拿下益州后,最受重用的就是关羽和张飞这两员跟随刘备达30多年的老将,除了张飞镇守阆中之外,其他人基本跟随刘备,紧接着东吴孙权看到刘备拿下益州后,就向刘备讨要荆州,并且还跟关羽在前线对峙起来,荆州的情况让刘备很担心,但刘备不想归还荆州,于是率领五万人从益州赶到荆州与东吴对峙,为关羽打气。

正是这个时候,曹操开始攻打汉中张鲁,这一下子让刘备非常紧张,如果张鲁在汉中,还可以为刘备和曹操缓冲一下,如果张鲁被曹操拿下,那刘备的益州北部将会受到曹操的直接威胁,于是刘备很快与孙权谈判,将湘水东岸的长沙郡与桂阳郡划给了孙权,于是匆忙赶回益州。

以这个时候的形势来看,曹操攻打益州张鲁,刘备属下的益州只有张飞能够抵御,因为其他人都被刘备带走了,张飞镇守阆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抵御张郃的南侵

很快曹操拿下汉中郡,张鲁投降,曹操派张郃攻打巴郡和巴西郡,主要任务是把这两郡的人口迁到曹魏控制区,而刘备就派出张飞迎战张郃,双方在宕渠对峙五十多天,对峙期间,张郃迁走了巴郡与巴西郡大部分人口,而张飞则率军大败张郃,几乎把张郃打得全军覆没,虽然表面上是张飞赢了,但张飞实际上赢了一座空城,人口没了,而张郃虽然大败,回去后却被升为荡寇将军,显然是迁移人口的功劳。

刘备的这一人事任命,还是非常正确的,张飞在三国中号称万人敌,有勇有谋,又安排在益州的北部,至少能稳住益州的局势,抵抗曹操外来的军事压力,成功地为刘备守住了益州北部重地,张飞镇守阆中的第二件事,就是参与汉中之战

刘备在拿下益州两年后,经过法正的劝谏,开始计划汉中之战,从公元217年开始,刘备率先发动了针对汉中的战争,当时曹操不在汉中,汉中由曹操手下的征西将军夏侯惇镇守,手下肯张郃、徐晃等人,汉中之战开打后,刘备一直打不开局面,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包括张飞与马超参与的下辩之战。

张飞在汉中之战时,与马超一起率领雷铜、吴兰准备越过沮水攻打武都郡与阴平郡,但被曹洪、曹休、曹真等人阻拦,这一战张飞显然战败了,并且张飞恐吓魏军的计划被曹休识破,蜀军将领吴兰、雷铜战死,张飞与马超撤退,直到刘备利用法正提供的奇谋,到定军山安营引诱夏侯渊来争夺,利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使黄忠在战场上斩杀夏侯渊,才奠定了汉中之战的胜局。

张飞镇守阆中的第三件事就是准备参与夷陵之战。刘备拿下汉中后,巴西郡及阆中就成为二线,汉中成为一张,刘备破格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镇远将军,这是蜀汉的第三个军政一把手,因此张飞镇守的阆中压力大减,张飞在这几年中,基本上没啥事,只到关羽在荆州失败被杀,刘备准备发动夷陵之战。

刘备命令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然后从江州东征,但是张飞在出发前,被自己手下的将领张达、范强在暗中谋杀,原因是张飞敬重士大夫,而不体恤底层士兵,经常用鞭打犯法了士卒,时间一长难免让人怨恨,张达、范强就找了个机会,暗中杀死了张飞,并且带着张飞的首级沿着长江逃到东吴投靠孙权了。

其实,张飞镇守阆中的七年中,也不是被刘备所闲置,镇守一方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做得好就是相安无事,如果镇守得不好,那就会出乱子的,比如魏延镇守的汉中,从公元219年开始,直到魏延去世,汉中不也是什么事没有吗?况且汉中还是前线呢,这能说魏延被闲置吗?当然不能。同样的道理,张飞镇守阆中的七年中,也是守得比较好的,相安无事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