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帮助最大的书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当然首推就是《平凡的世界》

二:这本长篇小说,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三: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第二部初稿的写作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进行的,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路遥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宾馆进行。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4]

人物介绍

孙少平

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而生活考验的不断加剧和知识视野的不断拓展,也造就了孙少平保尔般的工作热情和圣徒般的道德修养。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关键时刻不计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质穷困根本没有成为他道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善。而他的爱情选择也显示了他的个性特征。面对高干子女、大学生田晓霞,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而最终他拒绝金秀的爱情回到惠英的身边,同样是他圣徒精神的延伸,强大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感促成了他的选择。[5]

路遥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

孙少安

哥哥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稳和精明都是内敛的。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的承担世事,使得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变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然而,他的爱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01.《内在生命:精神分析与人格发展》

作者简介 :马戈·沃德尔,剑桥大学博士,伦敦Tavistock临床中心治疗师。

推荐理由 :这本书在精神分析的知识框架下,侧重客体关系理论,结合具体的案例,论述了人从幼年到老年的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状态。作者的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分析也相对精准而深入,不断为我们展现着一种令人向往的成熟状态。

02.《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作者简介:欧文·亚隆,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

推荐理由:欧文·亚隆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向年轻一代治疗师分享了自己对心理治疗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他开阔的视野和真诚的态度。这些内容不仅对治疗师具有指导意义,对想要了解心理治疗、追求心理健康的普通读者也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欧文·亚隆的思想,可以去读难度相对更高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我们曾导读过书中的部分章节,详见:《“我把微信通讯录翻了一遍,没找到可以说话的人”| 消除孤独感的4个步骤》(点击查看)。

03.《给青年诗人的信》

作者简介: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名德语诗人。

推荐理由:我们推荐这本书并非是为了让大家去学习写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确实可以为诗歌初学者指点迷津,但同时对每一位成长中的青年来说也大有裨益。通过十封信,里尔克与一位迷茫的青年进行了敞开心扉的深入交谈,倾听他对文学、生活和世界的诸多困惑,并真诚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文笔优美流畅,可读性强。(这本小书对欧文亚隆写《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04.《乡土中国》

作者简介:费孝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

推荐理由:这是国内社会学领域的必读之作。费孝通先生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深入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征,并将这些结构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影响论述得清晰而准确。这本书距今已有几十年,在内容上和当今的社会环境略有不同,但对于当代年轻人理解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2个回答  2020-09-19

余华《活着》,生而喧哗,生而孤独

看余华的小说《活着》,第一感会让人生出一种悲凉感,内心里久久不能平复;第二感是在这种悲凉过后,有深深的苦痛感和绝望感,让人心生彷徨;然而第三感,则是一切殆尽后的淡定和平和,让人大彻大悟,有雨过留虹的感觉。

摘录自作者的序言: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对我帮助最大的书有二,

一、励志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增知类,《十万个为什么》

希望对你有启发,

请采纳谢谢!

第4个回答  2020-09-19

三十六计。

自从看了三十六计,发现自己好像走上人生巅峰。

不再害怕老师查作业,也会想办法撩妹了。

算是一本奇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