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七品官一年俸禄是多少?

多少银两,直接说答案.

官是分等级的,级别不同,待遇也不一样,地位当然更是迥异。

中国官员分级,当在曹魏,其时开始设置九品,每品分正、从两级。正从之中又分上、下两等,则开始于北魏和北齐。隋唐因袭北魏和北齐之制,从四品至九品,每品分正、从两级,正、从之内又分上、下两级。这样,北魏和唐代的知县,最高与最低者,相差三品十二级,这么多的级差,俸禄自然悬殊。

两汉时,万户以上的县令,年俸最高者千石,最低者六百石,中间有四百石的级差;万户以下的县令,年俸最高者五百石,最低者三百石,有二百石的级差。从最高一级的京畿县令到不毛之地的最低一级的小县令,年俸更是相差七百石。隋代特种县为正五品下,京县令为从五品下,上县县令为从六品上,中县县令为正七品下,下县县令为正八品上,上下之间也有四品十二级之差。年俸以帛计,正五品年俸一百五十匹,正从两级间以二十五匹为差;七品六十匹,正、从之间以十五匹为差;八品年俸三十六匹,正从之间以九匹为差。这样,正五品县令与正八品下县令之间年俸相差七级一百二十三匹(帛)。唐代京畿县令最高级别为正五品上,最低级别的中下县令为从七品上,中间相差三品十一级。宋代以后,取消了正从之间的上、下级之分,但知县最高品与最低品有三至四个层次之差,而且在俸禄上一般仍根据县份的实际情况,分成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几级,以中缺守本秩、简缺降一秩、要缺增一秩、最要缺增两秩的规制,对基本品内的俸薪标准,进行微调。

知县的俸禄,汉代以前随意性较大,而知县的待遇真正有明文规定是汉代以后的事。而明代自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规定正七品官月俸粮一百石,钱六十文。明中叶以后米贵钞钱贱,七品知县以米折钞,月俸不到二两银子。

实际上,自古以来,朝廷都实行养廉制度。为保持官员的廉洁,朝廷还用不同名目发给职官补贴,比如米钱。米钱始于隋,自唐有载,职官除给月俸之外,还发给一定数量的食米、杂用钱,谓之米钱。

为激励官员,我国古代对县署主要官员的待遇规定,除其他方面外,还规定给予一定的由个人支配的杂用经费,统称为知县的经费银。其中数额较大的一部分为银钱差价,即县署每年向农民征收的税赋为铜钱,而向国家上解时须用白银。一般状况下,每七百文铜钱可兑换一两白银;但是,县署在征收时一般按一千文兑一两,这中间的差价就是由知县直接支配的预算外经费。县令还享有职田、公廨田、永业田。顾名思义,所谓职田,亦即由国家按官员职务级别作为俸禄的一部分而拨给的土地;所谓公廨田,亦即为一级政府机关直接所有的土地,作为“官庄”的一种,这部分土地不归私人,由政府指定老百姓义务耕种,其收益则由该政府长官用于公事的杂项开支,实际上是对政府官员办公及生活的一种补贴。这种制度自周代即有,一直沿袭到清末。

客观来说,若以当官论,古代官员的工资并不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官员提出一个要求——遵纪守法,那就是自律,也就是说,要“讲政治”。

叶县县衙独我的建筑

在叶县县衙西侧的副线上,专门设有官员反思与自省的场所,它们就是虚受堂、思补斋。在如今存留于世的县衙中,这样的建筑也仅此一处。

虚受堂面南三间,上面是青碧彩绘装饰,看上去很是典雅质朴。三面有围墙,独立成院,院内有腊梅、紫荆等花草,用以点缀思过反省的心情,很是恰当。

由名字你可以看出,虚受堂是知县受到朝廷或上峰嘉奖后,面对荣誉,思忖是否问心无愧,鞭策、激励自己不要虚受了功名,要再接再厉,报效朝廷。

出虚受堂向北,便进入另一个庭院“思补斋”。

思补斋位于虚受堂后的同一轴线上,和虚受堂建筑功能相仿,斋房面南三间,东西院墙与虚受堂后墙组成一个封闭的庭院。按照建筑的布局,人们推测,思补斋是知县反省自身工作失误、查找工作差距和不足的场所。

人岂能无过?县令又不都是圣人,虽然坐在高高的大堂上,与跪在脚下的百姓心理距离数以千万里计,但他毕竟也生活在世,利诱、金钱、物质就像流动的河,天天在他眼前流淌,保不准哪一天会跳下去。思补斋就是为出差错的官员设置的。但说到底这也是个摆设,是君子坐在大堂之上,照样会自省其身;是小人,即便在牢狱之中,也不思悔改。思补斋实际上是有修为的官员为自己的无意过失设置的反省的地方。

县衙内设思补斋、虚受堂是明代特有的规制还是哪个知县的心血来潮之作?查找有关明代典籍,直到现在也没查到依据,即使在叶县的有关史料上,记载也很少。

在古代,对错案、错举追究十分严厉,一个案件若被错判造成严重后果,或延迟审期三次以上,就要受到撤职的处分。看来设虚受堂、思补斋这样的建筑的县令,必定是有些浪漫有些善良本性的理想主义者。

“有这样功能的建筑,目前在我国现存同类建筑中已绝无仅有。它是我国古代官员进行自我监督的一个重要实物依据。至少说明在古代,不仅靠国家建立法规在客观上约束官员的言行,也倡导官员主观上的自省和觉悟。”叶县县委宣传部王华召副部长说。

据叶县清同治辛未《叶县志·廨宇》:同治八年,知县欧阳霖主建。由大堂折而西,为虚受堂三间,西群房七间,堂后有甬道,其北为思补斋三间,中有复室。由知县何鼐修复。同时,根据县志“经明季兵燹,故零落不完全”及后任知县增修的记载,虚受堂、思补斋明代就建有。

叶县县衙里还有一个大仙祠,也是只有叶县一家才有的。

大仙祠在县衙西侧副线的最后面,祠堂坐东向西,面阔三间,南北各有三间厢房,独院。是知县为防印信盗失而专门供奉守印大仙——狐仙的场所。狐仙就是狐狸仙,民间传说狐狸能修炼成精,化为人形。狐狸性情狡猾,被盗贼供为上神,县令供奉狐仙的意思,就是防范盗贼,既然盗贼都害怕狐仙,由狐仙镇守印信,必然不敢有盗贼轻易来盗取。

在县衙建筑的最后面,就是后花园了。知县及衙署内公务人员处理完公务后,通常会到景色宜人、环境静雅的后花园里稍事休息。叶县县衙的后花园占地3000余平方米。水与亭、花与草、竹与树相映成趣。园内湖水潋滟,两座仿汉白玉拱桥轻盈飞架湖面,远望如长虹卧波。仿古六角亭红柱彩顶,伫立水中央。湖中观赏鱼不时跃出水面嬉戏,间或结伴在清澈的湖水中徜徉,悠闲自得。小巧的湖心岛上,一座假山突兀而起,一径细泉在石缝中缓缓流淌。人工湖四周竹梅俏立,花香浮动。真个是花园小径,兰花飘香,一派江南山水风光。后花园成为庄严肃穆的县衙建筑群中独特的风景。古人讲究一张一弛之道,由此可知。

回避制度约束官员

说到底,虚受堂和思补斋,是为原本就相对廉洁、有一定修养的官员设的,这种反省和思过,一定程度上需要的是官员的自觉。实际上,为了不让官员违规违纪,古代对于官员也有制度的约束。

官员回避制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古代任官制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人事管理制度。

回避制度的雏形来源于东汉初选任地方官吏的一种限制办法,为防止地方势力结党营私,而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即“三互法”。后代沿革,逐渐形成较完备的官员回避制度。回避制度一般有:乡土回避、师生回避、职务回避、亲属回避、刑事审判回避。

乡土回避,入流官员不得在本籍和亲籍做官,有的甚至对回避距离也做了规定。隋代规定,凡县级长官之副也必须实行乡土回避,即县丞、县尉;而其下属,因为吏员不是入流官,所以不用回避。唐代规定不许在本地及邻县为官。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规定:“知县注选虽甚远,无过30驿。”古代30里一驿,30驿即为900里。其回避范围是府、州、军、监。明代地区回避由州府改为省。到清代,除规定“本省不能做本省的官,即使不同省而离原籍在五百里以内的,也必须回避”。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甚至规定五百里以“捷径小路”计算,应回避而隐瞒的要受处分,比以前朝代要求更严,从清康熙《叶县志·职官》记载的情况看,地理回避主要是对正印官及佐官而言,对教谕、训导的地理回避要求就不甚严。以叶县为例,任职者大多为邻县人,如明朝叶县训导杨三纲,为延津人,清朝训导马彦儒,为汝州人。

师生回避,从唐代开始有此规定,如在科举中,与主考官有故旧关系的考生也要像主考官亲戚一样进行“别头试”。清代师生较明代回避更严厉,规定科举考试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在以后任职中都要回避。

职务回避,是对上述两种制度的补充,各个朝代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明令:“要官儿子,年少未经事者,不得做县官亲民。”宋代规定,不许地方长官在某一地方长期任职,也不许中央的官员长期担任某一职务。清代则规定京官三品以上,外省总督、巡抚以上大吏子弟,不得充任御史,以防利用职权相互指责、弹劾,或泄露机密、操纵监察。

亲属回避,即亲属不能在同一省(地区)或同一府县做官。魏晋南北朝时亲属范围由最初的姻亲关系扩大到一般亲属,由地方官扩大到中央官员。明成祖以后,在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宗室不能做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只封爵供养。

刑事审判回避要求,凡官吏与诉讼人有服亲(指宗亲族关系没过五代)及姻亲、师生或有仇隙关系的,均需回避。

知县的任期也是有规定的。古代知县的任期实行限任制,不得久任一地。秦汉以降到明清,县官任期一般为三年,只有明代规定任期时间较长,为九年一任。县官任职虽规定有期限,但实际上常因丁忧去职、临时升用或有过贬谪等多种原因,往往达不到规定任职时间,任满调动一般在本省外府。金代叶县县令刘从益“下车修学讲义,扬善抑恶。奸吏恶少,望风革面……未几被召……授应奉翰林文字”。由于历史上各个朝代不同时期吏治清明的程度不同,对这一制度执行的尺度也有很大差异。

据清同治《叶县志·职官》记载,奉天宁远县人柏之模,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任叶县县令,一直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离任,时间长达11年之久。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一年间,浙江鄞县人杨纯恭、江南通州人杨位、四川宜宾人李时先后到叶县任县令,三位县令的任职时间平均为四个月。当然,也有为官一任,多有善举而民得实惠者,百姓多上书乞留,上级恩准破例连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7
明代俸禄制的形成
明代俸禄以品级制度为基础,其共分为十八等,实行年
俸、月俸双轨制。明代官员俸禄制度的确定最初始于洪武四
年(1371年)。是年,明太祖命中书省、户部制定文武官员的
俸禄标准,规定:“正一品九百石,从一品七百五十石,..正
九品六十石,从九品五十石。省、部、府、县、卫、所、台宪诸司
官验数月支。” 作为俸禄制度的补充,明初沿用历代做法,
“听武臣垦荒为业,文吏悉授职田”。 洪武十三年,重定内外
文武官岁给禄米、禄钞之制,“制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俸
之数。公、侯、省、府、台、部、都司内外卫官七百六十人,凡田
四千六百八十八顷九十三亩,岁人米二十六万七千七百八十
石”。0明太祖在给户部的敕书中指出:“稽古建官,略知等第,
其依品级次第.. 朕观古今之无品也,则以禄为式,是尚质
量也,惟魏之定品是尚文也。其与文质之道,虽华朴之有殊
亦模范之可径,守之不紊,履之不烦。今之任官烦资,食禄法
品,勒石昭示,命户曹司之,毋紊轻重之条,依期而给与之,斯
之公良哉,故兹制谕。”④这一年,明太祖普遍增加了俸米岁
额,从五石到二百石不等。同时,因“大明宝钞”的发行按官
品增加了禄钞这一项目,所增加的禄钞从3O贯到300贯不
等:正一品至从四品均300贯;正从五品150贯;正从六品90
贯;正从七品60贯;正从八品45贯;正从九品3O贯。史载:
“洪武时,钞一贯,抵米一石。”⑤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和经济
实力的不断增强,明政府有条件改善官员的待遇,增俸的范
围开始扩大,幅度也大为提高。综合洪武时期来讲,此次官
俸定制应是官员生活较为宽裕的一个时期。
明代官俸制度的最终确定乃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先是
对公、侯、伯的俸给制度进行改革,“令公、侯、伯皆给禄米,论
功定数,责成他们各归旧赐田于官”⑥,废除了明初“勋戚皆赐
官田以代常禄”⑦之制;其次,把核定官俸与文武官员的品、
阶、勋相结合,根据官制统一按月发放官俸,规定:“正一品月
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
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
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
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而止。” 这次俸禄改制与洪武十三年
第2个回答  2020-03-01
七品:岁俸45两服饰:素金顶,绣鸂鶒
12两图样:素金顶,绣犀牛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官制有九品十九个级别,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
第3个回答  2007-02-28
五石 ``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 `那时候市价是多少 我就不知道了`` 古代俸禄都是发粮食` 就是五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7-22
当年明月说,明初县令的月薪大概在10几两银子。
但,我觉得这有些不正确,因为明初县令的月薪是7.5石米,一石米等于60公斤,县令月薪是450公斤大米。
这个月薪在当时也不算少了,毕竟当时人们不像现在,没什么太大的花销;同时,一个人一个月的吃的粮食也就45斤米左右,900斤粮食的月薪相当于20个人吃一个月。

另外,明初的银子比较少,不像后期美洲、欧洲大量银子涌入大明,明初银子比较少,很值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