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老虎为啥叫“大虫”?

如题所述

《景阳冈》:老虎为何被称为“大虫”?
在《武松打虎》的故事中,提到了“吊睛白额大虫”,这实际上是指老虎。那么,为什么老虎会被称作“大虫”呢?
这需要从“虫”字的演变说起。在古代,“虫”字有两个不同的写法:简体的“虫”和繁体的“虫”。简体的“虫”字本读作“huǐ”,是象形字,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形状像一条头向上昂,尾巴翘起的蛇,最初用来表示较小的毒蛇,后来多写作“虺(huǐ)”。在现代的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人们仍将“蛇”称为“长虫”。
而繁体的“虫”字读作“chóng”,是会意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由于大多数昆虫的幼虫都是弯弯曲曲蠕动的,与蛇相似,古人又有用三表示多个的习惯,因此用三个“虫(huǐ)”组合成了“虫”字,其本义为各种虫子的总称。在古代,“虫子”的含义比今天要广泛,也泛指一切动物。如在《大戴礼·易本命》中所述,古代将所有动物都统称为“虫”,包括禽、兽、龟、龙、人等。
“大虫”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搜神记》中,其中有提到扶南国国王范寻养虎于山,将犯罪者投喂给虎,虎不吃则赦免,因此那座山被称为“大虫”或“大灵”。在这里,“大”字有首领之意,也是敬词,如“大人”、“大夫”、“大王”等。由于老虎是毛虫类中的兽王,体格健壮,性情凶猛,故被古人尊称为“大虫”。
由于老虎的威武和凶猛,古人常用它来比喻勇猛之士。例如,五代十国名将李琼被称为“李大虫”、“李老虎”,北宋名将姚内斌被西夏人称为“姚大虫”,意味着他的勇猛。在《水浒传》中,薛永被称为“病大虫”,并非指他体弱,而是形容他如同老虎一般的勇猛。另一位被称为“母大虫”的顾大嫂,则因其凶悍的外表和性格而得名,相当于“母老虎”。
除了“大虫”,老虎还有许多其他的别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