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古典性,时代性,现代性分别是什么?速度v啊 快速回答啦

如题所述

  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含义与审美特征
  古典性文化和现代性文化的区分是按照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做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典性文化”概念中“古典性”就成为一个关键词。
  1.古典性文化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在这里,“古典性”包含了“古代”、“历史”等含义。
  古典性文化是一种具有历史蕴含的审美文化,究其根源而言,是因为它是属于“过去”的文化。如文言文作为一种古典的审美符号,它往往和中国古代人们的生命情怀紧密相关。像宋代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连串的迭音字造就了温婉哀怨、凄清孤寂的的氛围。一方面,无论协韵用词,还是按律取调,这里的话语形式明显和今天的话语形式不同;另一方面,这种话语形式造就的体验也和那个时候女子“幽居”的生活境遇有极大的关系。古典性文化事实上是建构在古典时期人们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的。
  2.古典性文化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在这里,“古典性”又包含了“传统”、“经典”等含义。
  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往往是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的作品。荷马史诗、古希腊建筑、文艺复兴的文化、诗经和离骚、伟大的长城和神奇的金字塔等等,古典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已经构成今天的人们进行审美创造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文化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性文化又常常是作为一种当前审美文化的“经典”范本而存在的。我们今天讲古典性文化,也往往就是指的这种已经被历史经典化了的审美产品。
  综合上述,古典性文化是指建立在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并保留至今的审美文化遗产。
  (二)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为了具体而细致地了解古典性文化,同时也为了不可能笼统地探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古典性文化的特征,我们在此选择中国作为探讨对象,来领略古典性文化的审美特征。1.空灵
  所谓空灵,指的是古典性审美文化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存在形态的追求。空灵,也就意味着以虚为本,而不是以实为本。
  (1)空纳万境的审美境界
  中国学者张法在《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非常重“虚”而轻“实”,是“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就以空幻灵动的境界为最高境界。在这里,“空”、“虚”、“无”不是现代人眼中具有否定性色彩的词汇,而是指向充满生机、蕴含无限的意义空间。苏轼这样描绘这种美妙的境界:“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空灵的美妙在于它总是指向一种无限的意义空间。古人讲“虚室生白”、“唯道集虚”,意思在于强调空灵中孕育着实在,没有虚空,万物不生。中国的审美文化产品也就尤其注重所谓的“无笔墨处”。宗白华先生这样说:“西洋传统的油画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而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无笔墨处却是缥缈天倪,化工的境界。” 这也就是中国书画中“抟虚为实”、“计白当黑”的空灵之美。小小一方笔墨,尚要留取一方空间,似乎在说:宇宙再大,仍有无限;世界再小,仍有余裕。
  我们也可以在作品感受到这种空灵境界的美妙。如王维诗《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初读这首诗,似乎没有什么着意之处:中年以后更喜欢“道”了,家也移居到山边;兴致来了就一个人出去走走,美丽的景色只有自己一个人领略;走到溪水阻隔道路时,我就坐下来看风云起落;如果碰到那个林中老人,就会和他交谈起来,忘记了回去。作者似乎是随心而作、随手而写,没有特别的用意,也就是没有一个必然的实体要去展现。此诗似乎没有刻意言“道”,但是的确又暗含了一种自然闲逸的宇宙天道观念。清代人沈德潜评价此诗说:“行所无事,一片化机。” “化机”,也就是不着笔墨,不落实存,化入一片空灵。这种境界正是中国审美文化空灵之美的体现。
  (2)以虚映实的表现手法
  如果从审美传达的角度来看,空灵就意味着在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时候,总是采用一种“以虚写实”、“虚中求实”的手段,造就一种亦真亦假、似真似假的效果。
  欣赏过齐白石先生画笔下的“虾”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齐白石先生从来没有一笔是画“水”的。然而,但是没有人因此觉得画里面的虾是失去了水的“死虾”,也没有人觉得画家没有画完,应该补画一下。同样的现象我们还可以从京戏的演出中看到。德国著名的戏剧家莱布尼茨在俄罗斯观看了梅兰芳的《贵妃醉酒》 之后,异常感慨和惊讶。因为梅兰芳在表演的时候手中并没有花朵,而只是作出手指拈花的姿态。可是,莱布尼茨却分明感到可以闻到幽幽的花香。同样,《打鱼杀家》里面只有一面浆就表现出了船的存在;《盗御马》中,“马”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但是演员只使用一根鞭子就将它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这一切都和西方的戏剧不同。莱布尼茨为了表演的需要,就曾经打造过一艘船,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它搬到了舞台上。
  艺术表现的过程事实上体现出的是把握世界的过程。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古典性文化在把握世界的时候并不注重事物的实际存在形态,不将这一事物是否形似和逼真作为艺术表现的标准。写杨贵妃的美丽,如果诗人老老实实地讲清楚它的鼻子、眼睛、头发等的具体样子,这就是将世界以一种“实物”的样子呈现在作品之中。但是,李白的写法更加合乎中国古典性文化的特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意思是看到云彩的时候就想起了她的衣服,看到花朵的时候就想起了她的面容;春风轻抚、朝露晶莹。这里用的全是虚笔,显得空灵巧妙,意味深远。
  2. 流转有韵
  所谓流转有韵,在这里讲的是古典性文化产品的一种整体性特征。审美文化在形式上表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和谐流动和协调转变,由此相互流转而生成令人感动的韵律。
  (1)充盈流动的整体意蕴
  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和西方文化中的整体是有区别的。首先,西方的“整体”是一种结构性的整体,其内部的关系就像是一间房子的框架,注重其中的拼合、平衡、搭建;中国的“整体”是一种功能性的整体,仿佛一棵树的各个枝叉,它们之间不是存在某种结构性的关系,除非把它们看作是“树”,不然就无法领会其存在意义。其次,西方的“整体”注重一个个具体物的独立存在;中国的“整体”注重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由“气”凝聚,天地之间,“气”充盈其中,无法分离。立足于这样的观念,中国古典性审美文化就达成了一种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可以相互流动和转化的意蕴。
  这种意蕴非常像中国文化所欣赏的温玉之美:它是一个美的整体,但是没有可以看清的“结构关系”,只有流转不已的线条和色泽;它似乎简单枯燥,没有内容,但是又温润和谐,通体流畅,让人一眼无法看透,里面好似蕴含了无尽的宇宙天地之气。温玉之美的浑然一体,恰好象征了中国古典审美艺术的理想境界。《易经》中说:“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古代审美文化塑造的世界就是一个俯仰自得的、可以“游”的世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对空间进行打量的视点,没有一个拆分了的整体。在这里,留连俯仰,无往不复,似乎写的是空间,又包含了时间的感叹。春江春水,天月江月,诗意流转,自然混成。
  (2)回环往复的形式韵律
  以气贯之的审美作品具有的往往是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如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强调笔气淋漓,点划之间,情意流动,若断若连,似有似无,达成的是一种音乐的美。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往往是一个笔意连绵、曲折有致的艺术整体,如同一首流畅委婉的歌曲。从这个意义上说,“舞”,就成了中国古典性文化的一种绝高境界。古人就曾经记载过书法和乐舞相通的故事。如书法家张旭擅长草书,有一次见到了公孙大娘在舞剑,忽然有所感悟,悟出了书法的真谛。据说吴道子也曾经因为见到裴将军舞剑而作画,一幅作品如同飒飒丰起,浑然一体。事实上,书法线条的婉转留连,文人画中一山一水的起浮呼应,诗歌里面词句的错落有致,建筑之中的回阁曲廊……中国古典性审美文化的韵调,全在于这种气息连连、通体流畅的美的形式之中。
  在这里,流转有韵的形式之美来自于审美文化作品精妙的韵律安排。如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按照格律来讲,每一句的第二、四和尾字必然和下面的平仄相对,形成阴阳顿挫的整饬节奏。“国”和“撷”因此就不能按照现在的读音念阳平,而是要读成短促下滑的(古)入声。这样就会有呼有应、有起有浮,反复阅读之后,诗歌的韵味才会溢出。
  3. 蕴藉
  蕴藉,也就是含蕴不尽,是在这里指的是审美文化在效果上体现出多重、差异和绵延不绝的特性。
  (1)含蕴不尽
  审美的蕴藉效果呈现为审美产品总是留给读者一种绵延不绝的回想空间。具体的形象蕴含着深层的意义,有限的景象蕴含着无限的意味,给读者造就一个无穷想象的审美空间,这就是我们讲的含蕴不尽。
  因此,含蕴不尽意味着作品的意蕴不仅仅留存、局限在作品的形象、词句之中,而且还延伸到作品之外,达到一种所谓“韵味无穷”的境界。所谓“韵”,指的是“余音”,当敲响巨钟的时候,首先是“当”的响声,此为“声”,继而“嗡嗡”的余音响起,这就是“韵”;“味”指的是食物吃掉以后留给人的咀嚼不尽的感受。两个词都包含有“含蕴不尽、余意无穷”的意思。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诗歌的画面而言,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点孤帆渐渐在江面上消失,长江的水不断地流向远方。然而诗歌的意味并不止于此。这首诗名是写景,实际是在写情,在写那个惆怅地站在江边不舍得离开的人:长江横亘,大雁阵阵。黄鹤楼上游人如集市。诗人孤独地立在江边一石之上,怔怔地负手而望。远方长江滚滚,什么也没有……我们也就可以感受到,这个站在江边发愣的人的心情一定是空空落落、凄凄惶惶的。可是诗歌里面却没有一个字写到这个人的情态。这就是我们讲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或者说是在诗歌的字里行间还蕴含着言外之意,韵外之旨。(2)意味朦胧
  古典性文化以空灵为本,在效果上就不讲求明晰、写实,而是意义朦胧、情感蕴藉、表现含蓄。简言之,故典性文化是在朦胧中达成一种透彻的审美效果,在不确定性中求得确定性。就文学而言,汉语的多义含混,加上对空灵意境的追求,在抒情叙事的时候常常显得意味朦胧。“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如果用英语来写着两句诗,那么,这个“鸟”使用复数呢还是用单数呢?是“bird”还是“birds”?在古代汉语的语境里面,我们就不必追问这样的问题,是一只鸟也好,是许多鸟也好,都在朦胧中表现了一种寂静、和谐。
  意味朦胧更主要地在于意义和情感的层面上。如唐代人卢允言写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这首诗歌的意义是赞美还是讥讽呢?一方面可以说是赞美的:环境黑暗,风吹草动,异常警惕的将军有胆有色,引弓杀敌;天光大亮以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查看昨日射出的箭,竟然被神力的将军射入了坚硬的顽石之中。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说是讥讽的:环境黑暗,小小的风吹草动就让我们的将军紧张起来,也不分辨一下到底有没有敌人就一箭射去;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敢于去查看:啊!原来射中的是一块石头,而且箭已经没入石头之
  二、现代性文化与美育
  (一)什么是现代性文化?
  “现代性文化”之中的“现代性”一词和今天常见的“现代性”一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解这个词的意义,成为理解现代性文化概念内涵的关键。现代性文化是当前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在这里,“现代性”一词具有的是“现在”、“当下”等时间方面的含义。作为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概念,现代性文化属于今天的人们,给今天的人们提供娱乐,并直接和今天人们的生活境遇紧密相连。
  现代性文化的审美形式几乎焕然一新。首先是产生了崭新的审美娱乐形式,如电影、摄影、CD、MP3、REM文件等等,就都是现代化科技的产物,需要摄影机、CD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的支持;同时,传统的审美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在中国,古代的文言文被现代白话文替代,章回体小说逐渐退出现代审美的视野,各种带有试验性质的新文体小说则大量出现,传统的律诗也让位于自由体的新诗;另外,审美艺术载体形式也异常丰富起来,诸如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传媒形式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审美消费和审美娱乐不可或缺的手段与媒介。这种新的审美形式的出现给世人带来的崭新的体验。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在巴黎卡普辛路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厅里面,用自己研制的放映机,第一次放映了《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早餐》、《水浇园丁》等片子,当火车在银幕上向人们冲来的时候,人们急遽躲闪,这种由虚拟的形象所带给人的震惊是过去的审美形式——包括活生生的绘画、戏曲和雕塑,所不可能提供的。电影、尤其是电脑制作的电影所塑造的形象,使得我们的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真实”面目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电影还制造了种种奇特的体验,从展现外星人奇观的《独立日》到想象网络时代虚拟现实的《骇客帝国》,从真实复现亿万年前地球历史的《恐龙》到逼肖人类末日时天崩地裂景象的《彗星撞地球》,电影制造了一种世界上并不存在、可是却能够被人的眼睛看见的景观。这可以说是一场视觉上的革命,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惊”。显然,现代性文化是一种包含了新的体验的审美文化。
  因此,现代性文化是指与古典性文化相对、建立在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审美文化。
  (二)现代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或完成了现代性文化的演变。对于我们来说,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也开始她的现代性文化的转化历程。我们正是透过这一历程来打量现代性文化的审美特征的。
  1.实存为本,蕴含局部空灵
  古典性文化注重空灵境界的建构,而现代性文化则更多地面对一个实体的世界。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实体世界的能力,西方以实体为本的审美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人们日益倾向于关注世界的物理的、化学和心理的呈现特征,反映到审美上,就有了以实体为重的文化倾向;另一方面,中国独特的古典性文化传统依旧具有巨大的魅力,空灵的美妙境界还是可以在中国的现代性文化产品中找到。因此我们说,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整体地对实存的追求和局部地对空灵的保留。
  (1)以实存为本
  从形象的塑造到故事的讲述,从表现媒介的变迁到细节处理的技巧,现代性文化注重了对实体世界的如实反映和描绘。
  从内容的角度讲,现代性文化的审美形象日益具体、明晰,实实在在的“典型”而不再是空灵的意境占据了审美文化的主流。徐悲鸿的静物油画、人体素描,鲁迅写实白描的故乡图景、农民生态等等,都已经成为现代性文化的经典文化产品。即使是所谓新感觉派的小说、印象派的绘画等等,虽然不是以客体的世界作为描绘的对象,但是仍旧把人的心理世界作为实体来进行反映。就主题而言,现代性文化更加关注现实的人生、实际的生活、存在的问题等等,玄妙虚静的诗意不再是关注的焦点。冰心的问题小说、鲁迅的战斗杂文、田汉的抗战歌曲等等,主要的已经不是要激发起人们形而上的玄妙思索、空灵体验,而是要人们面对现实,思考出路。从形式的角度讲,审美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达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强了这种以实体为本的趋势。如照相术的出现可以使得一个“形象”不经由过多的人工修饰就异常逼真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摄影机更是可以完全按照人类活动的真实样子来进行记录。而且,现代媒介,如银幕、相片等等,也不可能在计白当黑,表达那种指向无限的空灵境界了。总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现代性文化日益减少了虚空的意味,面对世界的实体称为主要倾向。
  (2)空灵色彩
  然而中国文化的特色依旧保留在现代性审美文化之中:在那种以实体为本的文化产品中,我们依旧可以找到空灵的印迹,感受空灵的审美理想和趣味的存在,这是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独特特征。如汪曾祺的小说《受戒》,结尾的时候写到小英子和小明
  胡琴声,金庸小说里面飘逸归隐的结局,周作人散文中言一尽而意有余的感受,等等,却不是由实向虚,实中含虚。可见,现代性文化仍然存留着明显的空灵指向。
  3.以明晰为本,见出蕴藉韵味
  现代性文化的审美效果也相应地趋向于明晰、透彻;同时,受古典性文化空灵趣味的影响,现代性审美文化依旧具有蕴藉韵味。
  (1)明晰的感受
  空灵蕴藉的古典性文化,往往塑造韵味无穷的审美形象,给人的感受自然是朦胧含混,充满意味的:“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苏轼),似乎有清晰的画面展现眼前,但是如果真用画笔一描,又会发现这个“似”的景观无以描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是“我”在独立,还是思念的她在独立?是人在落花的时候独立,还是人像落花一样独立?这种朦胧到了现代性文化作品中就显得明晰得多了。相对而言,古典性文化重在“表现”,现代性文化则重在“再现”。上述《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就是细笔描述的结果,以清晰鲜明、油画般的效果达到写情的目的。再看刘半农的诗《相隔一层纸》:“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