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送和报送的区别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定义不同

(1)抄呈、抄送是一个汉语词语,一般包括网络抄送与公文抄送两个层面。公文抄送指把原件抄录或复制后的副本送交给有关部门或人员。在网络术语中,抄送是将邮件同时发送给收信人以外的人。

(2)呈送、报送:是一种信息传输的形式。意思是报告并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

二、适用范围不同

抄送:

(1)在上行文中,有三种情况:一是受双重或多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在主送一个机关的情况下,将其他上级机关列为抄送机关;

二是因特殊情况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三是向有关上级机关或领导人报告情况时,可以抄送其他需要了解情况的领导或不相隶属的机关。

(2)在平行文中,依照管理职权范围函复平级机关审批事项,涉及重要的政策性规定或执行面较广的,应抄送上级机关,必要时也应抄送相关的平级单位及本系统的所属机构。

如省物价局依职权范围复函批准省交通厅提出的全省春运客运基准价格,应抄送省物价局的上级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省人民政府,同时抄送给相关的省直单位,如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等,并抄送给下级物价部门。

(3)在下行文中,有三种情况:一是向下级制发生要行文,应当抄送上级机关、与文件内容有关联的平级机关;二是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该机关的另一上级机关;三是转发上级文件时,一般应抄送被转发的上级机关。

(4)在联合发文时,如需抄送,应按照上述原则分别抄送各联合发文机关对应的上级、平级和下级机关。

报送:

(1)是重大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集体上访、堵塞交通、冲击党政机关、请愿、游行、罢工、罢市、非法集会、爆炸、群体械斗、枪杀、抢劫、劫车、劫船等;

(2)是事故灾害,主要包括火灾、矿难、环境污染、翻车、沉船、飞机坠毁等重大事故,以及其他造成重大伤亡或影响较大的事故;

(3)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灾、旱灾、风灾、虫灾、雪灾、地震等;

(4)是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5)是其他重要紧急情况,主要包括国内外突发事件引发的重要社会事件或苗头、群众普遍关注和新闻媒体及互联网报道的有关临湘的敏感热点问题等。

三、途径不同:

(1)信息报送途径主要有:书面递交、传真报送、发电子邮件、电话报告等

(2)在撰写新邮件时,你可能注意到了“抄送”与“密件抄送”这两栏。所谓抄送其实也就是在你给某人发送邮件时同时将这封信发送给其他更多人。

(3)比方说某位主管要告诫各级下属不要在上班时间泡网,他只要写一封邮件,然后将下属们的E-mail地址填入抄送栏内,各地址之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再将信发出即可。这样他就不必劳神为这一百位属下发送一百封邮件了。

扩展资料: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对于公文行文规则,明确规定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机关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机关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

1、逐级行文是最基本的原则

各级机关的行文关系,应根据本机关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2、平行文规则

平行或者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告知事项、商洽工作,可相互行文。

3、联合行文规则

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联署机关不宜过多。

4、事先协商的原则

如果公文内容涉及到两个以上同级机关职权范围的问题,主办机关应事先与有关机关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正式行文。未经协商一致时,不得各自向下行文。经协商意见确实难以一致,而又必须上报请示的公文,上报时应如实写明不同意见和理由。

5、下行文规则

下发单位执行的公文,主送范围应与执行机关一致,需要了解情况的机关列入抄送范围。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可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6、上行文规则

请示的公文应逐级上报,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说明理由并抄送越过的机关。“请示”只报上级主管机关,抄送有关机关,不得多头上报,必须报两个以上机关的应同时分送。“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中附有请示事项。“请示”不得下发。

7、双重领导机关行文规则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

8、公文署名的规则

公文除按规定由首长署名的以外,应以机关名义行文。除领导直接交办事项或特别情况外,公文不要直接上报领导个人。

9、行文数量要少、质量必精的原则

控制和减少行文数量,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经批准在报刊和内部出版发行的公文不另行文,应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抄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报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