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统一后在农村的非农业户口家庭是否享受村里的相关待遇?

也就是说法规是地方上的了?不知道您是那个地方的?

户籍统一后,在农村的非农户口不享受原村组织的相关待遇,非农不管户口是否统一,都不是村集体经济的享受群体,户口统一只是户口性质的转变问题,但是不改变农业和非农业的原有群体。

在创新人口管理上,国务院明确,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扩展资料:

户籍,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

农村户口的主要权益:

1、拥有宅基地和责任田。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通过拆迁可以获得更多收益;

2、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3、征地补偿。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参考资料: 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5

户籍统一后在农村的非农户口家庭不可以享受村里的相关待遇。

户籍统一后,在农村的非农户口不享受原村组织的相关待遇,非农不管户口是否统一,都不是村集体经济的享受群体,户口统一只是户口性质的转变问题,但是不改变农业和非农业的原有群体(非农至始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享受对象,不会因为户籍统一就能享受)。

扩展资料:

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实现公民身份平等。统一登记,并尽快过渡到以身份证取代属地户籍管理制度。

城乡居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城乡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要求取消农业、非农户口等户口性质,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统一称为居民户口。相继出台本地入户政策,降低入户门槛,但与上海的户籍新政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已改革的地区,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称为居民户口。但户口簿上仍保留居住地一栏,仍可看出户口属于城镇还是农村。因为涉及利益,城乡身份区别在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消除。

实行户口管理一元化,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及其他类型的户口性质,实行城乡户籍登记管理一体化。

参考资料: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5

1、我国已经没有农业和非农业的区别,统一称之为居民户口。

2、在农村的非农户口是能享受原村组织的相关待遇,是村集体经济的享受群体,户口统一只是户口性质的转变问题,但是不改变农业和非农业的原有群体。暂时国家没这方面的规定,就要看当地政府的态度了。

3、村里的相关农村户口的待遇政策,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农业户口,无论你是不是在村里,只要户口上的住所地点在村里,就一般是能享受农村户口所带来的一些政策。

扩展资料

1、“农户”和“非农户”以前是在吃商品粮上在区别。

2、社会保险方面,这两者的区别也不大。总体只和城市间的区别有关,在一个城市则没什么大区别。

3、劳动就业方面,城镇也不是包工作的,但有个劳动再就业,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比农村好点,农村如果有新技术示范区的,当然在这方面也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的,但就是不象城市这么系统。

4、农村的有土地,政府应该是有一定政府补贴的吧,叫保全费什么的,需城市非农户没有,但有一个失业金,我保证不是每个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都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户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05

城乡居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城乡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要求取消农业、非农户口等户口性质,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统一称为居民户口。

因此户籍统一后在农村的非农户口家庭不可以享受村里的相关待遇。

户籍统一后,在农村的非农户口不享受原村组织的相关待遇,非农不管户口是否统一,都不是村集体经济的享受群体,户口统一只是户口性质的转变问题,但是不改变农业和非农业的原有群体(非农至始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享受对象,不会因为户籍统一就能享受)。

扩展资料

2014年11月12日,河南省日前制订印发的《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这一深化户籍改革举措,真正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符合迁移条件的居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迁移。

城镇户口是指在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集镇注册登记的户口。城镇户口又叫城镇户籍,是指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实行二元体制时,拥有城镇户口、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即城镇定量户口的居民,也简称“市民”。若在工矿企业工作,则被称为“城镇职工”。以上“市民”或“城镇职工”所拥有的户籍称为城镇居民户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门对户口的分类,只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没有“城镇户口”这个类别。实际上,非农业户口就是“城镇户口”或“城市户口”。现泛指不享受农村土地分配权的人所拥有的户口,跟居住地域已经没有挂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民户口百度百科:城镇户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5

户籍统一后,在农村的非农户口不享受原村组织的相关待遇,非农不管户口是否统一,都不是村集体经济的享受群体,户口统一只是户口性质的转变问题,但是不改变农业和非农业的原有群体。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扩展资料

与农业户口的区别:

农业户口、非农户口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省市已取消了农业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

1、"农户"和"非农户"以前是在吃商品粮上在区别。

2、社会保险方面,这两者的区别也不大。总体只和城市间的区别有关,在一个城市则没什么大区别。

3、劳动就业方面,城镇也不是包工作的,但有个劳动再就业,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比农村好点,农村如果有新技术示范区的,当然在这方面也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的,但就是不象城市这么系统。

参考资料:非农业户口-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