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数学期末试卷 快急用 谢谢

如题所述

如果别人知道就都考100分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6
5.照样子填一填.
比喻人精明--猴精 比喻人蠢笨--蠢猪 比喻人呆头呆脑
比喻见识浅短--(井底蛙)
比喻代别人受过--(替罪羊)
比喻人反应迟钝--()
比喻某一领域带头人--(地头蛇)
第2个回答  2011-01-16
ffgfgfgfgfgf
第3个回答  2011-01-16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yì yánɡ dùn cuò ké shòu kuí wú chú fánɡ

( ) ( )( )( )

2、形近字组词。(8分)

挠( ) 俏( ) 竣( ) 饥( )

饶( ) 峭( ) 骏( ) 肌( )

3、选择正确读音。(4分)

车夫挣扎(zhā zā zhá )着坐了起来,伯父给他敷(fū fú )上药,扎(zhā zā zhá )好绷带,又给他扎( zhā zā zhá )了一剂止疼针。

4、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端正的书写名句。(2分)

随风潜入夜

5、先把词语补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5+4分)

不同凡( ) 余音绕 ( ) 古色古( ) ( )血搏杀 可见一 ( )

独( )匠心 妙笔生( ) 脍( )人口 巧( )天工 雅俗共( )
我们可以用 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

用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 ,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

6、句子转换。(8分)

(1) 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仿写连动句)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全成一句话。

文明的语言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4)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1)“(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那猹却将身( )。反而从他的胯下( )了。”

这段话选择自课文《 》,作者是( )作者通过几个表示( )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 )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 )与( )。(12分)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 》这首诗中的一句,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了了( )(4分)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

(2分)

(4)文言文是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这学期我们初识了《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子知道了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学习文言文方法,那么请鴡助释理解下面短文,把它的意思写在横线上。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④说⑤乎⑥?有朋⑦自⑧远方来,不亦乐乎⑨?”(2分)

注释:①子曰:孔子说。 ②学:学习 ③时习:时常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④亦:也⑤说音是(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⑥ 乎:吗?⑦ 有朋:朋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⑧自:从。 ⑨乐:开心、高兴

(二)课外阅读(19分)

① 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 ),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 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2分)

2.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 最恰当的是 。(2分)

3.第④自然段中画出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是 表达了了 。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 的作用。(2分)

5.理解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

花”的原因是,请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6.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三、习作家园。(25分)

生活是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二三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假造着。那里的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性情。请你以“ 真让我着了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出你的真实感受。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40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略

2、略

3、挣扎(zhá)敷fū 子 扎zā好绷带,又给他扎( zhā)了一剂止疼针。

4、略

5、略

6、句子转换。(

(1) 略

(2) 文明语言不仅能够了沟通人们的心录,而且(还)也能够反映出一个的文化修养

(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4)老人注视着海鸥。(缩句)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深蓝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金黄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碧绿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刺去 )。那猹却将身( 一扭 )。反而从他的胯下( 逃走 )了。”

这段话选择自课文《 少年闰土 》,作者是(鲁迅 )作者通过几个表示( 颜色的 )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 动作 )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 机智 )与(勇敢 )。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 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中的一句,作者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街灯 )比作了了( 明星 )(4分)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 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心爱的琴摔碎了终身不再弹琴。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④说⑤乎⑥?有朋⑦自⑧远方来,不亦乐乎⑨?”意思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二)阅读理解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排比 ,作用渲染见过各种花的美好,激起读者的感情 (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2.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 最恰当的是 然而

3.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是: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就没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表达了:人民对总理逝世极度悲痛的心情。(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说它普通是因为这是人民用约做的;说它珍贵是因为代表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敬爱和沉痛哀悼之情。(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

6.(1)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

(答案不唯一)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花(只要贴切即可,答案不唯一)
第4个回答  2011-01-16
期末语文练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 (10’)

1. 感时花溅泪, 。

2. 卷地朔风沙似雪, 。

3. ,海龙王处也横行。

4. 采得百花成蜜后, 。

5.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描写黄河、华山的句子: , 。

7.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赞美西湖美景的两句诗是: , 。

(二) 解释加点字 (2’)

8. 终亡其酒

9. 方了了见诸峰也

(三) 阅读下文 (10’)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10. 《熟读精思》作者是 (朝代 ) 哲学家(人名)

11. 解释加点字

(1) 众说纷错

(2)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

12. 翻译下面句子

(1)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

(2) 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13.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说的“观书之法”

(四) 阅读下文 (8’)

华隆好弋①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②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③委④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

①弋(yì) :射 ② 咋(zé):咬 ③ 闷绝:窒息 ④ 委:倒

14. 解释加点字

(1) 家人怪其如此

(2) 二日乃苏

15. 翻译句子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16. 本语段讲述了什么故事?赞美了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 (20’)

失而复得的项链

① 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色泽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我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② 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说:“我女儿来了,再见!”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③ 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④ 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⑤ 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⑥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⑦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燥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⑧ “姑娘。”

⑨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⑩ “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e322; “什么事?”

&e323; “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钱给我买了。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它。要是找不到了,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今天整60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刻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40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e324; “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e325; 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串吗?”

&e326; 母亲接过来说:“就是它。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e327; 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e328; 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e329; “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e330; “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7. 找出划线句子中的错别字: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燥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错别字: 正确写法:

18. 第(5) 段中说“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请用一句话概括“整件事的过程”

19. 母亲十分珍爱女儿送的珍珠项链,请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语句是

20. 第(17)“母亲”为什么说“那女孩,真不错”? 她偷了母亲的项链,母亲为什么还说她“真不错 ”?

21. “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句中“母亲”可能丢掉的“珍珠”指什么?

(1)

(2)

22. 阅读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

(A) 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

(B)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C)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

(D) 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

上述文字从神态、 、 等方面成功地捕捉到了女孩的内心变化。试以其中一句,分析当时女孩的心理:

我选择 句,当时女孩的心理是:

23. 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三、写作 ( 50’)

请以《那件事感动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我也是六年级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