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地区为何如此重要呢?

如题所述

古代中原其实指的是整个华北平原,并不是河南,古代没有河南,河南地理区域很小。华夏九州以冀州为中心,冀州不仅地理范围最大,而且历来说得也很明确:冀州为天下之首,天子之常居,帝王之所都。也就是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国家政治的中心,现代人把中原理解成河南,在古代,中国人认为中国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谓中原的范围其实指的是整个华北平原的范围,因为这块地方是汉族的中心根据地,中原的意思并不是指中国领土的中部,而是指汉族的领地。

至于中国的政治中心,历代说法都很明确,指的就是冀州地区,也就是明清时期直隶省的大致范围,包含今天河南北部,山东西部,辽宁西部,内蒙南部,京津冀及山西,这些地方是冀州故地,抛开山西就是直隶省故地。这片地域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部分帝王的老家以及历史上最著名思想家圣人的老家,影响力自然非同小可,不然也不会是华夏之首,天子常居地,帝王之所都的地方,也称其位帝王故地。翻看历史,起于关中的势力,也必然要先得这片区域,不然很难取得胜利,也很难站位脚跟,后续也几乎是被这片区域推翻,关中与冀州真的是两块相爱相杀的地方。

“得中原者得天下”是古民族共识,最早可见于“逐鹿中原”一说。中原地带一无屏障二无纵深,怎么从黄帝蚩尤开始,就始终是历朝历代主要战场呢?个人看法有两个原因:一是抢夺皇权及继承文明的合法性正统性,中华民族以黄河文化奉为主流,占领了黄河中下游的广袤平原地区,就可法居道统制高点以命四方诸侯。二是抢夺粮食重要生产储存区,毕竟仓里有粮心不慌,中原地区气候特征物种类型灌溉条件都有丰富资源,这在农业为主的国家是至关紧要的经济基础。

战国七雄一半在中原地区,洛阳开封历来是王朝建立后国都首选之地。历史上无一王朝从中原统一天下,但历史上无一王朝不是从丢掉中原而走向败亡的。从殷商到蒋家王朝的败落恰恰证明了: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得天下和在哪里起兵有关系吗?秦起西戎灭六国入主中原,汉起江淮灭暴秦入主中原,唐自太原宋自封丘明起兵于安徽,元清来自北疆蛮荒之地,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只有他们取得中原这个的王朝标志,能够“入主中原以令天下”的时候,才可以说他们得到了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因为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政治中心,非常繁华,得到了中原,就能够钳制天下
第2个回答  2020-12-17
位居中间,有种四方臣服的感觉,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20-12-17
因为中原地区是当时古代政治经济,因此具有很大的人口,所以就拥有很强的实力,成为成了重点占据对象
第4个回答  2020-12-17
因为中原有许多人口,并且中原的土地肥沃,可以有许多粮食可以使国家休养生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