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名教师违规补课被查,处理结果很严厉,为何违规补课屡禁不止?

如题所述

教师违规补课,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禁教师违规开班补课,仍然有一些教师以身试法。那么,教师违规补课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改变现状?

江西三名教师违规补课被查,处理结果很严厉,为何违规补课屡禁不止?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缺失

作为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既然国家已经明令要求不允许在校教师违规补课,教师就必须遵纪守法,恪尽职守,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课堂上,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如果学生存在学习问题,要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尤其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开设辅导班,对学生进行有偿辅导。所以,国家教育部门要定期组织在职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醒他们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同时,师范院校必须把这些课程作为学习和考核的重点,在新教师上岗前必须重点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内容。此外,学校还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技能比赛,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组织教师互相听课,交流学习,这样就能让教师更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把课上好。

第二、补课行业需要整顿

目前,校外辅导机构鱼龙混杂,很多机构属于无证经营,教师的资质得不到保证,乱收费现象层出不穷,如果家长把孩子放到这样的教育机构进行辅导,不仅要花销很大,学习效果还得不到保证。于是,有些家长就把孩子放到自己老师开办的辅导班进行学习,觉得这些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孩子知根知底,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孩子尽快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国家必须整顿补课行业,一方面要求所有校外辅导机构必须规范经营,所有辅导老师必须持证上岗,所有收费项目必须进行公示,并且要完善售后服务,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这些机构学习;另一方面要严查违规经营的辅导班,对于在校老师进行违规补课的行为必须严惩,请社会各界帮助监督,并严格保护举报者的信息。

第三、转变家长教育理念

很多家长抱有从众心理,觉得孩子必须补课,否则就会学习掉队。其实,补课不是必然的选择,上补习班不仅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所以,学校要定期组织家长开家长会,传授他们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能把提高成绩的希望都寄托于补习班,而要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结语

违规补课现象的产生与教师职业道德缺失、补课行业不规范有关,也与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当有关,只有全社会都参与进来整顿这一违规现象,才能让教师拒绝各种诱惑,更好地教书育人,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1

教育部严禁在职老师违规补课,并且纳入师德考核红线,对严重者开除出教师队伍,既然对教师违规补课处理这么严厉,为什么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仍然屡禁不止呢?

对江西三名教师违规补课的处理

2020年12月12日上午9点半左右,江西省贵溪市教体局“三违”治理明查暗访组查到教师张某某、林某正在违规办班补课,共有20名学生。这个补课班是两人共同办的,张某某上语文课,林某上数学课。在同一地点另一房间内查到九中教师陈某正在违规补课,共有学生29名。

之后,贵溪市教体局通过研究决定,对张某某、林某、陈某处理如下:

1、2020年度考核不合格及师德考核不合格;

2、取消2020年政府发放的年终奖;

3、人事关系调至文坊中心学校;

4、对三名教师违规行为在全市教体系统通报

对三位教师的处理是相当严厉的,年度考核不合格及师德考核不合格,就意味着本年度正常的工资晋升被取消,没有一切评先评优资格;取消年终奖是经济处罚;人事关系调至其它学校,可以肯定接下来三位教师一定会被调至偏僻学校;对三位教师全市通报批评,这三位教师不仅当地“出名”了,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为何屡禁不止?

1、有偿补课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中考、高考以成绩录取学生的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想通过一纸文件改变目前有偿补课的现状,效果并不会明显,即便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只有减少,却很难完全消除。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同样是本科毕业,北大清华、985、211高校毕业的毕业生就业要比其他本科理想得多。这就刺激了学生家长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提高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让孩子升入好一点的高中或大学,就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

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忙、事业繁重,自身没有时间管理孩子的课余时间,与其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网游戏,倒不如送到辅导班去,既有人看管孩子,又能让孩子多少学点东西。与其说是让孩子上辅导班,还不如说是把孩子托管给辅导班。

有需求才有供给,有偿补课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2、极个别教师“利益熏心”,靠有偿补课敛财

极个别教师暗示家长或者学生,自己办的有辅导班,让家长送孩子上辅导班,靠有偿补课敛财。教育部门的高压政策之下有所收敛,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明到暗,屡禁不止。

解决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靠“堵”并非最好的办法,“疏导”可能才会更有效。一些地区推出的课后延时服务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第2个回答  2020-12-18

违规补课,可以说是久禁不绝,每一年都有一些老师被处分,但是违规办班补习的现象却难以根治。这里当然有利益的驱使,让一些老师铤而走险,但是也有发现之后处理不够严厉,造成一些老师的侥幸心理的原因。



今天,我们学校又开会了,会上校长提到了“江西发布”关于对三名老师违规办班补课的通报,事情发生在贵溪,接到群众举报,经过调查组暗访,发现了贵溪九中的老师张某某,林某,陈某在民房中违规办班补课。

事实俱在,不容抵赖,只能接受处理,这一次的处理结果有点出人意料,以往也有因为违规办班补课被抓现行的,处理结果一般都是退还所有违规收取的费用,给一个警告处分,通报批评之类的处罚。但这一次的处理力度大多了,从通报中可以看出,这一次对这三个违规老师的处理意见主要有四条:



一:2020年年度考核以及师德考核为不合格;

二:取消2020年政府政府发放的年终奖;

三:人事关系调至乡镇中心校;

四:对三名老师的违规行为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

这几项处理意见,不可谓不严厉,相信会对其他老师有一个警醒的作用。那么这些处罚,会对老师造成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定位不合格。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优秀的占比比较少,一般占到百分之十,所以大多数老师都是合格档次,定为不合格的档次也是很少的,除非出现重大教学事故或者出现像这三个老师一样一票否决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定为不合格的。



一旦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定位不合格,就意味着这一年不能晋升职称,这一年的教龄也可能不纳入晋升职称的累计年限,当然,什么评优评先之类的就更不要想了。

其次,取消2020年的政府发放的年终奖,年终奖各地标准不一,今年教育部督导组对老师工资进行了专项督导,所以今年的年终奖普遍比往年要多一点,多则两万多,少则一万多。这样的处罚,这三位老师的经济损失也是挺大的。



第三是人事关系调整到乡镇中心校,这是很严厉的处分。乡镇老师要进城是很困难的,每年的选调考试都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调入县城,意味着更好的教学环境,更方便的生活条件,以及比较好的人脉关系。一旦老师进了城,如果不犯错误的话,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回到乡镇了。

最后一条通报批评,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惩前毖后,警醒其他的老师,让其他老师不敢再冒险,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得不偿失。



会后,我们学校老师在一起聊天,谈及此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下是动真格的了,不再像以往那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虽然这样做并不一定能根除老师违规课外补习的风气,但是至少是有很强的震慑作用的,老师在违规补习之前也会慎重衡量,是否要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而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老师违规办班补习的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根除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但是相信,随着处罚力度的加大,老师违办班补习的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第3个回答  2020-12-21

江西三名教师违规补课被查,处理结果的确是很严厉。

要求补课教师全额退回所收补课费用;校方不再续订聘用合同;2020年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约谈相关学校校长;责令校方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对补课教师违规行为进行全市通报。对另一名违规补课教师:责令作出深刻书面检查;给予记过处分,一年内不得评先评优,本年度师德考核不合格;免去班主任职务;一次性扣除2020年1月至6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对违规补课处理决定在全区教育系统进行通报;给予学校分管师德师风的副校长全区教育系统通报批评;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提醒谈话。

这些处理的确是挺严厉的。但是补课之所以难以治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长、学生有需求。

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想找老师补课,一些成绩中等想提高的孩子也找老师补课,学习优秀的孩子想考重点也找老师补课,即使在岗教师不愿意做有偿补课,家长也会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去补课。所以,补课是有需求的,是有市场的,有需求和市场自然就难以禁止。

第二、利益驱使,难以禁止。

大家都知道补课的收入是非常高的,有些老师补课的收入要比工资高很多,由于有高额的回报,有利益驱使,所以很多老师都走而挺险明里暗里进行补课。

虽然各地在治理补课上都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还是没有触及到根本问题上,所以补课现象仍然难以治理。

假如真的对参与有偿补课的教师实行开除公职的处理手段,相信一定会有效地刹住补课的歪风。

如果真的刹住在职教师的有偿补课,估计培训机构的生意会火到爆,因为没有人管培训机构的补课。再加上,补课有市场需求啊!在职教师不补课了,家长学生又需要补课,那就只能去培训机构。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

第4个回答  2020-12-18
一方面是家长有需要,自己的孩子有短板,想要找老师补习提高;二是老师能创收。每个孩子来补习都要交一笔不菲的补课费,能给老师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双方你情我愿,各取所需,所以违规补课行为屡禁不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