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宝妈不做糖耐,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吗?

如题所述

血糖偏高是准妈妈在孕期比较常见的问题,糖耐检查是检测孕期血糖情况的重要产检项目,有的准妈妈觉得自身血糖没有问题,没必要接受这个检查。那么,准妈妈是否需要做这项检查?不做检查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呢?

怀孕的宝妈不做糖耐,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吗?

怀孕以后,准妈妈的体内会分泌一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从而导致身体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减少,所以,一些孕前没有血糖偏高问题的准妈妈会在怀孕后患上妊娠期血糖病。而且准妈妈在怀孕以后会进食各种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果吃了过多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孕期身体的胰岛素分泌量本来就少,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就会引发血糖偏高的问题。而且,有的准妈妈在孕期体重超标严重,而过度肥胖也是导致血糖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准妈妈在孕期非常容易出现血糖偏高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准妈妈血糖偏高对自身和胎儿的危害非常大,对于胎儿来说,血糖过高可能会导致巨大儿或胎儿发育受阻、畸形等问题,也可能会导致胎儿的肺部发育不良,进而引发肺炎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对于准妈妈来说,血糖过高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导致早产、流产、难产等问题,而且产后患上糖尿病、肥胖症的几率也会显著增加,所以,准妈妈必须合理控制孕期血糖。

糖耐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准妈妈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怀孕后的24-28周进行检查。很多医院已经把糖耐检查列为孕期产检的必查项目,就是为了帮助准妈妈合理控制孕期血糖,减少对自身和胎儿的负面影响。对于孕前血糖偏高的准妈妈来说,可能会比较关注血糖问题,努力控制好血糖指数。而孕前血糖正常的准妈妈则往往会忽视血糖问题,也不会有足够的警觉性,在血糖出现问题时还浑然不知,所以要主动接受糖耐检查。如果准妈妈不做这项检查,且自身存在血糖问题,则可能会错过控制血糖的最佳时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保证糖耐检查的准确性,准妈妈在检查前三天必须按照正常的饮食和活动进行,检查前一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就不要再吃了,这样可以实现空腹8小时以上的目的,测量的数据也更为准确。准妈妈在检查当天八点半之前到达医院,接受第一次抽血,用于检测空腹血糖,然后在5分钟之内喝下300ml含有75g葡萄糖的液体,从喝下第一口液体时开始计时,分别在餐后1小时和2小时接受抽血,用于检测餐后血糖,只要三项血糖指数中有一项不达标,就视为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准妈妈的血糖偏高,医生会提出详细的饮食、作息方面的要求,帮助准妈妈控制血糖,如果效果不佳,准妈妈必须接受相关的治疗。

结语

很多准妈妈会出现孕期血糖偏高的问题,甚至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胎儿畸形、发育不良、早产、流产等严重的后果,所以,准妈妈必须重视孕期的血糖问题,遵医嘱接受糖耐检查,这样才能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糖耐简直是孕检里最不人道的检查了!”“糖耐那个糖水简直甜的让人无法忍受!”不少准妈妈说到糖耐都这样抱怨道。为什么准妈妈们都对糖耐是这样的一个评价呢?

让我们来看看糖耐的检查流程就知道了。前一天晚餐要忌甜食和水果,10点后就要饿肚子,第二天空腹喝一大杯的糖水,还要被抽三次血扎三次针,万一中途吐了还得下次重测,这一系列的检查过程真的可以用惨无人道来形容,怪不得那么多准妈妈受不了。

但是,糖耐虽让准妈妈们受尽苦难,却也排除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当糖筛检查结果孕妈妈血糖高于7.5,就要做糖耐测试。尽管不容易,但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妈对胎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坏影响,及早发现及早将准妈妈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促进宝宝健康出生。那对于妊娠糖尿病,准妈妈们又了解多少呢?

一、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目前我国GDM患病率已达17%,大约平均每6个孕妈妈中就有1个成为“糖妈妈”,遭遇“甜蜜”的烦恼,这是很严重的。

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II型糖尿病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母子都有风险,应该给予重视。

二、常见的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

1、头晕:妊娠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糖低的症状。有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会头晕,甚至晕倒。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验血糖了。

2、容易感到疲乏:疲乏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导致的,也可能是劳累导致的。这个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不可以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结合其他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起使用。

3、前一胎不明原因死胎: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前一胎是不明原因的死胎,或者是畸形的话。这一次怀孕就一定要注意。

4、皮肤瘙痒:这个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特别容易被忽视。冬天,皮肤干燥就会瘙痒。夏天蚊虫叮咬也会瘙痒。所以,孕妇们都不当回事儿。

5、饥饿:这个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和皮肤瘙痒一样很容易被忽视。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所以本来就很容易感到饥饿。

另外,还有一些与罹患妊娠糖尿病相关的因素:种族、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及孕妇年龄超过30岁等。若具有以上危险因素条件之一的孕妇,更应重视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筛检。

三、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有哪些?

临床资料数据显示,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多发生于妊娠的中晚期,且多见于肥胖和高龄产妇。GDM患者发生早产、低体重儿、难产、巨大儿、先天畸形等的几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孕妇的胎儿。

由于血糖可以通过胎盘,刺激胎儿胰腺,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又可导致胎儿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给母儿带来巨大影响。

1、在对胎儿方面,孕前糖尿病会引起自然流产、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巨大胎儿及胎儿肺发育成熟受累。此外,还会使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钙血症。

2、在对母亲方面,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增加孕妇发生酮症酸中毒、先兆子痫的几率,从远期来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日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十分高。

研究还发现,糖尿病对孕妇及后代的影响是一种恶性循环。肥胖或糖尿病的母亲所生的儿女发生肥胖或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也可能在生育年龄发生糖尿病,继而影响到其下一代,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四、如何控制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方法,85%的患者只需要进行单纯的饮食治疗就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的供给,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给、

第2个回答  2020-12-23

怀孕的宝妈不做糖耐,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吗?各位, 这个话题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平时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常讨论的话题,属于社会热点话题,比较接地气,也比较能引起大伙儿的共鸣。其次,这个问题具有科普的性质。我们知道,作为文字工作者,其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阐述事实,澄清谬误,引领社会舆论,起到为大众发声,为正义呐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字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具有传道、解惑的职责,为百姓做好科普工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

今天的话题,正是具有科普价值的,所以是个好问题。小编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怀孕似乎成了特别弥足珍贵的事情。而怀孕期间的检查,也成了许多孕妇必做的一件事。不得不说,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国人健康意识提升的表现。但也有部分人,对这种检查不屑一顾。所以,本着科普的精神,小编就来聊一聊,怀孕的宝妈能不能不做糖耐?医生说了,怀孕期间的糖耐量检查是必须要做的,孕24~28周的孕妇均应做糖耐量试验。怀孕期间糖耐量检查主要是看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因为妊娠期糖尿病无论对孕妇还是对胎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及早发现及早将准妈妈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促进宝宝健康出生。妊娠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孕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索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进食量少,若不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容易发生低血糖。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

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影响极大,母儿近、远期并发症仍较高。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巨大胎儿及胎儿肺发育成熟受累。此外,还会使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钙血症。综上所述,本着对你和宝宝负责任,一定要做糖耐量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之后积极控制,预防。

第3个回答  2020-12-28

糖耐简直是孕检里最不人道的检查了!”“糖耐那个糖水简直甜的让人无法忍受!”不少准妈妈说到糖耐都这样抱怨道。为什么准妈妈们都对糖耐是这样的一个评价呢?

让我们来看看糖耐的检查流程就知道了。前一天晚餐要忌甜食和水果,10点后就要饿肚子,第二天空腹喝一大杯的糖水,还要被抽三次血扎三次针,万一中途吐了还得下次重测,这一系列的检查过程真的可以用惨无人道来形容,怪不得那么多准妈妈受不了。

但是,糖耐虽让准妈妈们受尽苦难,却也排除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当糖筛检查结果孕妈妈血糖高于7.5,就要做糖耐测试。尽管不容易,但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妈对胎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坏影响,及早发现及早将准妈妈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促进宝宝健康出生。那对于妊娠糖尿病,准妈妈们又了解多少呢?

一、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目前我国GDM患病率已达17%,大约平均每6个孕妈妈中就有1个成为“糖妈妈”,遭遇“甜蜜”的烦恼,这是很严重的。

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II型糖尿病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母子都有风险,应该给予重视。

二、常见的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

1、头晕:妊娠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糖低的症状。有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会头晕,甚至晕倒。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验血糖了。

2、容易感到疲乏:疲乏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导致的,也可能是劳累导致的。这个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不可以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结合其他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起使用。

3、前一胎不明原因死胎: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前一胎是不明原因的死胎,或者是畸形的话。这一次怀孕就一定要注意。

4、皮肤瘙痒:这个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特别容易被忽视。冬天,皮肤干燥就会瘙痒。夏天蚊虫叮咬也会瘙痒。所以,孕妇们都不当回事儿。

5、饥饿:这个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和皮肤瘙痒一样很容易被忽视。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所以本来就很容易感到饥饿。

另外,还有一些与罹患妊娠糖尿病相关的因素:种族、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及孕妇年龄超过30岁等。若具有以上危险因素条件之一的孕妇,更应重视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筛检。

三、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有哪些?

临床资料数据显示,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多发生于妊娠的中晚期,且多见于肥胖和高龄产妇。GDM患者发生早产、低体重儿、难产、巨大儿、先天畸形等的几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孕妇的胎儿。

由于血糖可以通过胎盘,刺激胎儿胰腺,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又可导致胎儿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给母儿带来巨大影响。

1、在对胎儿方面,孕前糖尿病会引起自然流产、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巨大胎儿及胎儿肺发育成熟受累。此外,还会使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钙血症。

2、在对母亲方面,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增加孕妇发生酮症酸中毒、先兆子痫的几率,从远期来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日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十分高。

研究还发现,糖尿病对孕妇及后代的影响是一种恶性循环。肥胖或糖尿病的母亲所生的儿女发生肥胖或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也可能在生育年龄发生糖尿病,继而影响到其下一代,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四、如何控制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方法,85%的患者只需要进行单纯的饮食治疗就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的供给,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给。具体如下:

1、饮食控制。8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仅需饮食控制就能维持正常血糖,主食应少量多餐,每日分5~6餐,早餐量宜少,少吃含淀粉类食品,多摄入富含纤维素食品。

2、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定期监测血糖,如经严格饮食控制血糖仍不正常时,需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

3、孕妇监护。除一般的产前检查外,孕妇还需进行肾功能监护、眼底检查、监测血压、结合B超观察宫底高度变化,及时发现巨大胎儿或者羊水过多。

4、胎儿监护。显性糖尿病患者孕18~20周做常规B超检查,核对孕龄并排除胎儿致命性畸形。孕晚期应定期复查B超,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羊水过多。还应进行彩超检查,及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还需进行胎盘功能测定、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流测定。羊膜腔穿刺了解胎肺成熟度及促胎肺成熟处理。

5、妊娠期糖尿病如血糖控制良好,且无合并症,胎儿宫内情况正常,可在接近预产期终止妊娠。若血糖一直控制不满意,且合并高血压疾病、血管疾病、胎盘功能不良时应及时终止妊娠。一般糖尿病孕妇剖宫产率在50%以上。

6、运动。孕妇运动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建议每天散步2~4次,每次15分钟。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 

一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而有些妇女在产后5~10年可发生糖尿病,如果妊娠期得过糖尿病,即便已经痊愈,也要注意饮食和锻炼,否则中年以后仍有患糖尿病的危险。

第4个回答  2020-12-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