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能相互区别的事物为

如题所述

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是什么呢
物理学原子论标准模型是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原子唯物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微粒组成的,因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通俗一点的表述就是:人类出现以前太阳系就存在了;人看不看月亮,月亮都存在。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扩充了唯物主义中关于物质的定义,将它包括了符合科学理论并能探测得到的实体,如场,能量、力等等。自然科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认为研究的就是独立于观察者之外而存在的客观实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然而现代物理学实验(比如著名的'双缝实验')揭示了观测行为会对观测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这说明我们观测世界得到的结果是已经是被我们的观测行为改变过的结果,而不是客观存在本身。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月亮表象,是经过我们'看'这个行为改变之后的月亮表象。

那么当我们不看月亮时,月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对于这个问题,以提出'心外无物'著称的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

《传习录》记载了这样一则著名公案:“先生(指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在这里描述了花的两个存在状态,“寂”是被看之前花的存在状态;“明白”是花被看之后的存在状态。

“明白”的存在状态是我们直接的感知和经验。那“寂”的存在状态我们又如何理解呢?

“寂”的存在状态在康德的哲学体系里被定义为“物自体”。物自体就是把一切意识加诸于物体的属性剥离掉后的结果。比如把我们感知到的花的形貌,颜色,香味,质感和其他所有感觉材料都去掉之后,剩下的看不见摸不着存在就叫这朵花的“物自体”。

康德认为人类不要想去研究物自体,那是超验的(超出经验,超出感觉)。所以他被后来的学者归入了不可知论者。

物自体到底可不可以被研究呢?虽然实验科学只能研究被观测行为加工过的物质现象,但是通过不断发展的实验检测手段,我们对物自体的认识是可以深入和发展的。比如对“光”的认识人们就成功地超越了直接的感觉和经验。

物理光学模型不仅可以用电磁波描述光,还可以定量地用波长和频率描述不同的颜色。

元计算学理论架构试图对物自体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元计算学模型假定物体有两种存在状态:运算前的存在和运算后的存在。我们所有的感知和经验都是运算后的存在。而运算前的存在就是数据,就是物自体。

元计算学理论体系里没有物质这个概念。人们的感知和经验都是元计算系统通过程序运算输出的图像而已。不同的数据和程序决定图像的物理特性,包括固态度,透明度,和其他光学,力学,物理学特性。这些特性在三维空间给我们显现一个物质的表象。

元计算学假定数据在三维空间的表达是力元在三维空间的不同排列。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经过程序运算才能产生个体图像。

这就类似我们用手机去扫描二维条码。条码本身并不能被我们直接识别,只有经过手机中的电脑程序运算之后,才会有图像显现出来。

当我们的个体意识感知这个世界时,我们用视觉器官扫描三维空间里用力元表达的数据,用元计算系统里的程序进行运算,运算结果再由视觉器官投射到三维空间里。

比如当我们观察一个苹果时,在我们的眼睛还没有看它时,它是以一个力元构建的三维条码的形式客观存在的。当眼睛扫描这个条码时,一个叫{苹果}的程序会被调用,苹果这个概念会在大脑中显现。决定其他物理特性的数据经过程序运算后会在大脑中显示大小,形状,颜色,图案等等特性。这些特性会通过眼睛再投射到三维空间,一个具体的苹果就会被个体意识感知。

所以根据元计算学模型,人的视觉器官不只是获取数据的扫描器,也是投射运算输出的投射器。

因此在我们地球上有由70亿个人建造的70亿个世界,而不是一个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同的程序运算不同的数据就会得到不同的输出。两个人只有用相同的程序处理相同的数据,他们的两个世界才能完全重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世界上所能够表达的事物有很多,主要自己心里所能表达的就好了,有很多的事物是可以改变的
第2个回答  2020-10-10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并且能相互区别的事物,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相互区别的,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