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2、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体系完整的职官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5
在中国历史上,宰相的权力被描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说明宰相的权力是很大的。
原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在中央与地方上的关系上,是不断扩大中央的权力,在中央政权内部,是不断强化皇帝的权力。
这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和稳定所必需的。
在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状态是有分有合,分分合合,地方势力始终未被中央政权整合起来,这便需要在中央政权内部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地方势力。
而在元代以后,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终于战胜地方割据势力,实现了中央集权,使地方势力无力对抗中央政权,即便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很快就会结束战乱,走向统一,而不会像元代以前长期处于割据状态,因而,中央政府能够节省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中央内部的事务。
到了明代,在中央内部强化皇权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朱元璋运用强力手段,开始着手强化皇权。
需要指出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与强化皇权在历史从未间断过,并且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侧重点不同,到了明代,主要侧重于强化皇权。
作为强化皇权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消弱甚至消灭相权,而只有废除宰相制,才能彻底消灭相权。
明初连续出任了四位宰相,朱元璋对他们都不满意,但是一直没找到时机搞掉存在已久的宰相制,到了第四位宰相胡惟庸,终于让朱元璋抓住把柄。
胡惟庸过于独断,又结党敛财,有人告他谋反,朱元璋趁机逮捕了胡惟庸和一大批官员,从此不再设宰相,并把原来宰相的权力一分为六,由六部分管,直接效命于皇帝。
至此,朱元璋废除了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
第2个回答  2017-05-24
①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②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体系完整的职官制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