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逃生五个步骤

如题所述

消防逃生的五个步骤是记牢安全出口、火已烧身莫奔跑、临危不乱辨别方向、简易救护不可少、发出信号求援助。

一、安全出口要记牢

为了自身安全,同学们务必留心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及住宅区等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二、火已烧身莫奔跑

如遇火灾,发现身上着火,千万不可奔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应赶快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或跳入水中,让人向身上浇水。

三、临危镇定辨方向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四、简易救护不可少

在火灾中真正烧死的极少,大多数是被烟熏窒息死亡,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人、中毒、窒息等,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水再冲出去。

五、发出信号求援助

当被烟火围困无法逃避时,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1.安全出口要记牢。为了自身安全,同学们务必留心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及住宅区等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消防通道要畅通。楼梯、过道等是火灾发生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停放自行车或牵绳挂衣物,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3.临危镇定辨方向。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4.简易救护不可少。在火灾中真正烧死的极少,大多数是被烟熏窒息死亡,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人、中毒、窒息等,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水再冲出去。

  5.善用通道非电梯。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比较安全的楼梯通道逃生。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中随时会断电或因受热的作用电梯发生变形,而使人被困在里面。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

  6.火已烧身莫奔跑。如遇火灾,发现身上着火,千万不可奔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快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或跳入水中;让人向身上浇水。

  7.发出信号求援助。当被烟火围困无法逃避时,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8.迫不得已跳楼逃。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极端恐怖和接近崩溃,惊慌的心理极易导致不顾一切的伤害性行为如跳楼逃生等。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或楼层不高,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地方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第2个回答  2021-06-10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

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

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可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2
火灾逃生技巧

捂住口鼻不能忘

火场中很多被烧死的人,其实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后又被烧的,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发现着火后慌乱逃生,既没有判断火势大小,又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生火灾后留在室内的人员可先用湿毛巾堵住门,防止烟气进入。一旦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打手电等照明设备弯腰下楼。

原路逃生行不通

人们都有惯性思维,一旦发生火灾,总是习惯性往自己进来的出口跑,发现此路不通时,才去寻找其他出口,但此时也许会丧失掉逃生的***时机。

消防部门建议大家要改掉这种原路逃生的惯性思维,无论是在自己生活、工作或者临时入住的宾馆内都要事先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的数量和方位,这样在发生火灾时可以迅速选择离自己最近、最方便的路线逃生。

朝光亮走有危险

发生火灾时,人们会比较慌乱,着急逃生而误以为有光亮的地方就是出口,就习惯性地朝着有光的方向跑。

但是有光的方向可能恰恰是危险的所在,因为无论在居民楼还是办公楼,一旦发生火灾,火场中的电源多半已经被切断或者短路跳闸,有光的地方正是被火焰吞噬的地方。

冒险跳楼不可取

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常常会失去理智,出现被困居民跳楼逃生的现象,但这种方法并不可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采用。跳楼逃生一般只适用于居住在低楼层的居民,还要在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时才更稳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24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二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三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第四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第五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六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请记住:多件防护工具在手,总比赤手空拳好。
第4个回答  2020-10-24
首先,感知。

感知过程表现在当事人觉察到火场的潜在苗头(一点火苗,或者一阵烟雾),或者是直接确认火灾的发生。一项有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大伙存在的场合,人们通常会忽视危险的苗头,为什么别人不报告呢?大家都这样想,就是群体禁止(Group Inhibition)。所以,单人场合比多人场合更早发现危险,这是心理反常的现象。

其次, 验证。

虽然火灾或潜在火灾发生了,我们该干什么?如果立即行动,未免太傻了,人们通常会搜寻一番,发现真实报警或者误报的证据。最可怕的结果,是什么也不作,关掉报警器,如北京隆福商场大火。验证过程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延误,这是现代报警系统智能化和集成化的目的,便于迅速发现火情,及早验证报警,减少验证的时间,降低决策逃生前的耽误(Pre-movement Time)。火场逃生设计中,最难确定的一项延误就是Pre-movement Delay,与验证过程的长短和验证的效果有关。错过一次发现的机会,很难在迅速发展的火势面前得到弥补。

第三,定义。

验证过程,也不过是发现其他一些相关的线索,如有人行动,有人呼喊,来确认逃生过程的必要。这时候,还需要当事人的经验和知识背景来定义这一事件,有人认为这是误报,有人把误报也当作险情,这都是定义过程的出错。如范美忠在汶川大地震时刻的过度反应,也是定义过程的出错,是认知过程造成的。

第四,评估。

个体的评估过程是人们响应危险的认知上和心理上的反应。Sime认为,个人在评估阶段对存活有效时间的认知极为关键。洛阳东都大火,在消防队员到场一个多小时以后,人们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拒绝跳楼(楼下有一定的保护措施),这是他们的常识出错,是评估过程产生的偏差。在场316人,没有采取自救防护措施的309人全部死亡,另外注意防烟自救(躲到柜子里)的7人,当天出院(等于没有受伤)。洛阳大火的火场死亡率几乎到100%,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特例,这是评估过程的偏差。

第五,行动。

这是当事人意识到(真正的)危险,采取逃生行动,达到安全目标的过程。对于逃生设计来说,这是最简单的,也是不确定性很少的过程。根据逃生距离,反算行动时间,这是很入门的逃生计算常识。行动部分的延误,和不确定的逃生延误(主要发生在验证过程)相比,一般是很小的。所以,大部分火灾的受害者,包括上海高层大火在内,大部分是自己浪费了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