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对待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9
孩子的“暴力倾向”

“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孩子的教导和抚养一样重要,但教导孩子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以暴制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管什么原因先打孩子一顿。

同样孩子出现“暴力倾向”的问题也要温和的去解决。孩子出现“暴力倾向”的问题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孩子出现打人的现象并不是就证明孩子学坏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孩子出现打人“暴力倾向”其实是内心活动的一种外在反映,这可能是好的反映也可能是坏的反映,家长也不要过于慌张,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暴力行为

1、父母的影响

俗话说得好,孩子最早的老师就是家长。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有家长的影子,这是无法避免的。

孩子出现喜欢打人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有这样的行为,孩子通过模仿学到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像本文开头提到的乐乐一样,乐乐父亲在乐乐出现问题时总是喜欢用揍孩子来处理问题,但孰不知当爸爸在打乐乐时其实在给孩子灌输用暴力就能解决问题的思想,孩子有了这种心理当爸爸再教育时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第2个回答  2020-10-09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这样子,可能和现在家里孩少有关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看得重,像宝贝一样,什么都由着他,很容易就形成这样子的了,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
一、小孩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评价对于他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正面引导比负面批评更为关键,要积极引导和表扬孩子懂礼貌、对家人朋友友好的行为;
二、当批评教育失效时,可以采取淡化处理的方法,有时候孩子的行为只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想让自己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而已,而当大家对他的不良行为表现淡漠时,他自己也就没有了兴趣,时间长了,他自己也就会舍弃自己的不良习惯。
三、当家长不能良好的劝导孩子时,可以在小范围内熟悉的小朋友相互沟通,同龄人的评价有时候比大人们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特别是遇到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学习内容、甚至喜欢的人的时候。 从你的孩子对家人、朋友所说的赞扬的话来看,他是懂事的,其主要想法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想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遇到他有暴力行为是,采取冷落、漠视的处理方法,我想一定会有效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9
新手爸妈们通常害怕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不知道还手,怕太软弱不够强势。可是还有的爸妈为自家非常容易与其他人起冲突的孩子操碎了心。有的小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甚至有暴力倾向,一言不合就和身边的人起肢体冲突。有这样现象的小孩子家长一定要多注意,那么应该怎么对待有暴力倾向的儿童呢?
怎样对待有暴力倾向的儿童
1、给孩子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其实内心是很没有安全感的,攻击别人的行为其实是下意识的在保护自己。他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和解决烦恼的事情,所以就选用暴力解决。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好的安全感。
2、不可自暴自弃。父母经常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就是不可以自暴自弃。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有技巧,不可以伤害了孩子的尊严。
3、不看暴力动画片。现在的很多动画片的情节都非常夸张,有的内容还很暴力。父母要会甑别,不要把暴力倾向很重的动画片给孩子看。
4、父母不做暴力行为。父母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要注意,不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不在孩子面前和家人吵架。不要把不好的暴力情绪传染给孩子了。
5、多和孩子做内心交流。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要经常的做,不要让孩子内心感动孤单。要及时的了解到孩子内心在想什么,才好做心理辅导。
6、多看健康书籍。无论是讲故事,还是看课外书籍,都不要看暴力倾向的。看一些对性格心理有帮助的书籍,和听这类的故事。
父母哪些行为容易造成有暴力倾向的儿童
1、训斥孩子的时候使用暴力。
2、不限制孩子观看有暴力场面的电视或漫画。
3、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之间不时的打闹是有必要的,但是这样会不经意间使打架的行为得到认可。同时会向孩子传达“用暴力发泄自己的愤怒是正确的”这类错误的信息。父母有必要教育孩子,不论什么情况,都应该摈弃暴力,并采用理性的态度和言辞来解决问题。
4、不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孩子在遇到纷争或者情绪激动时,选择用理性的态度解决而不是用暴力或者逃避,父母对于这种行为应该大加赞赏。心理学显示,如果孩子的正确行为受到表扬,他就不断重复这个的行为。
一旦发现自己的小孩有暴力倾向,请父母在发怒之前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直接原因,是不是应该负主要责任。其次,要用爱去感化孩子。帮助孩子制定规则,使他们能更好的更快的去改变自己。千万不要放任自流,因为如果今天你没有教育好你的孩子,明天这个社会就会替你教训他。
第4个回答  2020-10-09
孩子的“暴力倾向”

“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孩子的教导和抚养一样重要,但教导孩子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以暴制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管什么原因先打孩子一顿。

同样孩子出现“暴力倾向”的问题也要温和的去解决。孩子出现“暴力倾向”的问题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孩子出现打人的现象并不是就证明孩子学坏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孩子出现打人“暴力倾向”其实是内心活动的一种外在反映,这可能是好的反映也可能是坏的反映,家长也不要过于慌张,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暴力行为

1、父母的影响

俗话说得好,孩子最早的老师就是家长。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有家长的影子,这是无法避免的。

孩子出现喜欢打人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有这样的行为,孩子通过模仿学到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像本文开头提到的乐乐一样,乐乐父亲在乐乐出现问题时总是喜欢用揍孩子来处理问题,但孰不知当爸爸在打乐乐时其实在给孩子灌输用暴力就能解决问题的思想,孩子有了这种心理当爸爸再教育时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心理简单,不会出现像成人一样复杂的心理和思想。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虽然还小,但心智是在不断发展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简单的世界观,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

这个时候父母更要密切的关注着孩子心理的发展,孩子简单的世界观还很脆弱,抵御外部的力量差,当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时就容易受到刺激,产生自卑等消极的心理,这时孩子就容易用暴力的行为来面对不喜欢的人和事。

像这几年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可能是这种心理的诱因,孩子在学校因为种种原因被同学歧视孤立,孩子就可能用暴力来回应自己的不满。
第5个回答  2020-10-09
从幼儿园的角度说:插班生新入学往往都会出现很普遍性的偏差行为,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常规。而且,几乎每个插班生来到新环境,都会人来疯一到两周的时间,这是很正常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分析看看幼儿园的做法:
1.1. 幼儿园的老师做到了和家长沟通过,但是无效。请原谅老师,因为对一个出现“冲突,推搡,吐口水,抓挠,还有打耳光”等偏差行为的幼儿,是不能够马上判断这“就是一个问题孩子”,那样违背了幼儿教育最起码的原则。因此,我想这个幼儿园的老师之所谓沟通无效的原因,是在于给其他孩子的家长一个交代。那么应该怎么做?当然是真的详细了解一下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了解家庭几口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在家里孩子是怎么和其他人相处的。平时谁照养孩子最多blablabla~~
1.2. 教师“批评教育”的方法不对,使用无效;3岁孩子,用语言方式的批评,本身就是搞笑的。幼儿完全不能理解老师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太绕了。因此,教师可以改进的地方:
第一,环境上的改变。让全班孩子一起讨论班级规则(可以说出近期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不要指名道姓),让大家对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首先有个基本印象;
第二,行为习惯上的培养:针对全班幼儿进行无差别的生活常规强化训练(免得搞针对,对孩子发展不利),让这个孩子知道有哪些行为是不受大家喜欢的,并且用恰当的交往行为去代替他现在的这种行为,例如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懂得说“我要、我想、我希望……”开头的表达,来代替直接动手动脚。(这个过程估计比较长,而且从你的反馈上看,老师不一定具备这个能力)。
1.3. 幼儿园可以改进的地方:召开班级或年级家长会,对一些偏差行为进行针对性的讲座,说明严重性(不能指名道姓,也不能专门说这个孩子的问题)。
2. 从我的角度作不太准确的猜测
在家当惯了小霸王,大家都过分溺爱,而且父亲在家就有暴力倾向或者是孩子在家没人管,天天看很多暴力的电视剧情,受影响了。有些父母财大气粗,觉得钱能解决一切,可以任性。所以孩子也学会了霸道的一面,因为幼儿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当然也有些可能是因为缺少交往机会,孩子看电视里学来的,只是一种角色模拟,认为这样就是和别人玩。最糟糕的情况,如果是父亲有暴力倾向的,那就基本上很难沟通了。

3. 从你的角度提供的建议
3.1. 接纳孩子的反应,不要大惊小怪。让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每个孩子都需要认识到每个人和别人交往的方式是不同的。不能要求别人和我们一样;
3.2. 学会拒绝。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和孩子商量,和她一起探讨解决问题。比如学会告诉对方:我讨厌你,你再这样我就告诉老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大叫!)。(结合生气的动作训练)
3.3. 你自己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谁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女孩这么小就遇到,是好事的。学会了,长大了就不会被人骗。你在处理这个事情,不要太大惊小怪,免得你的情绪感染孩子,让她以后更恐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