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

如题所述

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又称秦岭-昆仑构造带。它位于北纬32°30'~35°00'之间,在局部地区有时范围较宽或较窄,走向也略有转变。它横亘我国中部,绵延4000km左右,西进帕米尔,东贯黄海,在地势上十分引人注目。它的主体是走向东西的剧烈挤压带,由走向东西的褶皱带和压性断裂构成,并有伴生或派生构造形迹相随。它们反复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其中最晚的一次是在侏罗纪末期或侏罗纪以后,新生代还在活动。

这个长达4000km的纬向带,不断受其他构造体系干扰,如它的东段就两次受到新华夏沉降带的干扰。在华北盆地南部,它的北支被新华夏系沉降带压在底下;在江汉盆地以北它受到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影响。然而,航磁测量显示古老岩层组成的纬向构造带在华北平原南部和苏北地区还有存在的象征,如通许、东海等地隐伏在第四系下面的复背斜构成的东西隆起带。再往东去,这一纬向构造带在黄海海域被新华夏沉降带干扰,但到了日本九州的北部和日本本州关东及四国北部,这一剧烈纬向构造带又很明显地显示出来。从秦岭往西,这一纬向体系由于受青藏川滇歹字型构造和西藏高原的影响,它的位置逐渐往北移动了。在甘肃南部和青海东南部地区,由于上述歹字型的影响,部分纬向构造被压在下面,以致这一地段的下古生界及其以前地层未能出露,而被上古生界和三叠系所占据,向北移动了约半个纬度,到西昆仑地区。其主体出现在北纬34°30'~37°00',位置明显地向北挪动了两个纬度。到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一带,由于受另一反S型旋扭褶皱带的强烈影响,纬向构造的踪迹不太明显,但过帕米尔之后,在阿富汗又有横直东西的帕罗帕米苏斯山脉突出,显示了此纬向带的踪迹。现将几个主要地段的情况简介如下:

(1)东秦岭地区

这一体系在秦岭及其以东地区,主要展布在北纬32°30'~34°30'间,由秦岭向东延长的部分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在伏牛山以东,被淮阳山字型往南推移,向南弯曲,经过大别山及苏北而沉没于黄海,北支经嵩山向东作正东西走向。据物探资料在平原中有第三纪(古近-新近纪)前形成的通许隆起,向东与东海隆起断续相连,而沉没于黄海。

在秦岭地区,大体以凤县-商南断裂带为界分成南、北两亚相带:北亚带,又称北秦岭,以前震旦亚代变质岩系,震旦系和部分下古生界岩系为主体,组成一走向东西的变质-火成岩带。岩层挤压剧烈,紧密褶皱和压性断裂均很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混合岩化现象极其明显。它的主体是华山-嵩山复背斜、伏牛山复背斜。南亚带,又称南秦岭,主要是由浅变质的上古生界及部分震旦亚界和下古生界组成,岩浆活动较弱,混合岩化不显著。它的主体为武当山复背斜,向西与白龙江复背斜相连。就秦岭、嵩山等地资料来看,这一体系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资料表明,这一体系在前震旦时期已具雏形,前震旦亚界深变质岩系中的褶皱、断裂均很发育,火山喷发活动频繁,并伴有较多的中酸性岩类侵入(其同位素年龄为10×108~13×108a),他们均被震旦亚界所不整合覆盖,这次形变形成了一系列走向东西的复式褶皱带,北为华山-嵩山复背斜,南为武当山复背斜。在震旦亚界时期这几个复式褶皱带继续活动,可能扩大到宝鸡之北,而在宝鸡—洛南—卢氏等地则为一个沉降带,火山喷发活动较为发育,南边武当山一带,火山喷发活动频繁而强烈。这一时期有一系列中酸性岩体侵入(同位素年龄为11.52×108~8.44×108a),侵入体多沿北亚带成带分布,在南亚带则甚为少见。早古生代时期,本区广泛接受沉积,并与下伏震旦系呈微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在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有含磷岩系沉积。早古生代早期有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早古生代中后期有一次构造变动,并伴随中酸性和超基性岩体侵入,曾发生轻微的区域变质作用,它们都显示出南弱北强的特点。洛阳-石泉断裂带两侧的志留系岩性、古生物群上都有所差别,北面变质深,南面变质浅。到晚古生代,本区南、北两个亚带的差异更为明显。北亚带从中石炭世才开始有海陆交互相的含煤系沉积,二叠纪时全为陆相含煤岩系,到早、中三叠世时则为陆相碎屑沉积,并伴有强烈陆相火山喷发活动。而南亚带则从泥盆纪开始有自南而北的海进,直至中、下三叠世仍为海相沉积,伴随有多次火山喷发和少量基性、超基性岩及酸性岩侵入。北亚带脉岩极为发育,其南部主要为泥盆-石炭纪侵入,其北部主要为二叠-三叠纪贯入。这些时期亦有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它们仍显示南弱北强的特点。三叠纪中后期,本区经受了自震旦亚界时期以来一次最强烈的构造运动,经过这次激烈变动本区全部隆起,从而结束了本区的海相沉积历史,可以认为这是本区纬向体系形成的主要时期。在这次构造变动中形成的一些盆地中,一般堆积了侏罗系含煤碎屑岩系。侏罗纪晚期的燕山运动又一次激烈形变,并伴随岩浆侵入、混合岩化、变质作用,它们多集中于北亚带。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混合岩化时期为1.75×108~1.91×108a,后期地层与之成不整合接触。白垩纪末期构造形变比前两期要弱,岩层仅出现一些宽缓褶皱,断裂活动明显,这一时期的中酸性岩体极为发育,亦集中于北亚带,其年龄为0.85×108~1.20×108a,亦有混合岩化现象。总之,在燕山运动时期,经过了激烈的构造变动和强烈的岩浆侵入活动,该构造带得以进一步发展。本区新近纪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迹象表明,喜马拉雅运动的活动亦是强烈的。但自燕山运动以来一些主要断裂带除了显示强烈挤压现象外,一般常有南侧向西、北侧向东的平移特征。

总之,东秦岭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多次叠加,构成了若干深浅不同的变质带,北亚带远比南亚带深,而北亚带本身又大体可分3个变质带,每一变质带具有由南而北渐深的特点。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在挤压断裂带上,变质程度一般要深得多;同一断裂带南北两侧,北盘比南盘变质要深一些。秦岭地区这些深变质岩带,是历次构造运动的动力变质带叠加在区域变质岩之上而形成的岩带,它们实际是一些构造带的表征。

(2)西秦岭地区

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进入甘肃南部,主要出现于北纬33°~35°之间,它的主体由天水-合作复背斜、碌曲-岷县复向斜、西倾山-白成江复背斜及其相应的断裂带等所组成。由于受祁吕贺兰山字型和青藏川滇歹字型体系的强大影响,这一纬向体系的展布和综合形态发生了部分弯曲,而且部分被压在下面,使区内较老岩层不得出露。它和东秦岭一样,亦大体以复向为南北分界,分为两个亚带:北亚带,为一结构复杂的大型复背斜带,岩浆活动很强烈,变质作用明显。天水—宝鸡一带,这个复背斜大部分被祁吕贺兰山字型归并复合,而显得不连续。它核部主要为前寒武纪中深度变质岩系,两翼为古生界,构造内还有大量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侵入体分布。向西为武山-合作复背斜,主要由上古生界的褶皱所组成,中酸性岩体较为常见。碌曲-岷县复向斜,向东经徽县盆地直至风县以东,向西达青海湖以西,其中心部分主要是海相三叠系,两翼是上古生界组成。南亚带主体为西倾山-白龙江复背斜,其核部主要由志留系浅变质细砂质碎屑岩系夹火山岩系或部分上古生界组成,两翼为上古生界或三叠系等轻变质岩系构成;火成活动不太强烈。向东经略阳以北与武当山复背斜相连。西倾山以西,因歹字型干扰,纬向体系时隐时现。

区内老地层出露零星,未见与下古生界直接接触,志留纪的沉积主要是沿东西向槽地,堆积了一套浅海砂泥质碎屑岩建造,夹海底中基性火山喷发。志留纪末期,有过一次较强的构造变动,伴有区域变质和中酸性岩体的侵入及部分混合岩化作用。这就加强了东西方向的隆起与坳陷,从而控制了该区上部古生界的沉积。泥盆纪,北亚带以碎屑沉积为主,南亚带以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为主。两个亚带中均有强烈的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活动。石炭-二叠纪时,以浅海-滨海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局部夹火山岩。三叠纪是以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但北部地带多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其厚度一般约为千米,最厚可达万余米。整个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这一地质时期,本区全被海水淹没,它除受纬向体系控制外,亦受歹字型的控制,愈到后期,后者的控制作用愈明显。这是本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在这一较长的发育过程中,火成活动一直很活跃,每一时期都有或多或少的侵入和喷发活动。三叠纪后期的印支运动,对本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使岩层强烈褶皱,并发生区域变质现象和岩浆广泛入侵,构成了由中酸性岩组成的北亚带。这次激烈运动之后,区内海相沉积的历史结束了,由海到陆的巨大变迁完成了,这是纬向体系的主要形成时期。后来侏罗纪只限于褶皱带内的部分盆地的一些陆相碎屑含煤岩系及紫色层中。晚侏罗世到白垩纪,以湖相、河流相沉积为特征,时夹煤层,它们不整合覆于中、下侏罗统之上,这表明它们之间经历了一次较强的构造运动及岩浆侵入活动。自印支运动以来直到第三纪(古近-新近纪),这个体系的活动一直是较强烈的,经历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构造变形都较显著,岩浆活动一直未停息。第三纪(古近-新近纪)火山喷发相当强烈,主要为一套中基性喷发岩系,个别地段可能有基性、超基性岩喷发,在甘肃南部,沿这个体系的断裂带附近常可见到。这些破坏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古近-新近系)的断裂带,具有强大而明显的平移错动现象。在相邻两个大断裂带之间,常出现走向北东的挤压性构造形迹,沿东西方向斜列而构成次级正多字型构造。它表明,自燕山晚期开始,尤其在喜马拉雅运动时期,这个体系除遭受南北的挤压外,尚有强烈而明显的南侧相对向西的扭动作用。这种平移错动,实为东挤压不均衡所致,在晚近地质时期仍有表现。

(3)东昆仑地区

纬向带展布于北纬34°00'~36°30'之间,横居青海中部,由可可西里山、阿尔格尔山、布尔汗布达山和西倾山等一系列走向东西的山系组成。山势巍峨,雄伟壮观,绵延千余千米,宽约200km。这一地带在地质历程中是反复经历了多次剧烈的构造运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今所见,它主要由近东西走向的复式褶皱和压性断裂等构造形迹与晚古生代—中生代的中酸性侵入岩带、岩体所组成。南、北两个亚带各具特色,十分醒目。北亚带由震旦亚界、下古生界变质岩系和晚古生代、中生代的中酸性、酸性侵入岩构成的规模巨大的东西向岩系所组成。它的主体是阿尔格尔山-布尔汗布达山复背斜。南亚带则由中生界及部分上古生界岩系所组成。火成岩极不发育,它的主要构造形迹是可可西里复向斜、昆仑山口-西倾山复背斜。这一体系的断裂大都平行成束出现。因受其他体系干扰,故在纵向上又不甚连续,断面一般北倾,推覆、逆掩等现象常见。在主要断裂带上,有呈串珠状分布的晚古生代的超基性岩、基性岩体掺杂其中。这些主要断裂带多具有南盘向西而北盘向东平移错动的特点。这一体系向东与西秦岭衔接,向西延经新疆南部直到帕米尔的东侧。

震旦亚界和下古生界的分布及其构造形迹表明,这个体系可能在早古生代已具雏形。本区震旦亚界以中深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及中基性变质火山岩系为主,混合岩化强烈,其变质时代早于7×108a,可能代表早古生代形变的踪迹。下古生界下部为碎屑岩组,混合岩化强烈,片岩、片麻岩为主,夹大理岩、石英岩及变粒岩等;上部以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碎屑岩。在布尔汗布达山一带,找到含志留-泥盆纪化石的地层,被轻微变质的泥盆系和石炭系所不整合覆盖。这就说明在早古生代末期或晚古生代早期,本区有一场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东西向的构造带,控制了上古生界的沉积。上古生界以碎屑岩夹酸性—中基性火山岩为主,部分地区为碳酸盐岩夹火山凝灰岩。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是沿纬向带沉积的厚度较小,在祁漫塔格—石山一带和玉树地区厚度颇大,如石炭系在布尔汗布达区厚600~2100m,而在祁漫塔格—积石山和玉树一带一般近4000m,最厚达万余米。这种特点从晚古生代以来一直逐渐发展。晚古生代末期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仍显示纬向体系的主导作用。频繁而强烈的岩浆活动构成北部走向东西的花岗岩带。三叠系与下伏的石炭系、二叠系多为不整合,仅在昆仑山口以东和积石山一带为假整合。这表明在本地段中,两个强大构造体系的干扰作用。三叠纪末的构造运动使这一体系成熟,东昆仑地区的海陆变迁也完成了。整个中生代以至新生代早期,这一地区有过多次强烈活动和构造运动,使可可西里一带的中、新生界均被卷入这一纬向体系,并有多次大陆火山喷发。东昆仑地区的火山喷发活动,自震旦亚代以来每一地质时期都或强或弱地存在,可以说从未间断,但侵入活动则主要出现于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早期,以中酸性为主,成带分布,时有基性岩、超基性岩侵入,有时成不太明显的岩带。就目前所知,区内若干矿产是受纬向体系控制的,如震旦纪的沉积变质铁矿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矽卡岩型铁矿带和中低温型有色金属成矿带均受纬向体系控制。它们主要集中出现于北亚带,构成一些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

(4)西昆仑地区

具有东昆仑地区的若干重要特点,在此从略。

整个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尽管受其他构造体系的干扰十分强烈,但其基本特征在各地段仍显示出来。首先,这个体系均大体可分为南、北两个亚带:北亚带多为较古老的变质岩系和震旦系及部分下古生界岩系组成的复式背斜,挤压极为强烈,侵入岩十分发育,因而构成一突出的岩浆岩带。混合岩化强烈,变质作用显著。南亚带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岩系组成的复式向斜和复式背斜表现出来,仅部分地段有较老岩系出露于复背斜核部,挤压强烈,形变显著。但岩浆侵入活动和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现象与北亚带相比则有很大差别。从发育过程和沉积相看,整个带具有很大共同性。震旦纪的火山喷发活动,从西到东强烈而显著,沉积厚度巨大,如果把甘肃南部出露的变质火山岩系视为震旦纪产物,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下部古生界的沉积相和岩浆活动极相似。自晚古生代以来,北部逐渐升起,由海向陆过渡,到二叠纪时均已成陆,有陆相碎屑沉积和大陆火山喷发。而南部地区,从泥盆纪开始海进,到三叠纪时由南而北仍被广海淹没。经过三叠纪后期的构造变动———印支运动,纬向体系完成了由海到陆的巨大历史变迁。自侏罗纪以来,经历了2~3次构造变动,形成一些含煤碎屑岩系堆积的盆地,直到第三纪(古近-新近纪)末,仍有强烈活动,并伴有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从岩浆侵入时期看出大体类似:前震旦亚界时的侵入活动看来是强烈的,但只东西两段部分出露,而区内所见的主要侵入时期,是晚古生代末期到中生代早期。它们构成若干显著的岩带,这也是纬向体系中的主要成矿时期。东部因有新华夏系复合,颇为例外。这一体系经过了多期多次的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尤其有动力变质叠加,它的若干深—中变质带是断裂构造带的反映。整个体系具有相似的成岩过程和演化历史,因而成矿作用上亦有很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如寒武系的磷、泥盆系的铁、中生界的煤和前古生界的沉积-火山变质铁矿等。内生金属矿产的矿带分布和矿种上均有其共同性,与超基性有关的重金属成矿带亦或多或少有相似性。但这一体系绵延数千千米,与其他体系复合关系甚为复杂多样,因而矿区、矿田的分布则往往受这种复合关系所控制,这些复合地段往往是成矿有利地段。这里需提及的是大约在东经105°以东地区,或隐或现地复合在这一纬向体系之上的华夏系和新华夏系的形成和发展,对这一体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秦岭的某些矿产受纬向与华夏系或新华夏系的双重控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构造形迹和成岩成矿的过程看来,这个体系经受了南北方向的长期反复的强烈挤压作用是无可怀疑的。从现有资料来看,在中生代以后的历史变动中,尚有明显的东西方向的平错现象发生也是可以肯定的,尤其第三纪(古近-新近纪)这种扭动作用更为显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