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万人坑的劳工的来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招、骗、抓、派 1940年前后,伪满洲国劳动力缺乏是个普遍性问题。伪满洲政府曾就此制定过一系列法规,采取过一个个措施,其中有《煤矿业、铁矿业等劳动者募集地盘设定要纲》,规定“对重要煤矿和铁矿,划定可优先招募工人的地区,以保证矿山劳动力的需要。”但所有法规、措施,均无大的收效。北票炭矿的侵略者不甘坐等,在继续招、骗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采取了更野蛮、更凶残的手段,那就是“抓”。
1、从“集家并村”中抓。日本侵略者从1941年开始,在绥中、北票、朝阳、建昌、凌源、平泉、承德一带搞“集家并村”,即把分散在小村庄居住的农民赶到一个大的村庄居住,这个大的村庄称为“集团部落”,农民称之为“人圈”。日本侵略者所以要这样做,意在制造“无住禁作”地带,即“无人区”,以阻止八路军、共产党的活动,加强对老百姓的统治。北票炭矿的日伪统治者趁火打劫,乘“集家并村”之机,大抓劳工。建昌西南山区的老达杖子、养马甸子一带,一万多户,六万多农民被迫住进“集团部落”,青壮年多被摊派和强抓去充当苦力、劳工。
2、据从“清乡扫荡”中抓。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山东青城、高密、惠民等县及河北任丘、丰润等县的大扫荡中,抓了很多青壮年,押来北票当劳工。1941年,在沂蒙山区的扫荡中,七八十名游击队员被俘,因全穿的老百姓服装,日本侵略者把他们和老百姓一起押到临沂,后又用闷罐车押到北票炭矿当劳工,住在冠山“协和寮”不完全统计,“集家并村”三年中,被强抓去当劳工的有2500多人。1943年,在山东武定府一带的扫荡中, 一次就抓了青壮年500名,北票炭矿派人接来当劳工(注:张涉任:《人间地狱十八层,十八层下是矿工》,载《血海深仇》,第224~230页。)。
3、派是强行摊派,也称“强行征集”,即强迫农民到炭矿当劳工。其主要方法一是“地盘育成”,二是“勤劳奉公”。
“地盘育成”,含义是在本地区内培育成功,即是炭矿用的工人,可由炭矿周围的人充当,无需到外地招、骗、抓。
1942年11月,伪满洲政府公布《国民勤劳奉公法》,接着又下达了《国民勤劳奉公队编成令》,勤劳奉公制度在伪满洲国全境执行。实行勤劳奉公制度,就是强行征集征兵剩余的适龄壮丁,组成所谓的勤劳奉公队,和服兵役一样,从事为期三年的义务劳动。这是伪满洲政府“国民皆劳”政策具体实施的办法之一,也是最残酷的办法之一,是“紧急就劳”、“行政供出”的具体化,“供出”即被迫出卖,即群众说的派劳工或者说是抓劳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