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联的由来?

如题所述

白额春联”典故
后蜀的孟昶贴出的“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的春联起,过年贴春联就成了汉家的传统习俗。但在莆田,春联却有点与众不同了。红纸上方留有两寸的白纸额头称为“白头春联”,也叫“白额春联”。
“头戴白巾,身披红袍;胸膛刻字,脊背挨柴“,这一特殊形制的春联,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廿五日,兴化城光复,逃亡百姓才返回家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为纪念莆田这段悲惨的历史,莆田民间约定正月初四重过大年,称为“做大岁”。
原先探亡时,家家户户都贴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以示心有余哀。
直到今天,莆田人家的春联,那抹象征着喜庆吉祥的红色,在白额的比照与警示下也显得格外热烈、珍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