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手,看图和程序,请各位数控师傅帮我解答下列子程序的调用,请问是先编子程序还是主程序,还有有几

我是新手,看图和程序,请各位数控师傅帮我解答下列子程序的调用,请问是先编子程序还是主程序,还有有几个程序段看不懂什么意思,请师傅们解释详细,多谢

请解释主程序中的 G50在此段中是什么代码,W13.3什么意思,怎么得出的,我知道是工件的长度加切刀的长度,但为什么是W13.3而不是W-13.3呢

另外子程序里的螺纹段里的J0.5什么意思,这个值怎么来的,还有后面为什么要Z-12.6的程序不知道什么意思

跟你解释一下:
1、G50 W13.3是对工件坐标系进行偏移。
G50的格式中,U,W参数是指当前位置的新的X,Z绝对坐标与执行本行G50代码之前的绝对坐标的差值。
在本例中,实际上是工件坐标系向Z轴负方向偏移,比如当前点在Z0,在工件坐标系往-Z方向偏移13.3之后,在新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就变成了Z13.3。因此,代码为W13.3,意味着Z0变身为Z13.3。
此乃G50指令的规定定义,而非前面的网友说的什么机床厂家乱设置。

2、G92指令中,J,K参数用于指定螺纹退尾长度。本例中,J0.5是指螺纹退尾在X方向上0.5mm(半径值)。
螺纹退尾的含义是指,在G92螺纹车削结束时,刀具以一定角度倾斜退出(就像车锥螺纹),形成螺纹结束部分的螺纹越来越浅的效果,主要目的是在不车削螺纹退刀槽的情况下,保证螺纹结束位置不出现环形深槽(会导致应力集中,容易断裂),同时保证美观。
J是指短轴方向的退尾长度,K 是长轴方向的退尾长度。机床会根据G92的起点和终点,自动判断是X还是Z是长轴。比如,本案中,G92的起点是X29,Z1,终点是X27.7 Z-7.0,那么Z向运动了8mm,X向只运动1.3mm,自然Z向为长轴,X向为短轴。
本案编程,只指定了J,没有指定K,那么机床处理方法就是J=K=0.5。即完成45°的0.5mm的螺纹退尾。

3、最后写的Z-12.6,编程者看似目的是让刀具离开工件,实则毫无必要,属于编程中的小纰漏。这一行直接删除,不影响加工效果,还能提高效率。

本人就职于某高职学院,职业教师,主要从事机械类课程和数控加工教学。

其实编程有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查阅对应数控系统的编程说明书(由厂家提供)。通常较大的数控厂家,都会在网站上直接提供下载。不同版本的系统在指令上通常只有细微差异。追问

G50 W-39.9 怎么解释,而不是53.2呢

我看师傅对刀的时候,把所有刀都输入W-13.3这是为什么

追答

W-39.9是因为W13.3一共运行三次,加工完成要把坐标系便宜回来,自然39.9

追问

请问,此程序的工件坐标系是Z0还是Z100

追答

呵呵,你的问题表述有问题。这个程序工件坐标系原点应该设置在毛坯右端面中心。所谓原点,当然是X0Z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