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看待“读书”这件事

如题所述

所谓读书观,无非是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而已。但是,细究起来,如何看待读书,却是十分复杂的一件事。如有人很早就认为读书无用。唐代诗人章碣诗云:“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还有历史上让读书人胆战心惊的“秦火清风”,焚书坑儒、文字狱等,都有读书无用的意味。持此论者多为经验主义者。此类人物,大多有读书无灵性,入世有慧根的特征。更有甚者竟主张读书有害,“斯人无罪,怀壁有罪”说的无非就是读书害人的情形。另有一些人,从实用的目的出发看读书,读书为的就是能做官。“学而优则仕”、“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说法,便是此类实用论者的自画像。还有一种读书万能论的迷思,主张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论亦有历史传统,持论者多为教条主义者和复古倒退派。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读书这一问题,我赞同苏轼的主张:读书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苏轼诗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说读书过程中书与人的互动要以人为主。人读书还是书读人?当然是要提倡人读书为主。正如俗语所言,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别人可以替你烧菜,但无法替你吃饭。读书有没有用,如何用,并不取决于书,归根到底取决于你自己。朱熹也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能包办代替。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同时他还强调“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这种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看法,符合读书规律,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其实就是这一道理。
读书有用,用在何处?我觉得一是可以学习借鉴间接经验。人是一个问题机器,应对问题,间接经验可以提供方便有效的应对模式。人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一个人,总是靠直接经验面对问题,解决矛盾,局限性很大。通过阅读,借鉴间接经验,是必须的。正如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求是》撰文指出的那样,阅读是生命的一种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却要面临那么多的挑战,这力量从哪里来?就得靠读书。二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领导干部而言,读书不单是个人私事,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不仅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兴衰,而且事关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干部读书也是讲政治。智慧、忠诚、勤勉、廉洁的政治品性从何而来?读书可以提供养料。三是读书能变化气质。古人认为学问之道无他,贵在能变化气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已知的半径越长,未知的圆周越大。知知与无知的辩证法,才能有所畏惧;有所畏惧,才能理智地面对世界、面对别人、面对自己。天下大道,敬贤为先,读书为先。不学何以闻道,何以养才,何以安身立命、为人民服务?
要读好书,须警惕读书中几种偏向的消极影响:一是为读书而读书,学富五车,百无一用。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就像李白所嘲笑的鲁叟们那样,闲话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二是要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钱钟书讲,不识字的人受人骗,识字的人受书骗,所以读书要思考。三是要防止只读有字之书,不读无字之书,不善于向生活学习。要善读生活这本大书,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学好“杀猪”的本领,远胜学了满腹的屠龙之技。四是要反对假读书,读假书。读书做样子、装门面、给人看、赚人气,到头来害人害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3
读书一般不会给我们产生直接的财富,但是它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富足我们的心智,提升我们的修养,赋予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在我们的一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能量。

很多人都没有读书的习惯,这样是很不好的。有的是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有的是读书效率低下,从而失去读书的兴趣。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速读,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它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也就是“眼脑直映”,实现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的高效。掌握快速阅读,极大的缩短了阅读的时间,平时没时间读书,以及平时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看完的书,掌握快速阅读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阅读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很多。我也是在中学的时候通过练习《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让我爱上了读书,同时在学习上对我帮助也不少。

阅读的前途体现在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磨练与完善上。快乐读书,书越读越多,积蓄越厚,潜移默化中对我们的影响就越明显。读书需要有选择的读,健康是首要,题材不限,不管是小说类还是思想类,或者散文或者诗词,只要是健康有意义的书籍,都值得一读,都会有营养成分增益自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