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实效性

如题所述

一、首先要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
通过调研,我校约12%的学生父母常年不在家里,约17%的学生父母在锁龙矿山开矿,大部分时间不在家里,约5%的学生父母的工作具有流动性(外来做生意人员),因此,这部分家庭的教育意识不够强,对子女的教育严重缺乏,这部分学生大多公民道德意识薄弱,存在着很多不良行为与习惯,大大加重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所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这类家长的德育意识是各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学校加强家校联系,积极争取家长们的理解、关心、配合与支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家校携手形成一股合力,方能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真正富有实效性。
1、家访。这是班主任工作职责之一。班主任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提前联系好学生家长,深入学生家庭,通报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互通有无,并针对具体情况,协商较为稳妥的教育方法。家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确定家访的目的和要求;多报喜少报忧,不要变成向家长“告状”;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虚心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
2、建立家校联系簿制度。这可谓是班委会与学生各自家庭联系的纽带。这种形式宜二周三周一次,把班会上对各位同学总结的优缺点及缺点改正措施、请家长配合事项等以书面形式与家长联系沟通,不在家的家长通过电话联系告知。同时也请家长在联系簿上写出或通过电话告诉学校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对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样,通过书面和电话联系,增进家校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一致地搞好对学生的教育。
3、召开家长座谈会。这种形式宜采取于期中、期末考试后和毕业考试前,或针对家教某个具体问题需与家长形成共识时。召开这种座谈会,可使家长有机会共同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出谋划策、交流经验。这种会,顾名思义,应重在“座谈”。座谈前,要介绍班级情况、学校里进行了哪些教育活动。介绍学生情况时,以表扬为主,尽量不要点名批评,以免引起家长的反感和误会。家长们通过“座谈”,在“座谈”中逐步提高认识,从而在熟悉子女情况的有利条件下,形成自己独特有效的家教方法。
4、利用校报校刊设“家教专栏”、编印《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开办家庭教育讲座。这种形式可由学校少先大队部、团委会组织进行。“家庭教育”可宣传、讲座的内容有遵循的家教规律(受国家教育方针制约、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家庭经济能力、协调各方面教育因素等),合理的家教原则(身教与言传相结合、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循序渐进、宽严适度、全面关心、互相沟通、一致性、连续性、积极性、灵活性及允许反复不断强化等)、科学的家教方法(陶冶法、暗示法、自我教育法、自然后果法、生活制度法、劳动生活服务法等)、历史名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家教故事,特别是本地一些具体的成功家教的经验、需克服的错误或片面家教倾向(如有些人所总结的爱护过度、照顾过细、期望过高、重言教轻身教、重知识轻能力、重身体轻心理、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服务轻自理、重封闭轻交往等)以及《家长日常行为规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家庭教育”专栏中,还可设“家教知识咨询教师”,对家长进行家教辅导活动等。
二、实行学校全员育人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师团队的德育效能
德育不仅是学校教务处、政教处、少先大队部和班主任的事情,更应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情。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学校所有的教职工应该都是德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做到全员育人,才能壮大德育队伍的力量,而不是只有德育干部、班主任和政教处在孤军奋战搞学校德育工作。如果全体教职工都能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与形式,就一定能够大大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所谓德育实效性,就是德育的实际效果,通俗地说是学校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当前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德育实效性偏低现象,如学生没有爱心、冷酷麻木、无远大理想、不懂得帮助他人、性格孤僻、喜欢吃零售、不懂得节约、骄娇二气十分严重等,这都相当程度上关系到我们培养下一代的成长方向,关系到民族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因此,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找准学校德育工作的软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农村学校为什么会存在德育实效性偏低的问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德育力度不够是一方面,教师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事业心是一方面,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是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对物质需求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向“钱”看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广泛盛行,强烈地抵制着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的家庭父母本身就行为不端,时常赌博、游手好闲、钻政策空子、投机取巧、麻木不仁、没有远见、自私自利,教育孩子也是唯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怕脏怕累,学校要求孩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家长却要求孩子只专不红,只是单纯的叫孩子使劲读书,做功课,这样做严重削弱了德育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德育实效性呢?
一是加强德育力度,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等课,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德育渗透能力,利用各种活动和板报、广播室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加强集体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气节、情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