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帝的皇帝,是不是百姓就不能跟他一个姓了?

称帝的皇帝,是不是百姓就不能跟他一个姓了?
比如说朱元璋称帝,朱姓的百姓是不是要改掉姓?除了后来赐姓或皇亲,都不能姓朱?关于这“国姓”,到底是怎么个典故、因缘?又比如唐朝,李白他们不还是姓李吗?
我主要想搞清楚明朝的朱姓的一系列事情,其他能补充回答自然再好不过啦!
电影《龙凤店》里,任贤齐说自己姓朱,就犯罪了,why why~~~~~~~~~~~

能一个姓,但是所有人的名字不能含有和皇帝名字一样的字或者一样读音的字,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主动的避讳。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认了许多的义子,后来在称帝后,都赐姓朱,可见在姓方面是不需要避讳的。

比如: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赐名朱英,封王拜相。

扩展资料:

避讳:

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 ,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1、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2、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3、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4、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方法: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次要有两种避名称字和改变称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沐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3
姓是不受避讳限制的,而且皇帝的姓作为国姓,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好多次被皇帝向下赐姓的事情发生。国姓,姓的人越多越尊贵,才更显示皇族影响力。而且就是拿朱元璋来说,也没有听说他让和自己同姓的老百姓改姓。倒是朱元璋的几枝皇族,有改姓的事情发生。比如说建文帝的后裔,有的说改姓何,有的说改姓遆。还有一部分在朱元璋何陈友谅打仗势微的时候改姓陈,陈友谅战败后又改姓添。等等。唐朝李白自然是还姓李,否则我们学习的时候肯定是用另一个名字了。

电影里的东西本就靠不住,更何况是这么一个无厘头的电影。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皇帝的名讳一般百姓是要避讳的。但是一般是指的名字,姓不受约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20
不是的,有的朝代姓名有忌讳,像清朝那几个狗屁皇帝忌讳多得很,像明朝,崇祯帝,袁崇焕也不用忌讳崇字,有大臣傅宗龙,总兵贺人龙,也不用忌讳龙字
第4个回答  2010-12-20
姓不受约束,那皇帝的家族其他人是不是要改姓啊,嘿嘿。
名讳是受约束的,要避讳,比如宋朝赵匡胤的弟弟赵光胤在赵匡胤登基后就不用胤字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