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王绩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这首诗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原文: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扩展资料: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野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扩展资料

一、古诗原文

《野望》

作者:王绩(隋末唐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白话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望 (王绩诗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8

《野望》通过萧瑟秋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无处寻找归属的苦闷和抑郁不平之气。诗人在当时的仕途中无法发挥自己的雄心壮志,寻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友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归途,心生悲凉与迷茫。

也正是因为现实的孤独,悲伤情感无从诉说,只好去缅怀那些历史中品性高尚的隐士,希望他们的魂灵成为自己的陪伴,成为人生途中行走的楷模。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表达了作者孤独无依、彷徨抑郁的心情,同时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4-19
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