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既不还钱也不应诉,并称“校园贷借钱不用还”?

如题所述

其实如果我们不从专业的法律角度来分析的话,原因就很简单了,两个字: 耍赖。

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心智依旧呈现低龄化。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期望得到社会的宽容。像个宝宝一样假装不懂事,推卸责任,他们只是还没有见识过社会的残酷。这是一种悲哀。

从目前社会实际情况来分析,大致有两点。

1. 校园贷在大众的认知评价里处于下风。

大部分人对校园贷还是持一种消极的看法,最重要的原因无外乎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裸贷”事件。

女大学生小文来自贫 困山区,历经千辛万苦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最终走出大山。大城市的灯光霓虹瞬间迷了她的双眼,这是一种她从未体验过的生活。

看着周围和自己同龄的女孩子都活得风生水起,她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样花一样的年纪,凭什么自己就要活得这么窝囊。


名牌包,化妆品,各式各样的大牌衣服,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没有借钱也要有。这是一个填不满的深渊。

问题是问谁借呢?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她向熟人低头,恰好有一种不用抵押任何东西,只需身份证和一张裸照即可。

她如扑向火的飞蛾一般,扑向了一只尚未对她张开血盆大口的野兽。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利滚利的吃人模式,巨大的心理压力,把她逼向绝境。她用死亡向世人揭示了“裸贷”的不可控性。

高利贷不是一方的强制实行,最起码开始的时候是建立在双方你情我愿的基础上。而损失惨重的一方几乎博得了社会所有的关注和同情。

这就促使借贷的大学生会产生一种弱者的心理。自然而然把自己摆在了弱势群体的位置,从而弃法律责任于不顾,把社会给予的伦理同情当成了坚实的后盾,为所欲为。

也可能从一开始,这些大学生就没有把“校园贷”归入高利贷的范畴,他们并没有把校园贷和高利贷划上等号,也根本没有考虑如何面对无法还贷的风险。

校园两个字给了他们太多的庇护,以至于真正到了要面对的时刻,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用成人的方式应对,只能像成年巨婴一样躺在地上“耍赖”,把问题抛给他人。

2. 校园贷蔚然成风,弱者结成团体暴露贪婪本性。

畸形的消费观腐蚀了这些大学生的心智。

试想如果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大学生处于这种对峙中,那他们很可能就会屈服于更强大于他们的力量。恰恰因为这是个400人的大团体,给了他们难以言喻的安全感。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从众心理。老师说了不可以吃糖,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刚开始还正襟危坐。后来个别小朋友按捺不住,伸手拿走一颗吃掉。

也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反而馋坏了其他没吃到的小朋友。渐渐的,第二个小朋友伸了手,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小朋友的心理就很单纯了,反正不是我一个,受罚也不孤单。大家一起受罚的话好像也没差啊,甚至我们可以集体一起哭闹让老师不要惩罚我们,只是孩子想吃糖的事情啊,不严重。

这些大学生的心理就跟小朋友没什么区别。幼稚,贪婪加上法盲,对校园贷认识不足,甚至没有建立起最基本的有借有还的观念。

高举着“别人做了我也可以做”的盾牌,公然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行为“耍赖”。

当然前提是高利贷的确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但是还是那句话借贷不是单方面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呢,父母和社会能为他们买一辈子单吗?

借钱不还,被起诉也不应诉,这并不是一个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这世上的事都能以弱势为借口用“耍赖”解决,那么社会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有书君真的难以想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大学生既不还钱也不应诉,并称“校园贷借钱不用还”,我觉得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人们古话都说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无论这个钱你是怎么借来的,你都有归还他的义务。
第2个回答  2020-11-20
我觉得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因为欠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借了就应该还。
第3个回答  2020-11-20
这种行为就是单纯的无知,校园贷的钱当然是要还的,就算这种贷款是违法高利贷,但是法院也会判决大学生按照正常的利息偿还本息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