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服从管教,怎么办?

如题所述

相信这位妈妈遇到了孩子不听话的难题,想要通过管教的方式,让孩子做正确的决定,过更好的生活。对于孩子不听话,其实我自己也是深有同感的。

我记得我女儿在某一段时期内,就特别不爱听话。冬天冷,她一定要穿夏天的裙子。告诉她正确的握笔姿势,她偏偏故意用自己的方式来写字。让她吃饭快点,不然要迟到了,她却偏偏吃得慢条斯理……这样的事情简直不胜枚举。

我用尽了一切我能想到的办法,让她尽量按照我的思路走。

她不是不听我的嘛,我就故意正话反说。为了让她穿冬衣,我让她做选择的时候,说今天天气挺冷的,这件冬衣虽然挺好看的,不过这件夏天的裙子好像更漂亮,你穿这件吧,你觉得你应该不会怕冷吧?

她吃饭慢,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会说:你慢慢吃,我也正好可以休息一下。反正你8点钟上课,如果迟到了,老师应该不会说什么的吧?

孩子人小鬼大,我这样说的时候,一来她特别想要自己来做决定,而来她其实也想到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最终我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不过,我这也只能算是教育孩子的其中一种方式吧,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每位爸爸妈妈也都有自己的办法,只要你的目的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不伤害孩子就行!

不过在我们想出不伤害孩子,又能管教孩子的方法之前,不妨再来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的孩子吧!

其实,孩子不服管教,只是孩子的一个小小叛逆期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她的自我意识成长了,渴望事事都能自己做决定,这是个好事。虽然这个时候,她的大多数判断都是错的,不过,我们还是要给孩子探索、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啊!

我们通常以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给孩子解决问题的答案,让他照做。

我们觉得自己生活经验丰富,可以更加快速地做出正确决策,所以孩子也理所应当听我们的话。

我们想要节约时间,也想让孩子快速做出正确的选择,少吃苦头,少走弯路。

但其实,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还是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教育方式。

要怎样才能既让孩子学会思考,又尽快地让她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下面我给你提供几个小思路:

1.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行为习惯大多通过耳濡目染学习父母的。

与其对孩子说教,不如自己做好榜样。比如你希望孩子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你可以这样说和做:

“桌子好乱呀!我不喜欢乱糟糟的感觉,我要收拾一下。”我们可以一边说,一边做,这样有利于孩子理解我们行为背后的意义。

“我觉得把桌子分一下区域,再摆放东西会比较好!”等我们整理好桌子,可以向孩子炫耀一下自己的杰作“我整理的桌子整洁吗?有没有看起来感觉心情特别舒畅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不断重复某件事情,表达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喜爱,这会感染孩子,让她模仿大人,学会爱上生活。

2.善于倾听

孩子的世界通常非常单纯,想法也很简单。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思想,可能会造成对孩子的误解。

孩子感到无法被大人理解,那么大人说的话,自然也很难听进去。

《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的作者魏博士,在书中讲到他和女儿的生活琐事。同样是穿衣服的事情,大概所有的女孩都爱穿漂亮裙子吧。

秋冬时节,魏博士的女儿起床后,找到一条夏天穿的裙子,一定要穿,作为父亲也很难阻止。

于是,魏博士倾听了女儿的想法,知道她很想穿漂亮的裙子去上学。他理解并认同了孩子的想法,继续给孩子更多的建议:但是现在天气很冷怎么办呢?孩子想了想之后,选择在裙子里面穿一条毛裤。

就这样,原本可能发生父女矛盾的事情,和平地解决了。

倾听让我们更加靠近孩子的心,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解决亲自问题的根本。

3.引导思考

如果我们总是告诉孩子处理事情的答案,那么孩子也很难培养出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个习惯表现在学习中,也会是一样的,那就是:不爱思考。

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思考,可以这样做:

当一件矛盾冲突发生的时候,家长千万要保持冷静,

先让孩子描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感受,

然后让孩子说说自己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接着让孩子试着想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是否孩有需要别人配合帮助的地方?

最后通过实践之后,让孩子思考自己的办法可行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呢?

徐特立说: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真理,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更加有效。

4.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决定,有时候孩子可能非常执拗,无论如何也不听劝。那就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她放手去试试吧!只要不会危及生命,不影响打扰到别人,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成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教育孩子,要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

温和就是不要打骂惩罚,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用温和的语气和语言跟孩子沟通,引导她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当孩子实在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大人再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考建议,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

坚定就是不要宠溺孩子,让教育失去原则。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放弃原有的教育原则,也不能因为孩子反复的行为习惯而失去坚持的动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育孩子千万不能急躁,孩子也有犯错的权利,遇到孩子犯错大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只有家长先做好了,才能引导孩子把事情做好。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算孩子思考的结果,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试错的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9
我觉得孩子不服从管教,父母就一定需要严厉的批评,及时的改正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知道症结所在。
第2个回答  2021-01-18
我认为父母可以对孩子严厉管教,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手段。这样孩子才能认识到错误。
第3个回答  2021-01-19
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要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同时父母不能过度指责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