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研究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对学历的一种称呼。包含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两种。但在很多普通人眼里,研究生被错误地理解为硕士研究生,其实这是不对的,今天说一哥为大家系统而全面的讲解一下,它们两者的区别。

一、学历上 高低不同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对学历层次的划分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从以上的排序中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位于学历之首,算是最高级别,硕士其次排行老二。不同的级别含金量不同、难度系数也不同。人生的成长跟学历的成长是相通的,没有谁不想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

二、学术上 能力不同

这是一道亮丽的分割线,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应用为主,学术为辅。当修学完所有课程学分,通过一些系统性考试,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所在专业的论文答辩即可。而博士研究生则以学术为主,应用为辅,除了动脑能力强,动手能力也要强。必须具备个人科研能力。从实验的设计到整个项目的完成,从论文的命题到高端期刊上高水平论文发表,都要求实事求是、严谨慎重、成果显著。二者相比,博士研究生更加专业、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具有权威性。

三、就业上 选择不同

随着市场上学历的通胀,就业压力的增加,硕士毕业生数量每年与日俱增,我们所面对的情况将越来越复杂。当然也有积极乐观的一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已深入各行各业,为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创造了价值。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自中美贸易战持续数年以来,高端技术被封锁、被限制、被封喉,倒逼国内抛弃依赖、自主研发。而这时,博士研究生成了稀缺人才,高科技领域需要他们去创新、去攻关、去开疆拓土。所以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去科研单位搞科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企业搞发展,各自的就业方向和选择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学制时间也不同,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在2~3年,而博士研究生则需要4~5年,还需要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和独立科研成果。学习内容也不同,逻辑思维相异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5

区别如下:

1、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通过研究生考试和面试后,读硕士,硕士一般读2-3年,最多不能超过5年;硕士之后如果还想读博,则通过博士考试,博士研究生一般为3年。

2、如果是硕博连读,也分两种,一种是考研时成绩很好,可以申请硕博连读,一般名额很少;还有一种是直博,则在硕二时根据自己的研究状况申请直博,不需要考试便可以直接读博士。

总之博士一般比硕士读的时间久,而且研究的领域会越来越窄,研究的课题会越来越深。

3、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4、在教育方式上,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其中全日制硕士主要通过拥有各高等院校举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非全日制硕士主要是指在职研究生。在学位划分上,主要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两种。

5、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一般而言全职的硕士课程需要二年的时间,但根据国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有拥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

6、有的国家采取学士、硕士一贯制的学制,例如德国、奥地利,而实施英美学制的国家中,也有不少开办一贯学制,缩短学生从高中毕业后至硕士之间的时程。

有些硕士课程如MBA等,除了学士资格外,通常还会要求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在大部分的国家,硕士是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门槛。

扩展资料

学术型学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艺术学。

按学籍管理的不同,分为学历教育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研究生。前者指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含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推荐免试和部分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自行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

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硕士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后者指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没有学籍。

学生参加研究生课程研修班学习,按教学计划修完课程,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再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学位证书,但没有研究生毕业证书。也就是通常说的在职研究生。

按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培生)和自费研究生。国家计划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录取时要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

自费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自己提供,有时候也可以从导师科研经费中开支,或获取社会赞助。自费研究生的名额比例正在逐年扩大。从长远来看,研究生教育收费是必然趋势。

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种类研究生。其中普通研究生占绝大部分。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特殊研究生主要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

特殊研究生和普通研究生在报考资格、学制要求、学习内容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

第2个回答  2018-10-25

硕士和博士有什么区别--专业水平

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硕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

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如果有了这种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选择毕业后读博。否则,你到了工作单位,总是发现领导的决策有缺陷,你会不甘心情愿的执行领导决定,你工作就做不好。

硕士和博士有什么区别--教育时间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育时间不一样。硕士生教育只有两年或三年,而博士生教育原则上4年,但不同专业时间不一样,很多专业都长于4年。教育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也会带来性质上的差别。硕士教育能提高人的研究技能但不会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而博士教育则具有异化作用,使受教育者将学习视为改善生活的方法转变为生活的目的,即读书学习不再是为了改善物质生活,而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读书学习。生活手段变成了生活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博士毕业生主体上终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博士教育就是生产教授或研究员的工作。

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发现新知识是有乐趣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就是这个异化过程。社会上常说的“笨得像个博士,傻得像个教授”,就是异化的结果。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还没被异化,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80年代曾说“穷得像个教授”。如今这个说法没了,教授们不那么穷了,同时“甘于清贫”的教授精神也消失了。这可能与我国博士教育异化作用不明显直接相关。

硕士和博士有什么区别--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区别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共性是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主要由两个基本能力构成,即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是指别人观察不到而你能观察得到的能力。分析能力是指别人想不到而你能想到的能力。不接受专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是不会有这种能力的。每人都有两只眼,但众人的观察能力却不同。化验员知道如何观察到血液中的DNA,我就不会观察。我知道如何观察“全球治理”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差别,化验员就不会。提高观察能力需要学会使用观察的工具和方法。学会统计学、民调、实地考察、访谈、使用图书馆、档案馆和网络数据库,都能提高观察能力。还要学习观察角度。从第三方立场观察能提高客观性、从对方立场观察能理解对方想法。不改变观察角度的结果就是盲人摸象。普京在自由派眼里就是独裁者,在普通百姓眼里就是英雄。

具备了观察能力,你们还得学习用逻辑思维方式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只观察而不分析是不会有任何研究成果的。这和有钱不花等于没钱一样。分析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逻辑的思考和判断。要使分析判断的结果符合客观事物,就需要提高联想能力、逻辑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等。研究问题,这些能力都需要,只有一种能力是不行的。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23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学历”和“学位”的问题。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什么是学历?

“历”指“经历”。所以,通俗地讲,学历就是“学习经历”,就是你经历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学历从低到高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或中职)、大专、本科、研究生。当然平时我们讲的学历主要是指具备就业资格的学历,也主要是指中职、大专、本科、研究生。

学历的证明材料是学历证书,也叫毕业证书。比如,你获得了本科毕业证书就证明你有了本科的学习经历。

什么是学位?

“位”指“水平”,所以通俗地讲,学位就是学习水平,就是你学习后达到了什么水平。有了学习经历也就是学历不代表你就有相应的水平。比如你本科四年学习很差,你同学学习很好。那你们学历是一样的,但是水平并不一样。所以,高等学校在学历之外又相应地设置了一个学位来区分相应经历下的不同水平。所以大部分学校会规定违纪学生或者补考科目较多的学生只能授予学历证书而不能授予学位证书,这就是证明你经历了本科四年,但是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证明学位的材料是学位证书。

学位从本科阶段才有,所以学位从低到高分为:学士学位(对应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对应研究生初级阶段)、博士学位(对应研究生高级阶段)

现在完全明确了,研究生是学历,与他对应的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学位等次。

再多说一句,博士后既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他是博士毕业后的不直接就业,然后继续在相应的学术机构,也就是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开展后续研究或深造的一种半就业形态。通俗地讲就是博士毕业后的阶段。

研究生是教育的一种学历,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硕士和博士指的是学位,只有硕士研究生个博士研究生毕业了获得学位证书才能算是硕士和博士。

研究生不是专指硕士生

虽然很多普通人常说某某人是研究生,用于指代他就是硕士研究生。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总体而言,研究生是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当然博士还有博士后,但严格意义上面讲,博士后已经是专门研究课题的人员了,在范畴上不属于学生了,所以常常也就不能概括进去。

硕士研究生,一般只要通过研究生考试和面试之后就可以就读硕士了,硕士一般需要2~3年,最多的也不会超过5年。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再通过博士考试,那就是博士研究生了半学期为3年左右,当然也有那种硕博连读的。

那么一类是博士研究生,另外一类是硕士研究生,两者的区别究竟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历高低上的区别

众所周知,博士毕业和硕士毕业,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在学历上的体现了。虽然说都属于研究生但是博士的文凭,含金量却比硕士的文凭要高得多。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博士文凭基本上已经算最高层次的学历了,硕士研究生只是介于本科的学士和博士之间的学位。

当前的社会状态就是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在就业和找工作的时候,条件相仿的情况下,博士研究生的文凭明显含金量要高于硕士研究生的,如果一个人能够读到博士,意味着在学历上已经几乎到顶了。

学术能力上的区别

最为重要的两者区别,其实更多的体现在专业学术能力上。换句话说,读硕士的时候并不会对于你的专业学术能力有过多过高的要求,但是博士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不是需要受到的教育,相比于硕士要更加专业,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简单地说就是博士要想毕业的话,其在学术能力上是要明显强于硕士研究生的。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以看作是本科线上的延长,硕士研究生只是初步具备科研的能力,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具备有数据统计及论文撰写的能力。而博士就不一样了,必须要具有完全的个人科研能力,从实验的设计到完成,从论文的立题到撰写完成,都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甚至每个博士生都有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任务,达不到要求的话是很难毕业的。

就业市场上的区别

不是和硕士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别,更加直观的就会体现在就业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每年与日俱增,然而博士人才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稀缺的。如果能够博士毕业,只要专业不是太冷门,还是非常抢手的。不少高校和科研院都喜欢招收博士,毕竟他们的专业能力普遍比硕士研究生要强一些。

同样在就业市场上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抛开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如果愿意去到一些中西部的省份,博士还是比硕士更加受欢迎,不少地方的单位,高校和企业,基本上都愿意给博士丰厚的待遇,甚至还会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的问题,待遇好的甚至还能给予解决住房问题,相比而言,硕士研究生就很难达到如此好的待遇了。

硕士是一个研究生学位,标志着一个人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博士也是一个研究生学位,是目前最高的学位,博士后不是学位,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历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只要获得硕士学位才能攻读博士学位。下面具体分析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学制时间不同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在2到3年,而且毕业难度不大,只要正常完成课程,一般都能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在4到5年,到毕业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理工科的博士,不但要求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且要求要有独立的科研成果,博士延迟毕业是常有的事情,在高校实验室经常能看到35以上的博士。

学习内容不同

硕士研究生需要学习在自己方向领域已经成熟的知识,一般都是国内的论文就能满足,主要偏向于应用,主要是如何在这些理论在实验室实现,也就是经常说的做实验,更多使用的工程思维,注重怎么实现,毕业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博士研究生很多是学习了解在自己的方向领域最前沿的情况了,大多是外文文献,然后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注重理论研究,不再是学习利用已经研究出来的成果,而是研究未知的知识,将人类的知识外延扩大,拥有独自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更多使用的是科学思维,注重挖掘为什么,要有独立研究未知领域的能力。

科研思维不同

科研思维是指确定课题、提炼课题和评价课题的能力。

确定课题,课题一般都是由丰富科研经验的教授也就是老板来确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确定课题差距并不大。

提炼课题,硕士研究生需要老师明确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路径,然后根据设定好的路径,通过单独实验一步一步实现。而博士研究生则通常能够基本独立地完成课题问题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了,老师只需要负责审阅实验设计和方案是否合理。

评价课题,就是清楚课题在所在领域上的学术贡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基本没有,全靠老师给予评价。而博士研究生对此具备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了,老师会帮忙做一些纠正。

科研心态不同

硕士研究生而言,能否毕业与实验结果无关,只要把实验设计按照方案做好,得到一个明确可解释的结果就算是很优秀了。博士生就不同了,实验结果直接决定能否毕业,给了博士巨大的毕业风险和心理压力,大大提高了对于博士研究生科研心态的要求。

所以,硕士和博士是研究生的不同阶段,是为了满足不同能力而培养的不同人才,读不读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如果你拥有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波澜不惊的定力,那选择读博肯定没错,如果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定力,博士对你来说可能是一种痛苦!

硕士跟博士之所以被叫做研究生,重点在“研究”二字,“生”是指学生,代表你还在学习阶段,“研究”二字代表了你这个阶段的学习方法主要靠“研究”。“研究”如何理解,就是对于新知识不懂的需要自己想办法弄懂,而不是等着别人去教。那硕士和博士有什么区别?硕士阶段导师还会对你实在搞不懂的给你一些指点,博士阶段导师最多给你提供一个方向,剩下的全靠自己“研究”。

相对博士,硕士阶段毕业相对容易

硕士毕业一般要求你的论文有创新点,或者科研工作量充分即可,对于论文发表并不会有强制规定,但是对于博士来说,需要在顶尖杂志发表两篇论文,就是我们常听说的SCI。

如果把我们的学习比做画圆圈,学历越高圆圈越大的话,博士就是在这个圆圈的某个点上有个凸起,博士是整个人类不断扩大圆圈的群体

这个比喻很形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在学习前人积累下的知识,学历越高可以说学习前人积累下的知识越多,但是无论如何都还是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对于绝大多数硕士来说,也是这样,只不过对于硕士来说已经在逼近最外层的圆圈,而最外层的圆圈就是整个人类的知识储备量。对于博士来说,他们是突破最外层圆圈的人,他们在努力推动整个人类的学术进步。

博士毕业后一般选择进高校,研究所做研究,而硕士大多还是在做应用相关工作

对于博士而言,即便毕业一般也会选择研究性工作,更多的会进高校或者研究所。因为对于博士来说,一方面已经学了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知识,不做研究很浪费;另一方面博士如果不选择做研究,知识更新换代后,之前的研究成果就成了“圈里面”,之前的科研也不再具有那么大的科研价值。

总结:

博士和硕士都属于研究生,研究生是指需要自己学习研究的学生,硕士大多贴着最大知识圆圈内,博士才是真正突破圆圈的勇士!

第4个回答  2018-10-24
时间不一样,现在理工科硕士普遍2.5年到3年,博士的话看具体情况,硕转博的话有1+4(一年硕士4年博士),2+3(2年硕士,3年博士),直博的话直接本科毕业后5年博士,如果是硕士毕业了读博,普遍3年左右。当然,以上都是理想的情况,延期的话就看个人情况了,根据经验,博士延期的概率远大于硕士。
其次,培养方式不一样。普通硕士3年,第一年上课,最后一年毕设实习找工作,中间一年才是给导师干活,也因为如此,所以安排的都是点杂活。因为安排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你干一点就撂挑子了没有连续性。博士因为一般是硕博连读或者直博,再加上可能延期个一两年,给导师干活的时间长,所以安排的课题相对难一点,深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