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郭沫若倡导的开挖定陵给我国考古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具体指什么?

如题所述

我们的中华民族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在这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代的封建王朝,而这些封建王朝在他们统治中国的过程当中留下的无数的文化瑰宝,有的今天在博物馆中被我们看见,更多的则是深藏在地下与那些皇帝们一起长眠。

而考古学其实就是为了发现这些埋在古墓中的珍宝的,不论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考察历史,考古学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历史上却有这么一次官方考古最终成为了考古历史上的灾难,正是由于这一次灾难事故,使得国家以后都非常的谨慎的去考察古墓,对于古代陵墓的挖掘都变得异常小心,这一次事故就是郭沫若组织的开挖定陵事件。

在我们的新中国建立初期,当时的郭沫若和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一起做了一份考察明朝十三陵的计划,并且上交给了政务院。这个计划很快就被公示在当时,虽然遭到了很多学者的反对,但是依然最终被通过了。

郭沫若领导的团队首先选定要挖的陵墓是永乐皇帝的长陵,然而最终发现挖掘这个陵墓的难度实在太大,因为找不到地宫的入口,于是马上改变了方向,选择了万历皇帝的定陵。

定陵由于距离我们现在的时间更加接近,所以文物考察的价值更高,在经过长达两年的挖掘工作之后,这一座陵墓终于暴露在了阳光之下,然而令郭沫若的人没有想到的是,很多珍稀文物在接触到外界空气的一瞬间氧化,都没有给工作人员保护的机会,就从此消失在了这个世界。

而陵墓中万历皇帝以及其他两位皇后的尸体也被挖出,考古团队竟然将这三个人的头骨摆出来展览供人观看,后来更是直接被放在陵墓的入口展览。

这个时候郭沫若的人以及其他地方的领导,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于文物的损坏有多么巨大,甚至于还想要开挖其他的陵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这个时候意识到这种考古的猎奇风气不可以继续,于是马上发命令停止了挖掘古墓,也驳回了郭沫若其他计划。

在这次事件之后周总理在当时就做出严格要求,100年之内我国不主动开采皇陵,也正是由于这个决定,我们今天看到的明朝十三陵等古代陵墓都得到了非常完好的保护,没有再次遭到破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郭沫若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盗贼,因为挖开了定陵使很多文物保护措施没做好,全都灰飞烟灭。
第2个回答  2019-11-24
指的就是技术并不是特别的熟练,但是去做这样的事情,往往把很多文物都破坏了。
第3个回答  2019-11-24
因为那时对文物的保护技术并不十分完善,缺乏足够的密封设施,定陵的开启,在空气的暴露下大量布质、纸质文物在接触空气的一开始就受到了破损,还有挖掘人员的不专业对文物也是一种毁灭。
第4个回答  2019-11-24
导致了一些不可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文物遭到了很严重的损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