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穆彰阿在临死之前写了一幅字送给曾国藩。上面只有8个字:“好汉打落牙和血吞”。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之首,是清朝立国以来第一个凭借战功封侯的文人。他能做到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的大力提携。
这个人叫穆彰阿。
穆彰阿是怎么提携曾国藩的呢?
1838年,曾国藩第二次进京,参加第三次会试。幸运的是,这次曾国藩金榜题名。不过,曾国藩殿试的成绩不太理想,只考到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很失望。按照这样的成绩,几乎很难进入翰林院,充其量分到各部任职主事,晃晃悠悠地当一辈子京官;或者外放到地方担任知县,终生沉沦在穷乡僻壤。
心高气傲的曾国藩,当然不甘心命运的安排,决定努力一把。于是,他通过湖南老乡、监察御史劳崇光,搭上了在朝廷里炙手可热的军机大臣穆彰阿。
穆彰阿,满洲镶蓝旗人,生于1782年。在清朝满洲官员里,穆彰阿是少有通过进士正途步入官场的人,明白读书人的心酸,颇为爱心人才。清朝末年的历史地理学家汪士铎在《汪悔翁乙丙日记》中评论穆彰阿:“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向来很讨厌穆彰阿的汪士铎,也承认他有爱惜人才的优点。
当时,穆彰阿是会试主考官。他听了劳崇光的介绍后,让曾国藩送点诗文来看看。曾国藩喜出望外,立即揪断几十根胡子,写了几首诗文给穆彰阿送去。穆彰阿一看之下,很对胃口。
有了穆彰阿的赞赏,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殿试之后,是朝考。曾国藩的考试成绩排名为第一等第三名,翰林院庶吉士是跑不掉了。穆彰阿把曾国藩的成绩单送到道光皇帝面前时,又吹捧了曾国藩一番,说他不但诗文俱佳,而且家里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子女一应俱全,堪称有福之家。道光皇帝再看曾国藩的文章,觉得确实不错,便改为第一等第二名。
此后,曾国藩的官场之路越走越顺。从1838年到1849年,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一名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飞升到从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创造了汉人升官的奇迹。
这一切,都与穆彰阿的提携密不可分。
1850年,道光皇帝病逝,咸丰皇帝继位。咸丰皇帝继位之初,对外持强硬态度,主战派开始在朝廷里得势。穆彰阿在朝廷里属于主和派,自然遭到排挤。不久,咸丰皇帝下诏,历数穆彰阿的罪行:
“穆彰阿身任大学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小忠小信,阴柔以售其奸;伪学伪才,揣摩以逢主意。”“我皇考大公至正,惟以诚心待人,穆彰阿得(以)肆行无忌。若使圣明早烛其奸,必置重典,断不姑容。穆彰阿恃恩益纵,始终不悛。自朕亲政之初,遇事模棱,缄口不言。”
随即,穆彰阿被革去职务,永不叙用。
穆彰阿的晚年生活过得凄凄惨惨。他在手握重权时,家里人来人往,热闹得跟过年一样。如今,门前冷落鞍马稀,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倒是曾国藩,偷偷地去看望过穆彰阿几次,让穆彰阿很是感动。
那时候,曾国藩的日子也不大好过。穆彰阿已经倒台了,皇帝身边没有为他说话的人,做事变得日益艰难。对于学生面临的尴尬,穆彰阿心知肚明。1853年,穆彰阿在临死之前写了一幅字送给曾国藩。上面只有8个字:“好汉打落牙和血吞”。
曾国藩牢记老师的教诲,作为自己一生的信念。后来,他在创建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时,坚持谨慎、隐忍、低调的风格,最终攻陷天京,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