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故事简介【100字】

如题所述

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率兵攻打越国。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被抓到了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去放牛牧羊。做这些奴仆才做的事情,越王虽然心里很不服气,但任然装出忠心的样子。每当吴王出门时,他就走在前面牵马,最终赢得了吴王的信任。

卧薪尝胆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成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历史考证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象,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

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位,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激励自己。这种说法把夫差举出来,没勾践什么事儿。

南宋的书籍却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又极力渲染勾践苦心志、劳筋骨卧薪尝胆的英雄作为。明末作家冯梦龙在自己的历史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吴越春秋》中《勾践归国外传》又是如此记载说:王归国后,磨砺身心,日夜操劳。困极之时,“攻之蓼”。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勾践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尝胆”是嘴体味苦滋味,“卧薪”则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薪”,不让眼睛闭上睡觉。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卧倒在柴草上,是对《吴越春秋》的误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3
卧薪尝胆,2000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百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差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都见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冲米脱模,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时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并把会稽的耻辱,经过20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第2个回答  2020-07-14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战败,被吴国捉去后来放还。勾践不忘败辱之耻,怕自己贪于安逸而志气消磨,于是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表示不忘报仇复国大志。经过励精图治和精心准备,几年后终于打败了吴国。
第3个回答  2021-12-23
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率兵攻打越国。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被抓到了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去放牛牧羊。做这些奴仆才做的事情,越王虽然心里很不服气,但任然装出忠心的样子。每当吴王出门时,他就走在前面牵马,最终赢得了吴王的信任。
第4个回答  2019-09-28
卧薪尝胆主要写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装出顺从的样子。吴王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为了复仇,睡在坚硬的木柴上,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苦胆,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最后战胜吴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