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新的个人经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田立新,国内大学毕业后,凭着全额奖学金,1989年底,田立新踏上美国留学之旅。因为本科和第一个硕士学位都是工程学,在美国工作前几年,他一直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但田立新很快发现,这样的角色并不适合自己。
“在美国,金融是最发达的,发展空间又是无限的。在工程师背景的帮助下,靠省吃俭用攒了些钱,就决定去读个好学校,以便以后进入金融行业。”紧接着,田立新申请了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沃顿两年费用近10万美金,田立新把之前做工程师辛苦积攒起来的钱几乎全部砸了进去。在获得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后,他加入了华尔街的顶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和摩根证券,做了一段时间的投资银行家。毕业之前,他曾在著名的麦肯锡从事管理咨询的实习,这也为他进入顶级投资银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麦肯锡需要沟通能力强的工作者,这对田立新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据说10年前,麦肯锡商业研发的费用就超过了美国当时几所名牌大学研发费用的总和。麦肯锡内部有着众多深谙各行各业问题及情况的专家,它对行业规则的制定方法及执行措施方面的理论研究几乎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田立新想学的就是这种洞悉行业的方式。
起初,田立新对风险投资没有太多太细的概念,只有大的方向感觉。2000年,他意识到中国的互联网很热,有投资的需求,而自己做过咨询又做过投行,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于是,田立新觉得做风险投资还是自己的长远选择。“风险投资在国内算是朝阳行业,投资是很有意思的事,发展空间又大,所以,就比较自然地进入了这个阶段。”从此,田立新完全进入了投资人的角色。
“不是该不该做,而是觉得值得做。”尽管把老专业完全丢掉的人不多,但田立新的目标很清晰。
在龙科做投资人的那段时间,田立新为主要管理者,但因为受限于公司制的管理模式及机制,与自己心中的“纯正的风险投资”差别很大,2005年,田立新决定与龙科的老搭档邵俊创立德同资本。
作为第一批中国风险投资人,田立新及其团队在成立德同以来的短短两年中,成功地募集了一期、二期美元基金和一只人民币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了5亿美元。在项目选择与管理上,德同很谨慎,他们选择在最好的时间进入最好的项目,专注于A轮投资成为德同选择项目的一大宗旨;在项目选择上,德同也有一定的侧重,目前,主要关注新能源、环保和消费领域的项目。
“在中国的投资是一个很本土化的行为,一个在美国很棒的风投机构很难说在中国就一定能运行得很出色。”田立新认为,与本土情况相结合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所在。
2005年在龙科创投工作期间,田立新及其团队成功投资了无锡尚德,当时,并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个太阳能行业,但在国外,同类的上市公司就有很多。由于需求远远大于供应,田立新和他的团队认为,该行业虽属高科技,但相当多的成功因素取决于制造加工。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这个最火热的行业,中国一点边也沾不上,怎么说也不合逻辑,太阳能产业在中国一定会有很大的上升发展空间。事实证明,无锡尚德给龙科带来了相当高的回报。
除了新能源,田立新意识到投资环保同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回收废旧金属和工业污水处理等与环境有关的变废为宝项目都是德同所关注的。田立新认为,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将会延伸,并成为未来投资的巨大机会。“国外风投机构一直很关注国内的内需市场,涉及消费者市场的项目德同也同样予以关注。”
2007年是创投产业的起飞年,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将会越来越快,全球制造业由西往东的趋势会大加,所有居民的消费都在升级。 2008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世博会,对创投无疑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从2007年到2010年,不可否认,人民币的升值有很大的空间,再加上所谓的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将持续增大中国资本的流动性。
“创投现在的确是很热,我觉得很欣慰,创投是非常大的行业,在中国属于一个朝阳行业。中国现在可能0.001%都不到,但是这个行业的增长性是非常快的。现在属于市场经济,至少投资和被投资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行为,或者资本的行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其中两方,一种是投资方,一种是被投资方。整个行业中一些顾问、律师行、财务、会计师等等,都是可以赢的。我在这边强调多赢,创投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刚刚开始,这里的机会是非常多的,而且会越来越多。”德同资本合伙人田立新如是说。
作为2006年新成立的专注于投资中国的基金,德同资本的四个合伙人,两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硅谷。“德同投资也看地域性。北京、上海毫无疑问投资气候好,创业者也比较成熟,但是投资价格也很高。内地城市也有自己的地域投资特色。举个例子,航空航天方面的投资,肯定在西北选择项目,不可能在广州。”田立新分析着项目的地域性,对北京创投的热度深有感触,“比起来,上海可能还不如北京热。德同投资的大部分项目还是在北京。”
“我开始做创投基金以后,觉得非常有意思。第一可以认识很多朋友,我一直强调做事也就是做人,大家只要相互了解以后,就有一种信任感,然后再谈合作,合作的机会有很多。我不得不重复,我们最终还是要看团队,团队这一块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也很难说得清楚。打个比方,很简单,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或者你觉得你们合作最好的,你们之间是怎么开始的,我相信一定是从朋友或者信任开始的。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很难合作。而这个行业很大是因为很多方面可以合作,有中介、有顾问、有会计师、有律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