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这是个大话题。
不管你是想要了解是出于什么原因,都很难有人给你一个十分全面详尽的论述。
我也主要从一个侧面来回答吧。

========================================================================

经济学理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最直接的一个应用就是那句著名的来自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论断: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资源才能达到最优的配置,经济的效率才能达到最大,而任何对市场机制的不必要的和不恰当的干预都只能起到妨碍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经济效率的作用。
回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通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方位改革,我们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些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绩都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正确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确实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有更清楚的界定。强调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是肯定了市场经济在一个时间过程中会合理地配置资源。因为,借助市场价格,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似乎混乱的表面现象之后,是有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的。当然,市场也会失灵,在生产与再分配上尤其需要有政府的政策与调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本质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经过多年努力,市场的决定性调节作用的条件已初步形成了,比如我国全社会商品流通总额中,由市场调节部分已占90%以上。而我国宏观调控方式也一步步地完善,从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调节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对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具有了信心。
据此,我们应当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
此外,你也可以从其它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细节讨论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比如:
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上的应用;
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方面的经济学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应用;
等等。
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03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突破,为经济运行层面的系列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操作空间,具体的改革措施创新可以举例如下:
  第一,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方法,将从正面清单管理,逐步转向负面清单管理。正面清单管理是“你做什么,必须要我批准”,而负面清单管理是“除了这些不允许做,其他都可以做”。实践证明,负面清单本身,可以让人明晰地看清楚政府职能和所承担的事务,看清楚政府权力的大小,看清楚它的审批程序。有很多时候,政府职能转换不在于它宣称下放了多少审批权,而在于能否让市场主体看清楚它的管理清单的权力底牌。因此,转向负面清单管理是政府对社会、民间、市场和企业的真正放权。虽然在改革初期需要管理的负面清单可能较长,但是随着这个清单逐步瘦身,将使服务型政府脱颖而出。
  第二,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将替代扭曲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这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建立起这种决定资源配置的统一市场,最重要的问题是要逐步纠正政府对市场的不适当干预,解除政府对市场的各种不必要的限制,尤其是“双轨制”性质的干预。④扭曲的市场体系尤其是普遍混乱的“双轨制”市场体系不足以承担国家发展的责任。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所有可能影响市场运行格局和效率的因素中(包括竞争与垄断、政府管制、文化习俗等),只有政府的行政权力才有可能长期地、有力地、大幅度地扭曲、撕裂、分割和限制市场。因此,就形成统一市场、清除市场壁垒、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来说,首先是政府管理的改革。
  第三,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手段,将从以产业政策为主,逐步转向以竞争政策为主。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扶持或限制某些特定产业而制定的财税、信贷、外汇乃至土地、人才等一系列政策,它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发展功能,加速推进了政府意欲的产业发展,但是天然存在着容易造成不公平竞争、割裂统一市场的基础等缺陷。竞争政策则是有关市场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基本规则,它限制了政府的发展功能,尤其是限制了行政垄断和国有企业的市场势力。竞争政策优先需要有效地抑制政府“有形的手”对市场的不适当的、过度的干预,因而可能会削弱政府的投资能力。从实践来看,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成熟的西方经济不同的是,发展取向的产业政策占据了政策的主导地位,而对统一市场的形成和运行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竞争政策则退居其次。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来确立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如何以竞争政策来主导统一市场的建设,这是一个艰难的两难选择。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具体任务,就是要推进经济从“发展竞争”,逐步转向“自由竞争”和“平等竞争”,由此确立竞争政策在整个政策体系中的优先地位。这是中国经济进行更深层次的内部改革的重要体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