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的筛选是怎么用的?

如题所述

Excel提供了数据库的筛选功能,它可以把满足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这在需要从较大的数据库中查找数据时很有用。筛选有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两种,下面具体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3  1.自动筛选
  如果要从成绩表(如图一)中查找“计算机”成绩大于90和小于70的男生。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单元格光标移动到表内任何位置,在“数据”菜单上选择“筛选”命令;
  ②选择“自动筛选”命令,系统自动在每列表头(字段名)上显示筛选箭头;
  ③单击表头“性别”右边的筛选箭头,打开下拉式列表,选择“男”,此时性别为“男”的记录已筛选出来;
  ④单击表头“计算机”右边的筛选箭头,在下拉式列表中选择“自定义”选项,打开“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
  ⑤在对话框里单击等式符框右边的向下箭头,从等式列表中选择“大于”后在筛选条件框中输入90;然后选择“或”,再从对话框里单击下一个等式符框右边的向下箭头,从等式列表中选择“小于”后在筛选条件框中输入70;
  ⑥单击“确定”按扭,满足条件的记录就被筛选出来了;
  ⑦若要把筛选结果抽取出来,可鼠标拖动选定筛选结果,在选定范围内单击右键,弹出下拉菜单,在菜单中选取“拷贝”,然后将光标移至存放结果的工作表中的预定位置上,单击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取“粘贴”即可;
  ⑧如果要恢复原有的全部数据,可在“筛选”子菜单中选择“全部显示”命令。
#3  2.高级筛选
  如果还是从成绩表中查找“计算机”成绩大于90和小于70的男生。具体操作如下:
  ①从“数据”菜单上选取“筛选”命令,在筛选子菜单中选择“高级筛选”子命令,如图二;
  ②在“高级筛选”对话框中选择“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选项;(不选定此项,筛选结果将在原有区域中显示,此时可用“复制”、“粘贴”的办法来抽取数据);
  ③在“数据区域”框中指定要筛选的数据区域:若单元格光标在表内,默认整个表;若单元格光标不在表内,必须选定区域,可用拖动鼠标选取,也可直接输入区域:$A$2:$G$6,意思是从A列的第2行到G列的第6行范围内(这种方法可随意选取表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筛选);
  ④指定“条件区域”:预先在条件区域录入条件(A8:性别,A9:男,A10:男,B8:计算机,B9:>90,B10:<70),然后,鼠标在“高级筛选”对话框中“条件区域”框里拖动,使之成为更新状态,再用鼠标选取条件区域,或直接在“条件区域”内输入条件:$A$8:$B$10,如图二;
  特别注意:如果某一字段有两个条件,它们的逻辑关系是“或”(Or)时,第二个条件应放在同一列的下一行,条件区域如图一中“条件单元区域⑴”;它们的逻辑关系是“与”(And)时,第二个条件应放在同一行的下一列,假如我们要从成绩表中查找“计算机”成绩小于等于90和大于等于70的男生,条件区域如图一中“条件单元区域(2)”。
  ⑤在“复制到”框内指定筛选结果的目标区域:$A$17;(若不在本工作表,必须指明所在的工作表,同样可用鼠标选取)
  ⑥单击“确定”按扭,满足条件的记录就被筛选出来了;
  ⑦如果第②步选择“在原有区域显示筛选结果”,要恢复原有的全部数据,可在“筛选”子菜单中选择“全部显示”命令。
  两种筛选的比较:两种筛选命令的功能大致相同,都能筛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自动筛选”抽取记录较麻烦,需要通过“拷贝”、“粘贴”来实现,而“高级筛选”抽取记录较方便,自动实现;“自动筛选”只能对整个表进行操作,而“高级筛选”可以选定表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操作。
  以上介绍的方法可在Exce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22
1、选中原始数据区域(包含表头),然后点击【数据】-【筛选】
2、操作完成后数据区域的第一行处每个单元格产生了一个下拉箭头
3、点击一个抬头的下拉按钮,可以看到最上面有三个排序功能,“升序”、“降序”和“按颜色排序”。用这个功能可以对数据先进行排序操作。
4、下面的选择框中点击【全选】按钮会把所有内容选中。也可以直接取消【全选】状态,用鼠标手动选择要筛选出数据。
5、点击【文本筛选】,可以看到下一层的可选菜单,比如说“包含”、“不包含”、“等于”、“开头是”等选项。可以需要选择具体内容
第2个回答  2019-09-10
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一般用于简单的条件筛选,筛选时将不满足条件的数据暂时隐藏起来,只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进行讲解(如图1)。图1为某单位的职工工资表,打开“数据”菜单中“筛选”子菜单中的“自动筛选”命令,以“基本工资”字段为例,单击其右侧向下的列表按钮,可根据要求筛选出基本工资为某一指定数额或筛选出基本工资最高(低)的前10个(该数值可调整)记录。我们还可以根据条件筛选出基本工资在某一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记录,条件“与”表示两个条件同时要成立,条件“或”表示两个条件只要满足其中之一就可以了。如图2所示,可根据给定的条件筛选出基本工资大于等于300且小于350的记录。另外,使用“自动筛选”还可同时对多个字段进行筛选操作,此时各字段间限制的条件只能是“与”的关系。如筛选出“基本工资”和“职务工资”都超过380的记录。
高级筛选
“高级筛选”一般用于条件较复杂的筛选操作,其筛选的结果可显示在原数据表格中,不符合条件的记录被隐藏起来。也可以在新的位置显示筛选结果,不符合条件的记录同时保留在数据表中而不会被隐藏起来,这样就更加便于进行数据的对比了。
例如我们要筛选出“基本工资”或“职务工资”超过380且“实发”工资超过700的符合条件的记录,用“自动筛选”就无能为力了,而“高级筛选”可方便地实现这一操作。如图3所示,将“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实发”三字段的字段名称复制到数据表格的右侧(表格中其他空白位置也可以),在图中所示位置输入条件,条件放在同一行表示“与”的关系,条件不在同一行表示“或”的关系。图4即为上述操作在新的位置(B20起始位置)筛选的结果。


通过上面的实例,学生基本能理解两种筛选操作的异同了。但还要适时地加以总结,巩固这些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总结如下:“自动筛选”一般用于条件简单的筛选操作,符合条件的记录显示在原来的数据表格中,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初学者对“自动筛选”也比较熟悉。若要筛选的多个条件间是“或”的关系,或需要将筛选的结果在新的位置显示出来,就只有用“高级筛选”来实现了。
一般情况下,“自动筛选”能完成的操作用“高级筛选”完全可以实现,但有的操作则不宜用“高级筛选”,这样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如筛选最大或最小的前几项记录。
第3个回答  2013-12-11
使用高级筛选最先要输“条件区域”,条件区域要输入在离原数据至少空一行或一列的地方,如果要筛选同时满足两个或以上的条件,那就要将这些条件放在同一行,如要筛选满足一个或另一个条件,要将这些条件放在不同行上。然后将光标放在原数据区域任意处,使用“数据”菜单中的“筛选-高级筛选”操作就行了(注意如果选择了将筛选后的数据放在新的单元区域,那么在选择新区域时要选择和原数据区域同样多的列数,行数看情况选择,尽量多选)。

答案补充
使用高级筛选最先要输“条件区域”,条件区域要输入在离原数据至少空一行或一列的地方,如果要筛选同时满足两个或以上的条件,那就要将这些条件放在同一行,如要筛选满足一个或另一个条件,要将这些条件放在不同行上。然后将光标放在原数据区域任意处,使用“数据”菜单中的“筛选-高级筛选”操作就行了(注意如果选择了将筛选后的数据放在新的单元区域,那么在选择新区域时要选择和原数据区域同样多的列数,行数看情况选择,尽量多选)。
第4个回答  2020-01-0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