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三年中考试卷及分析语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9
一、试卷特点 1、注重知识积累,培养语文素养。 试卷的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①、积累运用的题型相对固定。背诵默写、口语交际一直是必考题。背诵默写一直采用7选5的模式,体现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②、近两年来,“名著阅读”题目的呈现方式为选择题和简述题,这一点值得关注。选择题选项内容覆盖面广,有助于考查学生对多部名著的掌握情况。简述题注重要求学生对重要情节、细节的把握,有利于引导学生熟读名著。 ③、综合探究题目――“傩”文化富有地方特色,图文兼备,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提炼信息的能力,所选材料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④、文言文比较阅读着重考查课本中常见文言实词、句子的理解,即使是课外词句的考查也属于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迁移。 2、紧扣时事热点,关注地域文化。 本份试卷紧扣时事热点话题,内容涉及网络博客(口语交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傩”文化)。网络博客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整份试卷地域特色鲜明,善于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对“傩”文化的综合探究和阅读文材料《德远堂的文化特征》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利于开发地方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3、立足文本知识,重视理解探究。 阅读选文典范,难易适中,富有生活气息。在阅读的选材上重视选文的思想性、时代性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讲求选文的文质兼美。如:现代文阅读《德远堂的文化特征》、《洁净之莲》,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乡”和“做人”的教育。 试卷的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从词句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分析、问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引导,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放飞心灵、张扬个性的平台。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考查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与此同时,命题的设计也能体现出对学生平时掌握答题技巧方法情况的考查。 4、倡导真情实感,彰显人文关怀。 本份试卷从形式到内容等方面都彰显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无论是默写、作文,还是字体的设计和提示语,都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心灵成长的实际需要,使试卷透露出浓浓的人文情怀。诗歌默写的选答、名著的选答、以及二选一的作文形式都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另外,整份试卷设题都采用了第二人称——你,营造了学生与命题者对话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激发学生答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答题充满信心。 写作能力方面,命题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扩展学生视野。二选一的作文形式更给学生提供较广阔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写作的文体、题材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抒发真情实感。 二、命题评价 1、背诵默写部分缺少对现代文背诵文段的考查。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都忽视了对考生现代文背诵的考查,11年的这份中考试卷也不例外,这必将会对学生学习背诵现代文精彩段落产生消极影响。 2、自漳州中考语文试卷取消听力部分以来,积累运用部分的内容和模式一直显得较为简单固定,变化不足,很多以前听说能力部分的知识点(如词语理解辨析、语段内容的概括、根据情境回答问题等)都被遗弃了,这是近两年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失误,缺少变化、创新较少、命题内容相对狭隘死板。 3、今年名著考查的内容和难度还是比较合理的,广、细而不深、不难,考查的都是名著里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情节,不会过细过偏,片面追求细节。 4、综合探究题和阅读能力题第二题(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都是漳州地域文体。重视地域文化是近几年来漳州中考语文试卷的一大特色,只是在命题的内容和模式上似乎正遭遇瓶颈。一是材料难找,二是命题形式较为固定单一(综合探究和阅读能力)。 10、11年中考阅读能力的地域文化都是以说明文阅读的形式出现的(09年是记叙性散文),其他两道阅读能力都分别是文言文和记叙性散文,缺少对议论文的考查。算上09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能力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考查议论文。笔者认为,对于地域文化试题的命题,形式可以更加灵活,而不是只拘泥于综合探究和阅读能力;或者阅读能力的地域文化可以变换多种文体,比如议论文。笔者甚至设想,能不能将地域文化植入到写作能力部分,这应该是一个新鲜大胆的尝试,但绝不是不可行的。 另外,地域文化因地而异,漳州所辖县区文化各有差异,考生了解掌握的程度也各有不同,若是只考一个县区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造成对其他县区考生的不公平。笔者的认为,是最好能设计“无差别地域文化试题”,即让每个县区的考生都有所了解,都有话可说。 所以,如何做好中考语文漳州地域文化的命题,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命题者必须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5、近几年来,对于文言文的考查,漳州中考语文试卷一直是采用课内课外比较阅读的模式命题的,这是一个亮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比较阅读,就必须体现出比较和迁移。09、10两年的中考试卷这方面做得都很好,但11年的这份试卷在这方面却不够突出。拓展还好,但比较不足。乙文考查的内容较少,功能性大大削减。 三、对12年中考命题方向的预测 1、积累运用的内容和题型模式基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2、名著阅读的命题会继续保持深、广、细的考查思路,但情节的考查应该还会是作品里的主要和重要情节。要注意名著放以阅读能力去考查的可能性。 3、综合探究和阅读能力依旧会是地域文化栖身的模式。 4、议论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应该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了。 5、写作能力部分命题作文(包括命题和半命题)和材料作文应该还是会分别平分半壁江山。作文命题依旧是按照“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出发,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总的来说,12年中考语文命题的方向和模式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仍然会秉承近两年的命题传统,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关注时事热点和地域文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试卷的导向作用及教学建议 试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切合学生及教学实际,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对“积累与运用”教学的引导。要重视学生对古诗文背诵、名著阅读和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引导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资料卡片的制作和名言名句以及词语的积累和摘抄,有意识地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材料(比如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扎实训练,加强实际运用,日积月累,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2、对“综合探究”教学的引导。“综合探究”是中考的重点、难点所在,要从中考涉及的常见题型入手,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参考改造,分专题训练,总结规律,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去关注社会生活,去关注时事热点,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自我,让学生懂得“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3、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引导。既要针对各种文体特点有的放矢训练,又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扎实的训练中提高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教授与指导,强调答题的规范性,以提高答题效率。 4、对“地方课程”教学的引导。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关注地域文化,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关注家乡的历史、人文,关注家乡的民俗风情等方面,热爱周围的人、事、物,热爱漳州。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去阅读《闽南日报》或其他一些漳州地方杂志里面的一些生活类文章和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相关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适应此类题型。 5、对“作文”教学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用真文字抒发真性情,培养积极情感和高尚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①、要求学生多积累,学习他人的长处。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多翻阅近几年中考的优秀作文,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②、学会选材,表达真情实感。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③、注意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鸦,只有这样,优秀作文才不致于被阅卷老师所忽视。 6、强化备课,加强交流,通力合作,收集资料,掌握动向,紧盯中考。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善于利用教材,不要受到教材的限制,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学习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完成由量变以质变的超跃。
第2个回答  2015-08-26
我也在找;;;
第3个回答  2013-10-19
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