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放时间长了会生虫,虫是从哪里来的?

如题所述


大米是我们生活中的主食,大米及其制品在我们的饮食中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大米长时间放在家里时,会出现米虫。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的时候,大米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中产生虫子。当我们买大米时,我们看不到任何虫子。那么大米放久了会长虫子,虫子是哪里来的?

很多人吃了以后可能会觉得米饭是密封的。事实上,这里没有神秘的地方,也没有怪异的事件,小昆虫诞生的原因是有卵,米虫不可能凭空而生。一般来说,我们的大米储藏室没有严格的密封,一些米虫躲在潮湿的地方,最后进入稻袋,它们把米粒掰开吃,然后下蛋。这样一来,有时即使成虫被清除了,其实也可能有卵,过一段时间又出现米虫。

大米昆虫属于全变态昆虫,其生长经历了卵至幼虫、蛹至成虫的几个阶段。它是储粮的主要害虫,主要寄生在玉米、水稻、小麦、高粱、面粉等长期储藏的陈粮中。它的成虫吃颗粒物,幼虫谷物内部蛀食 。由于其生长繁殖迅速,危害十分广泛,地理分布可以遍布世界各地,但在我国,由于大米害虫更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主要分布在南方。

米虫和人一样吃大米,所以没有毒性。所以当你洗大米的时候,你不小心漏掉了一两个,不用担心,无毒,但不建议多吃。还建议将大米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你可以在大米里放一些大蒜或胡椒粉,另外,不要放太久。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加米或者买大米,尽量减少大米中的虫子。事实上,买优质的新米时不担心米虫。一般来说,米虫通常出现在2到3年的陈粮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0

在米中最常见的米虫有两种,一种是鼻子长长尖尖,体黑亮的玉米象,另一种是白白长长会吐丝,使米粒结成球团的外米缀蛾的幼虫。其中又以玉米象最常见,这些米虫在30℃下,从卵到很明显可以看到的成虫大约需35天。但温度的变化对其发育有明显影响,对玉米象而言把温度降到18℃时,已完全无法发育,而外米缀蛾也不例外。 

如前几年的池上米事件。即使是真空包装,米虫的踪迹仍是处处可寻。很多厂商以为用无残留之熏蒸处理,就能完全解决米虫的问题,结果不只花了钱,米虫还是照常有。

调查其米虫之发生原因,取样方法是稻谷经碾米后进入装袋前即取样新鲜米,再将米完全隔离一个月后检查其米虫发生率。原以为糙米的米虫应从稻谷而来,结果令人惊讶!

在稻谷中最多数量的米虫-谷蠹,残留到米中仅有12.5%,但在稻谷中数量极少的玉米象,却高达56.3%,显示玉米象在碾米过程开始侵入米中为害。

因为在碾米的机器中有许多储存槽,常会堆积残米,是玉米象最佳的繁殖场所,这些地方却是熏蒸时无法达到的隐藏死角。解决之道非常简单,既不用农药也不需花钱,只要常常花时间仔细清理这些死角及整理工作环境,使米虫没有生长繁殖空间,问题常可迎刃而解,且完全没有农药残留问题。

另外制造好的包装米应尽量避免与米虫的发生源(退货…)相邻,因为米虫是会飞会爬的,当你尚未注意到时,它早已侵入享受了!当你买米回家时,请多看几眼,当米虫向你挥手时,请你也要不客气向它摇手说"no",否则回到家就要上演米虫与你争食的窘境。

虽然你精挑细选,但要确保你家中无米虫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尽快把米吃完。若不想当饭桶也没关系,把米放在冰箱就可以了,因为任何一台冰箱都能轻易将温度控制在15℃以下,你同样可以吃到完全无米虫的新鲜米。若是米太大包放不下,那你只好期望小包一点的米赶快上市吧!

第2个回答  2019-10-09
第一种,大米还在在地里的时候携带了虫卵,经过农民收成晾晒筛选后仍然携带,人肉眼看不到,除非放在显微镜下才可发现的幼小虫子。日后经过高温机会成为大虫子繁殖。 另外一种,就是家里的米缸粘上的虫卵没及时清理,造成持续生长繁殖
第3个回答  2019-10-10
因为大米中淀粉含量最高,其次为蛋白质。一般情况下大米不会生虫,发霉。因为大米中的水分活度值很低,而霉菌和虫卵生长发育需要水的存在。水分活度值低霉菌和虫卵不能吸收水分。而在受潮后水分活度值升高,霉菌和虫卵就会吸收大米中的水分进而分解和实用大米中的养分。
第4个回答  2019-10-09
虫是从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旦生了虫的大米就吃不了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