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军虎式坦克炮管的最前端有个直径突然变粗的部分,那个是做什么用的,如果没有这个部分,就像苏军

二战中德军虎式坦克炮管的最前端有个直径突然变粗的部分,那个是做什么用的,如果没有这个部分,就像苏军T34的坦克炮一样,可不可以?

制退器
除了早期的一些老式坦克外,现在的坦克(包括自行火炮)在火炮炮口处也有一个向外凸起的装置,外形类似于坦克火炮上的抽气装置,但该装置不是用来抽气的,它叫制退器,作用有三:一是减少噪音。二是降低向四周的冲击波,防止误伤己方人员。三是减轻火炮后坐力

或:
消焰器
有两个作用,一是消除炮口焰,二是减少火炮后坐力。

消除炮口焰增强隐蔽性 火炮在射击时,从炮口部会喷出火焰。炮口焰对隐蔽火炮阵地、确保指战员视线免受干扰是十分不利的。

二战期间,有人发现在炮口部装一个比炮管粗大的容器,使火药气体中未燃烧完的火药微粒在这个容器内与外界空气相混合而充分燃烧再排出炮口,从而有效地消除炮口焰,这就是消焰器的雏形。可是,这样实弹射击时会冒烟。有的火炮消焰器还有消烟的作用。其原理是通过分流器、过滤器、过滤介质3部分,消除发射药燃烧时形成的水蒸气和细小的炭微粒,使微粒沉淀在气室内,减小烟的浓度。

减少后坐力提高精确度 枪、炮等靠火药推力发射的武器都有后坐力。后坐力会影响射击精度和速度。在解决火炮威力与后坐力的矛盾中,制退器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办法。其作用原理是减小气体从膛口向前的流量,减缓自膛口喷出的火药气体对武器身管后坐的加速作用,同时使喷出炮口的火药燃气猛烈冲击制退器的侧壁,使向前喷射的气体对武器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降低武器的后坐能量,同时也经由侧壁,分散了火焰的浓度和亮度。火炮制退器能够减少后坐力的30%~70%。

另:坦克炮管的中间有一部分是加粗的,作用是 : 抽烟装置

除了早期的一些老式坦克外,现在的坦克(包括自行火炮)的火炮身管上均安装有抽气装置,该装置有的安装在身管前部,有的安装在中后部。目前较先进的主战坦克多将抽气装置安装在中后部,不论安装在什么位置,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用以抽出发射后残留在炮膛内的火药气体,从而减少战斗室内一氧化碳的浓度,以保护乘员免受污染空气的侵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抽气装置由贮气筒、固定螺环、喷嘴、弹子和放液孔螺塞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火炮点火后,弹丸经过炮管时,贮气筒内气压逐渐升高,而膛内压力下降;当弹丸出炮口时,膛内压力和贮气筒内压力相等,此时充气过程结束。随后,弹子因自身重量下落,堵住弹子孔使气体不能由该孔流回炮膛,膛内压力再急剧下降,待贮气筒内气压高于膛内压力后,贮气筒内的火药气体便由喷嘴向前高速喷出,在八个喷嘴后方形成低压区,将炮膛和药筒内的火药气体抽出去。从喷嘴喷出的气流,不仅能抽出炮膛内的火药气体,而且还能抽出战斗室内的部分气体,因而,减少了战斗室内的一氧化碳的浓度。

现代主战坦克和自行火炮还安装有热护套,如果抽气装置安装在热护套外部,两者浑然一体,此时抽气装置就不易区别。热护套主要是用以减小火炮身管由于外界冷热作用不均匀而产生的身管弯曲,以提高火炮射击精度。

(来自互联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