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人的生活习俗

如题所述

羌族人的生活习俗如下:
1、羌族人民的服饰朴素、美观而具特色。古代羌族多着皮制、毛制衣装。明代以来纺织业发达起来,则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装。解放后至今,服饰的面料更加多样化。男子喜包青色头帕,冬季有的还喜带狐皮帽,穿麻、棉、绸、毛面料的长衫,有的长衫饰有花边。外套为无袖的羊皮或毛、棉制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垫坐,且适于劳动。
2、男子脚裹毛制或麻、棉制的绑腿,有的饰有花纹,能保温、滤水、护腿,脚穿皮鞋、云云鞋、绣花编耳子鞋和胶、布、草等鞋。束毛、麻、棉制腰带,系吊刀、火镰和皮、绣花绸、绵裹兜子,用以装钱、子弹、火药及烟等物。
3、妇女服饰鲜艳多彩。头饰因区域不同分三类。一类绝大多数包青色头帕,绣以花纹,再覆绣花头巾,鲜丽多彩。黑虎地区妇女则包白色头帕,纪念传说中的英雄格鲁从波,以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苏、理县等地妇女头顶瓦状绣花黑头帕。羌族妇女皆着绣花长衫,系黑色羊毛腰带或红棉腰带、绣花围腰,后腰系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耳坠、手镯子、戒指等金、银首饰和称为“色吴”的椭圆形项链。每逢节日喜事,羌女盛装艳丽,雍容华贵。
4、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着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羌笛传自远古,各种歌舞欢快 多情,羌族服饰有独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节日有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娱乐活动有跳莎朗舞、爬天杆、 射兽馍、放索套。
5、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饮酒时向坛中注少量开水,用细竹管吸饮,全家人轮流吸,吸完再加水至味淡再将酒渣食尽。俗称"连渣带酒水,一醉二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5
在四川人口约20万人。自称尔码、尔麦。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岷江上游阿坝 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市所辖的北川县。 春秋战国时期古羌人由西北向西南迁徙。其中一只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此后 又有不少羌人部落南下,经过长期融合,演变成今日之羌族。秦代曾置湔氐道,汉 代设汶山郡,以后历朝均有州、县的建置。元、明在羌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改为流 官。羌区长期处在封建制社会。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羌区,创建了苏维埃 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与藏族联合联立1个自治州、21个羌族乡。羌语属汉 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通用汉文字。实行一赤一妻制。崇信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 的原始宗教,诸神均以白石为象征。节日有酿的咂酒。农村羌民喜着麻布或棉布长 衫,外套羊皮褂子,依山垒石建屋,碉楼高丈余,古称“邛笼”。擅长掘井和建笮 桥。妇女善挑花、刺绣。行火葬、土葬和水葬。主要从事农业,兼有畜牧业。民间 流传《开天辟地》、《羌戈大战》、《斗安珠和木姐珠》等神话故事。流行锅庄舞, 即“跳萨朗”。所用羌笛古今闻名。

  饮食

  猪膘为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茂县、汶川、北川等地。将猪勒死,把肉分割成条块,用 盐渍三至七天后,吊在屋梁上风干即成。 金裹银也是羌族传统食品。

     信仰

  白石崇拜 羌族信仰习俗。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但均无铜像,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等。屋顶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头上的白石代表天神,田地里的白石代表青苗土地神等。有的人家屋顶上立有多块白石,除代表天神外,还代表别的神灵。羌族人常常向白石虔诚祈祝寿,燃香祭拜。

  搜山求雨 羌族信仰习俗。若遇天旱,人们便举行搜山仪式,祈求降雨。届时,禁止人们上山进行打猎、砍柴、挖药等活动,违者将受谴责或遭痛打。若仍不降雨,再到高山之巅举持祈雨仪式。

  神林 羌族信仰习俗。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禁止砍伐,也不能在其中放牧和割草,村寨定期进行化祭。

  跳盔甲 羌族信仰习俗。又叫大葬舞。在为有功将士举行葬礼时跳。参加者一般为几人到十几人,头戴皮铠甲,手持兵器,先围成圈跳,接着形成两排对阵,兵器飞舞,铜钤叮当,吼声震天,表现死者作战时的威武气概。

  化翳子 羌族信仰习俗。眼睛被植物枝叶擦伤或由其他原因引起不适、流泪,以及眼球内出现白色障碍物,俗称翳子,可请端公化解。

  打油火 羌首长信仰习俗。当家中经常出现怪影或怪事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驱邪。届时,端公将清油烧沸装于碗内,碗中放一把汤匙。同时,点燃火把,盛一碗冷水备用。舀一匙热油浇在火把上,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端公手持火把在各间屋子里走一遍,最后来到门外。这样,邪魔便被驱逐出家门了。

  踩铧头 羌族信仰习俗。当患肚痛、腹胀等疾病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冶病。一般情况下,端公将一铧头放在火塘中烧红,取出后淬一碗水给病人喝即可。遇病情严重者,须将病人平睡在床上或火塘旁,端公将烧红的铧头取出,赤脚踩上去跳舞,然后把脚踩在患者腹部,由下而上轻轻抚擦三次。

  羊髀骨卜 羌族信仰习俗。由端公主持仪式,用以占卜运气、病因、行人祸福、一年吉凶、战争胜负等,所用羊髀骨须取自于用以祭祀的羊身上,一般在羊宰杀后烧煮前取骨。

  居住

  雕房为羌族传统民居。又称雕楼。平面呈方形,上窄下宽,顶平。不少地区倚山建造,以 石砌墙,墙面平直整齐。常常一排数十家,如古城堡,十分壮观。一般分三层,层与层 之间用木梯上下。平顶作晒场和休息之所,围绕四周的矮墙角上供有白石。上层堆放粮 食及杂物,中层住人,下层关牲畜。雕房与雕房之间的平顶上搭木板 ,便于各家来往。 羌族另有一种古雕楼,高10余丈,呈四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下宽上窄,下层墙厚 1米左右,用乱石和黄胶泥砌成。旧时用来防御,同时也用来储藏粮食等 。在羌族地区,至今还有这种雕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5
条块,用 盐渍三至七天后,吊在屋梁上风干即成。 金裹银也是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以黄色的玉米为主拌和少量白 色的大米蒸熟而成,故名。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的称银裹金。 玉米蒸蒸这一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汶川县等地。用水将玉米布拌匀,拌成颗粒状蒸熟即成。   节日  羌年   又称小年,每年农历十月一日举行。在茂县一带,过羌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牛王会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主人到牛王庙焚香烧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

  颔歌节   主要流行天茂县北部的羌族聚居山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有妇女参加。

  羌族端午节

  也是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这天,男女老少都要饮一点雄黄酒,并擦一点在耳边和鼻边,撒一点在门前和窗前,以防蚊蝇虫蛇及秽气进入,保佑家人无恙。凡能走动的人,尽可能到山上踏青踩青露,认为沾了端午露能强身健骨。
第3个回答  2012-03-06
楼上说的真不少!不过现在越来越走向消亡了,都被商业文化冲击得差不多了。作为一个现代羌族人,感觉羌族文化正在现代经济文明冲击下,逐渐褪变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式表演。
所以楼上朋友在网页中复制来的一些对羌族特色的标准化概括,在现实中也慢慢成了羌族旅游文化村的复制模式。实际上羌族文化丰富多样,羌族民间谚语:“隔山不同衣,隔水不同俗。”远远不是标准答案能概括的!
现代的羌族人民,正拼命吸收着现代文明,已经放眼世界。如果要了解羌族,最好到羌族地区生活体验,多多考察,这样i才能完整的了解羌族!了解羌族的过去、现在、将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