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如何尽快融入到农村基层工作生活

如题所述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是最基层的组织,大学生进入农村当村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青年人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天地,一定可以大有可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是为有效缓解农村人才缺乏问题,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给基层党组织增添活力。作为一名往届大学生村官,在工作闲暇期间,与乡镇干部、村干部、村民及老党员等不同身份的基层工作者交谈与调查中,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认真思考,认真总结,就大学生村官如何在农村开展工作,适应农村环境,适应基层生活,克服在农村生活水土不服的现象,更快的适应基层岗位需求,发挥特长,更好的开展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良好的工作态度,灵活的人际关系,是尽快融入到基层生活和工作的前提  做到勤观察,勤动手,少发言,找准自身定位。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首先就是自身定位,将自己的优势尽快定位在基层的工作中,到任的第一步是熟悉当地的村情民俗,多问,注意避违。在农村工作时,处理好村两委成员和当地村民的关系是当好村官必须解决的第一难题。由于农村两委成员组成关系复杂,农村基层情况复杂,当地方言难懂,与陌生的村民交流更是需要耐心与时间去磨合的。如何尽快融入农村的生活,真正成为农村集体的一员,本人认为有以下三点,一是要真情。对待农民的态度要充满真情,怀着一颗为民解决问题的心去服务农村农民。大学生应该要放下架子,站在农民的角度来处理问题,真情对待农民,情感交流才会没有距离,村民才会信任你。二是要真心。要真心的尊重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应真心对待村干部,维护好他们的威信,主动与他们搞好关系,这样才能在开展工作当中得到他们的有力支持,不断学习他们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三是要真实。在主动与群众交流与沟通时要真实,要学会拉家常,大学生村官在以计划生育走村入户的方式多与村民交流,拉拉家常,不仅工作处理的好而且各家的基本情况也能最大限度的掌握,为开展工作打好铺垫。  二、从细微小事做起,虚心向村干部和村民学习,敢担当,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怎么发挥作用,关键是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在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应该注意培养三种态度。第一,静下心来,沉下身子,培养低调而又不张扬的工作作风。熟悉情况,从村干部和村民小组开始,到农村工作需要大学生村官从同学到同志的转变,需要大学生村官不急不躁的处事态度。李源潮部长曾经说过:先做村民后当村官,融入村民生活,虚心向村干部和村民学习,培养和增进与农民的感情,从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农民才会理解你,接纳你,支持你。第二,尽心尽力干好每项工作,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农村工作繁琐、细微,事事都关系农民群众的切身利息,事事处处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这需要大学生村官积极与村民沟通,从最能给农民得到实惠的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干好每项工作。第三,记好民情台账,培养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要学会从细微小事做起,无论是调解村民矛盾,还是撰写材料,整理档案,甚至打扫卫生,都应该认真细致的对待,从细节问题上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素质,逐步树立起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  三、坚持学以致用,实现思维转变的大跨越,创新农村工作方法  大学生村官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快,掌握的科技知识多,大学生当村官最大的价值是利用自己的热情与知识去影响农民,带动农民,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大学生村官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要用长远的目标激励自己,做好职业规划,不断创新发展思维,创新农村工作方法,努力改变农村现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把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寻求村里的发展优势与特色,发挥大学生专长,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生产与发展,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是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树立一个重要的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把致富当地百姓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加强惠农政策的学习,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做好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新品种的推广,积极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不断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农村各项事业的腾飞。  我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随着各级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注与认可,随着国家经济与惠农政策越来越好,在大学生村官的努力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祖国各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将惠及千村万户。(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大学生村官刘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