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的辅食怎么做最好?

如题所述

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

育儿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育儿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辅食添加原则: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添加的量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一次只能喂一种新的食物,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另外一种新的食品。

1.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

不同月龄的婴幼儿的身体发育不一样,需要对应的不同的辅食。比如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会因此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2.一种到多种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

开始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尝试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增加好几种。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

3.从稀到稠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逐渐再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例如:米糊→粥→软饭。

4.从细小到粗大

宝宝的食物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从4月龄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

从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

7-9月龄时间可以由半固定的食物逐渐过度到可咀嚼的软固定食物(面粥、碎菜粥等)

10-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定食物为主的辅食。

感谢大家的观看,喜欢的可以评论点赞,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百家号文章,今天给您带来的内容“小宝宝最爱的高颜值辅食!!”,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如果您喜欢本文章,不妨订阅一下我的百家号,将有更多精彩文章与您分享!

西红柿蔬菜蒸鳕鱼

西红柿蒸鳕鱼+恐龙面

(适合8个月+)

做法:

1、鳕鱼一块,解冻,洗净。

2、圣女果若干洗净切成两半。(可用西红柿切片代替)

3、西蓝花掰成小朵,提前在盐水中浸泡,洗净。

4、胡萝卜切薄片。

5、将以上食材装盘,水烧开后放入蒸锅,蒸10分钟左右。

6、取美林恐龙面20颗,浸泡半个小时候,煮熟。

点评:鳕鱼单独吃会腥,加入西红柿后,口感酸甜、香而不腻,宝宝更能接受。胡萝卜和西蓝花与鳕鱼一起蒸,吸收了鳕鱼的香味,又可以作为手指食物直接让宝宝拿着吃。

爱上蔬菜“饼”

“爱上蔬菜”饼

(适合10个月+)

做法:

1、取一节胡萝卜、西葫芦,分别切细丝。

2、先后将胡萝卜丝、西葫芦丝焯水。(胡萝卜丝煮的时间稍长些)

3、将胡萝卜丝、西葫芦丝捞出,加入面粉、生粉、一个鸡蛋,少许水,拌匀,调成糊状。

4、可以调好的糊里面加入肉末(鱼虾、肌肉、猪肉均可)。

5、用胡萝卜片在平底锅中抹上一层薄薄的油。

6、平底锅烧热后,倒入糊,摊成饼状。(也可以用勺子做成小圆饼状,见)

7、两面分别煎熟后装盘。(时间视饼的厚薄决定)

点评:很多宝宝不爱吃蔬菜,这个饼可以让宝宝吃到大量蔬菜。同时由于加入了鸡蛋和肉,营养非常丰富。口感上,香香软软的,非常美味。可配合粥,作为早餐和加餐食用。当然也是很好的手指食物。

在这里有任何建议都可以可以小编提出来,小编在以后的的素材收集中一定会多多注意读者的建议,现在确实有读者给我反映,会常生阅读不佳的情况,在以后我会好好改正,多多听取读者的建议,最后在这里小编祝大家年年岁岁青春在,分分秒秒人人爱;工作体面又气派,钞票源源不断来。新年新气象,事业步步高,财神对你笑,生活更美好?。烦恼全清零;欢乐来相依;好运常相随,幸福来同行;2017年祝你,喜事多多!好运连连!鸿福齐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8
可以给宝宝吃专为宝宝设计的营养面条,这种面条和成人面条不一样。
1、从营养角度来说,婴幼儿面条应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充奶粉或母乳喂养所不足的那部分营养。
2、从宝宝肠胃来说,6-36个月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给宝宝的食物应当是容易专被消化吸收的,面条细软,容易消化,特别适合宝宝的辅食。
3、从宝宝机体发育来说,吞咽和咀嚼是一项技能,需要后天的训练才能获得。宝宝吃流质食物,不利于宝宝吞咽、咀嚼功能的发育,所属以,6个月以上的宝宝,选择面条作为锻炼食物是非常合适的。
值得选择注意:1看是否有不良添加剂;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售后有保障。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宝宝的食品应该以新鲜、干净、营养全面等为前提,在微波炉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能否用微波炉给小宝宝的食品加热,就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宝树妈发现妈妈圈里分成两派,赞成者认为,可以给生活带来方便;反对者认为,破坏食物中的营养。宝宝的健康无小事,经微波炉加热的辅食到底有没有危害呢?

微波加热与其他常用烹饪过程一样

宝宝吃的少,每次妈妈做完辅食,可以分成几份储存在冰箱里。只是加热辅食的时候到底该用什么来加热?微波炉还是蒸锅?

营养学专家指出,微波炉加热食物不会产生危害,妈妈不必太纠结。微波炉加热的原理与其他常用烹饪过程一样,是微波本身可以加快食物中水分子的转动,而在转动的过程中摩擦生热,使食物完成加热。

微波食物,营养损失小

比起其他常用加热方式,微波加热所能保存的水溶性维生素量更多。从目前实践结果看,食物经过微波后,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也不会残留放射性物质;但是食物加热后,或多或少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群与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损失。和一般的加热方法(如煮与蒸)相比,微波加热的维生素B群耗损率与一般加热法相近,维生素C耗损率就比一般加热法低了。

哈佛医学院也指出,微波怀疑论者声称微波会让营养成分变得“不健康”,并且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热量计算出问题。的确,微波可轻微降低某些食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比如鸡肉;但它几乎没有对食物营养整体产生什么有意义的影响。

辅食加热的小窍门

如果因为时间仓促,需要用微波炉给宝宝加热食品的话,加热的食品以水、果泥等为主最佳,将营养流失率尽量减低。加热后的辅食要充分搅拌,使其受热均匀。为避免吃起来比较干,加热后的辅食要趁热吃,但千万小心别烫着宝宝。

在加热的方法上,传统的隔水加热也可以。在锅中加入少量水,将水加热至将沸未沸的状态,把辅食放入耐热玻璃盘中,再将玻璃盘放入水中,等食物变热后取出食用。

第4个回答  2018-09-05
宝宝辅食制作方法
很多新手妈妈有着一双巧手,但初为人母,对宝宝应该吃什么辅食难免会感到陌生,特别是在为宝宝制作辅食上,很多时候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因此,下面就为各位新手妈妈介绍几款常见的宝宝辅食的做法,妈妈们赶紧收藏起来哦。
【牛奶香蕉煳】
准备材料:香蕉20克、牛奶30克、玉米面5克、水适量
做法:将香蕉去皮后,用勺子研碎,将牛奶倒入锅中;加入玉米面,边煮边搅均匀,注意一定要把牛奶、玉米面煮熟;好后倒入研碎的香蕉,调匀即可喂食。
【花生紫米煳】
准备材料:糯米50克、紫米20克、花生仁30克、水800毫升
做法:先将食材全部洗干净;把花生仁洗干净,可将材料浸泡一晚;将全部材料倒入豆浆机中,等到结束音响起就可以了。
【冬瓜面条】
准备材料:冬瓜20g、专属宝宝面40g、猪肉汤或鸡汤适量
做法:冬瓜清洗干净后去皮然后切成小块备用。将面条置于沸水中,煮至熟烂后取出。将冬瓜块及面条加入高汤大火煮开,小火焖煮至面条烂熟即可。
美食小TIPS:宝宝面不仅为制作辅食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还有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但是为宝宝选择一款适合的营养面条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广受妈妈好评的亨氏宝宝面,由优选100%特制低筋小麦粉制作,十分柔软细滑,容易煮熟,更利于宝宝消化,更重要的是:亨氏宝宝面不添加食盐,更呵护宝宝稚嫩的小肠胃。
...
宝宝辅食怎么做最好
妈妈给宝宝制作辅食,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辅食制作技巧,这样才能把辅食做得更营养、更美味。但对于新手妈妈而言,第一次给宝宝制作辅食往往会觉得“难担重任”,那么宝宝辅食应该怎么做才好呢?下面就为各位妈妈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辅食制作技巧,一起来学学吧。
技巧一:种类不能太杂
如果宝宝吃得太杂,很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宝宝每次吃辅食时应该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口味单一。
技巧二:不宜添加太多调味料
调味料除了能够调味,在营养方面对宝宝的作用并不大,而且宝宝吃多了调味料还容易加重肾脏负担,所以妈妈在制作辅食时要少盐少糖哦,特别是为一岁前的宝宝制作辅食时最好不要放盐。
技巧三:要考虑宝宝的咀嚼能力
一般而言,6-8 个月的宝宝进入了萌芽期,此时辅食的质地应该比以往的粗糙一些,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帮助牙齿萌出。
技巧四:熟悉辅食的三大种类
妈妈在制作辅食前,应该将辅食的种类熟记于心。辅食通常可分为液体食物、泥煳状食物和固体食物三大类,而且不同月份的宝宝适合吃不同的辅食种类,妈妈可别记错哦。
技巧五:摸清宝宝的喜好
每个宝宝喜欢的口味不同,妈妈最好在喂食的过程中摸清宝宝对不同口味的反应,制作宝宝爱吃的食物,这样宝宝才会乖乖配合妈妈吃饭呢。 ...
宝宝辅食每天吃几次
辅食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宝宝摄取除母乳、奶粉以外的营养物质,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要。但宝宝辅食不能盲目添加,不然只会适得其反。那么,不同月龄的宝宝每天吃几次辅食合适呢?各位新手妈妈赶紧往下看看。
4-6个月:可以每天喝四到五次母乳,吃两次辅食,其中辅食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各添加一次。此时正是宝宝辅食的引入阶段,妈妈可以从添加最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米粉开始,先选择纯口味或单一口味的米粉,之后再为宝宝选择加奶加钙、果蔬、肉鱼和五谷类的米粉。在挑选米粉时,不仅原料为绿色大米的米粉品质上更有保障,而且建议要追溯到产地,确保是100%产自绿色基地的绿色大米,有“双绿保证”更安全。但目前市面上能做到“双绿保证”、绿色大米100%可追溯的婴儿米粉并不多,妈妈不妨可以优先考虑具有“双绿保证”的亨氏品牌米粉呢!
6-8个月:可以每天喝三到四次奶,吃三次辅食,其中妈妈可以在上午、下午和傍晚安排宝宝吃辅食。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开始食用混合口味的辅食,辅食的性状也相对稠一些,多样化的食物有助宝宝锻炼饮食技巧,同时达到营养均衡。
8-12个月:可以慢慢开始减少宝宝喝奶的次数,但一日三次的辅食应该按时添加。此阶段是宝宝由单纯细腻的婴儿食品过渡至成人食物的必经阶段,这一阶段的宝宝也进入了萌芽期,妈妈在辅食方面可以选择质地更为粗糙一些的食物,以训练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