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在前面?

如题所述

很多人都不喜欢做准备工作,一是没有做准备的意识,总想到时候再说,总觉得什么都来得及,二是嫌麻烦,不愿费劲儿;三是过分相信自己,觉得凭自己的能力,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解决。

事实上,问题往往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事情要发生之前绝对不会给你通知:“嗨,我要来了,你可要做好准备!”谁都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真的发生了,就算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可能无能为力,比如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的时候。

可能我们无法阻挡地震的发生,但起码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生活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可以多学一些地震知识,将逃生用的急救包放在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床头,等等。

一个出色的执行者,永远不会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去想办法补救,而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在前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看过电影《淮海战役》的人,可能都会记得这样一个细节。

淮海战役时,在作战总指挥部,刘伯承和通讯员之间有这样一次对话。

刘伯承指着楼梯问通讯员:“你说这个楼梯有几个台阶?”

通讯员回答说:“不知道。”

“我说有十七级,正好和你的年龄一样。”

“我不信。”

“那你数数看。”

“不多不少正好十七级。”

“你们当通信员、当参谋的,就要多留心、多准备。夜间遇到紧急情况,或万一出现其他问题,你就有了应对的准备。”

看了这段对话,或许你会觉得,连楼梯有多少台阶都要数清楚,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把“准备”提到这样高的位置,有必要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念头,不妨请你看看电影《淮海战役》中的另一个情景。

国民党淮海战役指挥官黄伯韬率领十几万大军,要去攻打解放军部队。行军路上,没有得到确切战报,等了两天。当他再次率领十几万大军前进时,偏巧又遇到只有一条铁桥的大河,十几万人从一条铁桥上通过,不但行动迟缓而且耽误时间。黄伯韬因为没有事先熟悉地形,也没有预先架设浮桥,导致行军速度减慢,最终被解放军全部包围歼灭。

关于这一段情景,有两个格外有意思的细节。

一个是在得知自己无法避免全军覆没时,黄伯韬十分后悔地说:“我怎么那样愚蠢,怎么就没想到先架两座浮桥呢?”

另一个是几天之前,在得知他没有架浮桥后,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就带着蔑视的语气说:“连这样的准备都不做,是脑子进水了吗?”

看完这两个细节,再想想刘伯承教育通讯员的话,他要通讯员平时留心楼梯有多少台阶,是“小题大做”吗?他所倡导的“早留心、早准备”,不应该成为一种人人具备的工作品质吗?

这是最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所谓素养,就是平素养成的习惯。与其像黄伯韬那样“脑子进水”,后悔莫及,不如事前处处留心、时时准备,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损害发生。

或许你会说,工作又不是带兵打仗,准备不准备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损失一点。可你有没有想过,今天你损失一点,明天他损失一点,工作还怎么做?单位还怎么发展?不仅如此,在工作中也有可能因为缺乏准备,导致很大的损失和危害。

充分准备是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的。比如,老师如果为了省心,不做讲义准备,哪儿讲过哪儿没讲,自己都弄不清楚,怎么给学生讲课呢?纪律严明的部队,如果为了省心,平日不做训练、演练准备,关键时刻处处都会“掉链子”,成为一盘散沙,又怎能为人民为国家排忧解难呢?去进行合作谈判前,如果缺乏必要的准备,也可能会丧失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

那怎么才能做到充分准备,确保执行到位呢?

1.早一点准备

在早做准备方面,我们要向列宁学习。

列宁读书时,老师布置下一个星期交的作文,他都会当天就开始琢磨该怎么写。每次他的作文不仅交得最早,而且写得也最好。

在工作中,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等到不能再拖才会动手。而早做准备,有两个好处:一是自己踏实,做完了也就不惦记了,免得一面拖,一面心里放不下,二是万一有变化,还有时间补救。

2.多做准备

我曾经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助理,有时候她的细致都让我感到钦佩。

我经常需要到外地去讲课。每次走之前,她都会提醒我把课件拷到电脑里,再将课件在优盘里做一个备份,同时,还会将课件发到我的邮箱里,再做一次备份。看上去这似乎有点多余,但有一次就派上了用场。

当时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我带去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出现故障,无法开机。幸好每次讲课之前,我的助手都会提醒对方带一个笔记本电脑备用,而这时候我又带了备份的优盘,所以一点都没耽误上课。

多做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但我见过很多人,该做的准备都不愿意做,更不要说多做准备了。

每次出门前都记得多带名片,准备随时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包里永远多准备几套资料,说不定下一个遇到的就是自己潜在的客户……这些都是多做准备的好习惯。

3.出门之前多检查

出差前或出门前要多做检查,出门前打开行李包查看是否少了什么,检查完之后再想一想还有没有遗漏的东西,不要等到出门之后才发现,这也忘了拿,那也忘了带,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