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李时珍读后感怎么写

如题所述

造七级浮屠莫若救人一命,医世疗人必赖灵丹妙药,必需妙手回春之奇医。古曾有名奇医,著本名书――《本草纲目》,此人承继家学,普济苍生,医术精湛,更有着常人无法具备的毅力和勇气,他就是我国明代药圣-李时珍。
读完了《李时珍的故事》,看过了一代伟人的成长,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悟。从李时珍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信念、毅力以及勇气。
李时珍之信念
李时珍的家族世代为医,普救众生。李时珍幼时,身体虚弱多病,后经中草药调制方得健康。自七八岁时,他就常和父亲一起种植草药,与母亲一起谈论药草知识。在家庭医药世代的熏陶下,李时珍也逐渐对医药产生了兴趣。三次未中的官宦考试,让李时珍打消了“科举致仕宦游之路”的念头,毅然弃儒从医,子承父业,一心钻研医药,这个决定为李时珍以后的医学道路奠定了基础。少年时代,李时珍就听父亲说,古代中国有一部专记药名、药性、药效的著作,通称《本草》。他对本草充满了好奇心,少年的圣神仰慕更激起了他对医学的兴趣。
李时珍之勇气
因为学医的人一般都要从读《本草》入门,李时珍认真仔细阅读,深入研究,把书读的很透,但是,在细读之余,通过行医实践他发现许多药物是《本草》药书上不曾记载,还有些记载经他反复验证,觉得不太可靠。有一次,李时珍亲眼看见一位病人,因为误食药物,而使病情更加严重。这是他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更是他有了勇气,指出《本草》中的错误以及重新编辑《本草》。
李时珍之毅力
为了重新编辑《本草》,他不仅访医问药,解决古书中的疑问,还自己亲自动手,用实践、经验说话。他曾经听闻西边龙宫的北面山头上,有一种叫榔梅的植物,吃了它,便可长寿不老,他特地跋涉几十里山路去采集,经过试验,得知榔梅是一种止渴的果实。他不耻下问,有疑必求其答,本草中经常提起“芸苔”,李时珍不知那是一种什么药,翻阅古书,也为见其答,经过询问与自己种植,才知那是一种植物,俗名“油菜”。为了了解白花蛇,他亲自登上龙峰山,捉捕白花蛇,观察其习性与特征。他还踏上武当山、太和山···仔细尝百草,观百物,白日在深山中采药,晚上在简陋的住处研究草药,整理笔记。这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为《本草纲目》的内容增添了真实性,而这一切,都与他付出的努力和他不屈不挠的毅力息息相关。
一个人能成功,因为他有信念、有勇气、有毅力,李时珍的成功更加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要象李时珍先生一样有信念、有勇气、有毅力,才能成就明日的辉煌。 科学的巨人——李时珍,连同你的《本草纲目》,将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上,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上,世界人民的心上!
我国古代取得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成就,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名医学家,他创作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这部书不仅让中国人受益,更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乡试失败、苦读医学经、救治贫民、亲尝草药、发奋读书……这些精彩故事涵盖李时珍的一生。1593年,李时珍去世。从李时珍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在李时珍已经家喻户晓的时候,她还去请教别的医生,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 要 ( yào ) 是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我们要去请教别人,也要请教比自己差的人,要不耻下问。李时珍勤奋刻苦学习,他那是的条件那么不好,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更要比李时珍更刻苦学习,学习不能只是3分钟热度,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李时珍对于前辈书中的话都亲身实践后才下结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去实践才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