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的传说

如题所述

  1、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
  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这还要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说起。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溢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2、“有眼不识泰山”是经常挂在人们口头的成语,关于这个成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传说:
  很久以前,泰山岱宗坊附近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小两口很恩爱,婚后一年他们生下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可是儿子不到一岁就病死了;又过了一年,他们生下了个女儿,可是刚过三天就夭折了。孩子接连夭折给了这个家庭巨大打击。一位过路人听说了这件事,对他俩说,立子不住是名字起得不吉利,今后如再添丁,孩子父亲要在当天深夜到外边走走,碰到什么东西便起个什么名字。一年后,这对夫妇又生下了个儿子,当天夜里,丈夫就走出家门,从王母池走到斗母宫,却什么也没碰到。回家后,丈夫失望地对妻子说:“除了脚下踩的和眼前看的泰山,什么东西都没碰到。”妻子是个聪明人,她忙说:“泰山不是最吉祥的东西吗?我看孩子就叫泰山。”于是两口子商定孩子叫泰山。
  泰山长到10岁就去和鲁班学木匠活,泰山除学习木匠外,心思主要用在雕版刻石上。一年后,鲁班见他木工长进不大,就提早解除师约,让泰山回家。泰山回来后并没有气馁,自学成才,雕版刻石遂成拿手好戏。几年后鲁班到泰山买柏木做云梯,在岱庙前看到卖雕版刻画的,深为折服,当他看清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学生泰山时,禁不住脱口感叹道:“我真乃有眼不识泰山!”
  这个传说广泛流传在泰山一带,故事曲折,引人入胜,先是泰山的父亲不识“泰山”,后是鲁班不识自己的徒弟“泰山”,“泰山”在这里被人们巧妙化用。“有眼不识泰山”见于民间传说,着实别有风味。

  详见: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82489.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3
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溢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
第2个回答  2015-03-07
泰山传说是山东省的汉族民间传说之一。相传泰山神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

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上亲禅高里”之句说:“此’高’字应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里;高里山在泰山前麓,是鬼魄之地。”晋代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书中还有不少托梦做阴间泰山官职而应验的故事。晋陆机的《泰山吟》颂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第3个回答  2012-03-30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
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这还要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说起。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溢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2、“有眼不识泰山”是经常挂在人们口头的成语,关于这个成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传说:
很久以前,泰山岱宗坊附近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小两口很恩爱,婚后一年他们生下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可是儿子不到一岁就病死了;又过了一年,他们生下了个女儿,可是刚过三天就夭折了。孩子接连夭折给了这个家庭巨大打击。一位过路人听说了这件事,对他俩说,立子不住是名字起得不吉利,今后如再添丁,孩子父亲要在当天深夜到外边走走,碰到什么东西便起个什么名字。一年后,这对夫妇又生下了个儿子,当天夜里,丈夫就走出家门,从王母池走到斗母宫,却什么也没碰到。回家后,丈夫失望地对妻子说:“除了脚下踩的和眼前看的泰山,什么东西都没碰到。”妻子是个聪明人,她忙说:“泰山不是最吉祥的东西吗?我看孩子就叫泰山。”于是两口子商定孩子叫泰山。
泰山长到10岁就去和鲁班学木匠活,泰山除学习木匠外,心思主要用在雕版刻石上。一年后,鲁班见他木工长进不大,就提早解除师约,让泰山回家。泰山回来后并没有气馁,自学成才,雕版刻石遂成拿手好戏。几年后鲁班到泰山买柏木做云梯,在岱庙前看到卖雕版刻画的,深为折服,当他看清眼前之人正是自己的学生泰山时,禁不住脱口感叹道:“我真乃有眼不识泰山!”
这个传说广泛流传在泰山一带,故事曲折,引人入胜,先是泰山的父亲不识“泰山”,后是鲁班不识自己的徒弟“泰山”,“泰山”在这里被人们巧妙化用。“有眼不识泰山”见于民间传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1-18
泰山地区文化历史,几乎与整个中华民族同龄,泰山南麓有大
汶口文化,北麓有龙山文化遗址,可以佐证,再早些,还有5万年
以前的新泰人文化遗存。更重要的是泰山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为
中国最早的名山,五岳之首,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山岳,这个
历史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因而使它具有至高无尚的历史地位。从
先秦时代到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前后连续四千年数以百代的帝王或
代表帝王的使臣朝拜祭礼泰山,形成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封禅祭礼、百姓朝山进香的路线,即从祭地的嵩里山经帝王驻地的泰城岱庙,到封天的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