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谢~~~

如题所述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摘要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 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 对地球的影响

A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 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 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知识摘要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 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摘要

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 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 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六、海陆分布影响环流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1)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

(2)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

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七、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2、气旋与反气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摘要

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 水圈的组成

1、海洋水

2、陆地水

(1)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沼泽、冰川

(2)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陆上内循环

三、洋流

1、概念: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做大规模运动

2、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西风漂流

3、洋流的地理意义

(1)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大渔场

(3)对航运事业的影响:顺洋流快,逆洋流慢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摘要

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

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

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 地球内部

1、 地壳

(1) 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 地幔

3、 地核

二、 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 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摘要

1.了解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表现。

2.理解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成因。

3.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成因,要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地球四大圈层之间,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及生物循环进行着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从而各个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并结合教材及相关事例加以巩固。

知识结构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各要素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

2、成因: 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域之间相互影响。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知识摘要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记忆各个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类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3.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身边的事例加深理解。

知识结构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

2、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

A概念

B分类

C原因 基础 表现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4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摘要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 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 对地球的影响

A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 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 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知识摘要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 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摘要

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 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 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六、海陆分布影响环流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1)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

(2)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

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七、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2、气旋与反气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摘要

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 水圈的组成

1、海洋水

2、陆地水

(1)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沼泽、冰川

(2)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陆上内循环

三、洋流

1、概念: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做大规模运动

2、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西风漂流

3、洋流的地理意义

(1)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大渔场

(3)对航运事业的影响:顺洋流快,逆洋流慢

(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摘要

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

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

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 地球内部

1、 地壳

(1) 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 地幔

3、 地核

二、 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 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摘要

1.了解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表现。

2.理解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成因。

3.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成因,要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地球四大圈层之间,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及生物循环进行着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从而各个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并结合教材及相关事例加以巩固。

知识结构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各要素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

2、成因: 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域之间相互影响。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知识摘要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记忆各个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对应的气候类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3.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身边的事例加深理解。

知识结构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域差异

2、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

A概念

B分类

C原因 基础 表现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第2个回答  2010-12-05
  行星地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银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太阳系
  3.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4.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核裂变 B.核聚变
  C.其它恒星 D.银河系中心
  5.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 放射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C.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 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6.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出现在日冕层
  C.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度,所以略显阴暗
  D.活动周期为12年
  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
  D.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8.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03年12月31日
  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 )
  A. 2003年12月30日14:00
  B. 2004年12月31日14:00
  C. 2003年12月31日15:00
  D. 2004年1月1日14:00
  9.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 更替
  B.海洋中洋流运动产生有规律的偏向
  C.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
  10.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
  D. 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11.下列各地中 ,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A.20°N,30°E B.25°N,25°E
  C.23.5°S,60°N D.40°S,120°W
  12.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东经121º比东经120º的地方( )
  A.区时早 B. 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14.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15.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则( )
  A.区时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不同 D.线速度相同

  16.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B C D
  17.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8. 按照 气候统计来划分四季,北半球夏季的时间应是( )
  A. 4、5、6三个月 B. 5、6、7三个月
  C. 6、7、8三个月 D. 7、8、9三个月
  19.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
  20.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 )
  A. 23小时56分4秒 B. 24小时
  C. 24小时3分56秒 D. 24小时48分46秒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 得分。)
  2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黑子 B.太阳风 C.耀斑 D.日珥
  2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 的能源
  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
  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2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 )
  A. 是每年的1月初 B.是每年的7月初
  C.公转速度较快 D.公转速度较慢
  24.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 )
  A. 太阳日 B. 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24小时
  25.在北京时间8点20分时( )
  A.东经130º(位于东九区)的地方时正好等于区时
  B.东经130º的地方时为7点40分
  C.东经130º的地方时是9点
  D.东经105º(位于东七区)的区时为7点20分
  26.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34ºN,116ºE B.20ºS,75ºW
  C.67ºS,20ºE D.40ºN,10ºW
  27.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D.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8.当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四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高值的有( )
  A.华盛顿 B.新加坡
  C.上海 D.巴西利亚
  29.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日期相同的是( )
  30. 当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
  A. 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角最大
  B. 赤道上昼夜平分
  C. 北半球有极昼现象
  D. 南半球有极夜现象

  一、二、选择题(共70分,共30道题)
  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双项选择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综合题 (共30分)
  31.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⑴恒星①是 星;角②的角度是 ;平面③的名称是 ;
  ⑵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32.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其中A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B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C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D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公转速度较 ,南半球是 季。
  (3)当地球运行到A、C点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 。
  (4)当地球运行到B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3. 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10分):

  (1) 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 面、BC间: 面。
  (2) 三个圈层名称:A: B: C: 。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层,软流层位于 层之中。
  (4)A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圈、 圈、 圈。

  34.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4分)

  答案
  一、二、选择题(共70分,共30 道题)
  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B C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D D B B C B A
  双项选择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C BD AC AD CD AD BC AC BD AB

  三、综合题 (共30分)
  31. (5分)
  ⑴ 北极星 66.5° 黄道面
  ⑵ B D
  32.(11分)
  (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快 夏
  (3)赤道 等长(平分)
  (4)23.5°N 昼长夜短 极昼
  33.(10分)
  (1) 莫霍 古登堡
  (2)地壳 地幔 地核
  (3) C B
  (4) 大气 水 生物
  34.(略)(4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05
哪个版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