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送别》的歌词

如题所述

送别

谱    曲: John Pond Ordway 

编    曲:朴树

演    唱:朴树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扩展资料:

《送别》是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主题曲 ,由李叔同作词,John Pond Ordway作曲,朴树演唱。

创作背景:

将《送别》这首经典老歌作为《厨戏痞》的片尾曲,朴树拿出了十分的诚意,除了参与演唱外,编曲、制作也均由他一手操办,留声机的摩擦声、孩子的欢闹声和相机快门的声音都让这首熟悉的歌曲充满了一种淡淡的情怀。观众看完《厨戏痞》也有感而发:“影片片尾的黑白照片配上《送别》的曲子,成了全片最动人之处。”

沉寂十年的朴树友情演唱的《送别》70秒版本在网络上曝光,引起广泛热议。同时,这首歌作为管虎执导、三大影帝张涵予、刘烨、黄渤领衔主演的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的片尾曲出现,令人倍感期待。

有别于电影中使用的版本,朴树精心制作的完整版《送别》MV中,张涵予、刘烨、黄渤、梁静等主演的青涩模样照片和电影画面,以黑白影像形式出现,氛围尤其煽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5

《送别》

填    词:李叔同

谱    曲:约翰·庞德·奥特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扩展资料:

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

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这首歌的曲调,也就是我们常听的《送别》。很多人以为这是中国自古流传的曲调,其实不然,这首歌的发源地实际上是美国,但是由于在中国和日本的广泛流传,便会经常被人误以为是来自中国或日本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歌名:送别
作词:李叔同
作曲:John Pond Ordway
演唱:朴树
歌词: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千里 酒一杯 声声喋喋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第3个回答  2019-09-26
陈绮贞《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馀欢 今宵别梦寒
美丽的 燕子啊 哭泣泥娃娃
蜻蜓飞过夹竹桃 神仙不见了
小斑马 蔷薇花 牧羊的原野
群鸟翱翔的天际 岁月静流逝
韶光逝 留无计 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 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 别虽悲 世事堪玩味
来日後会相予期 去去莫迟疑
送别
作曲:周传雄
作词:陈信荣
车窗外无声的雨一直下
弄湿了记忆模糊的映像
那时候
我们一心想占领天下
在季节的交替中不安的长大
长大了
我们学会了张扬
率性的不顾一切不一样
这些年
开始懂得孤单真叫人害怕
每当午夜梦回
把他乡变故乡
想要联络想要回到最单纯的那时候
谁来理解此刻慌乱的感受
我们曾经那么交心那么的无话不说
时光冻结了再也无法回头
长亭外
古道边
现在的你过的好吗
天之涯
旅人没有家
思念的夜伤感伴雨下
想要联络想要回到最单纯的那时候
谁来理解此刻慌乱的感受
我们曾经那么交心那么的无话不说
时光冻结了再也无法回头
长亭外
古道边
现在的你过的好吗
天之涯
旅人没有家
长亭外
古道边
现在的你过的好吗
天之涯
旅人没有家
思念的夜伤感伴雨下
长亭外
隔天涯
过去的你还记得吗
天之涯
万般都放下
酒入愁肠再无需牵挂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